己輯·棋人棋事 七十四、象棋國手楊官磷

第二個更大的「奇蹟」是,以往的象棋名手雖多,但卻沒有一個人能保持不敗的紀錄。原來象棋之道,相生相剋,各家各派,出手不同,甲能勝乙,乙能勝丙,甲卻未必能勝丙。例如以前的國手「七省棋王」周德裕,和盧輝公私對弈,每戰皆勝,但卻在公開賽中,慘敗於董文淵。但董文淵卻又從未勝過盧輝一局。因此要評論一流名手的等第,實在很難。過去的國手也只是在總的成績上超邁群雄,而並非能掃蕩群雄的。

象棋自印度傳入中國,歷代演變,而成為今日的中國象棋,在民間流行的普遍,遠超於任何娛樂。千餘年來,名手輩出,但論成就之大與際遇之佳,楊官磷都是第一人。照中國今日棋風之盛,我們有理由相信「後有來者」,但「後來者」卻必須吸取前人的經驗,因此對「前無古人」的楊官磷棋藝,實在是每個有志於學象棋的人,都該研究的。所以楊官磷《棋國爭雄錄》的出版,可說是棋壇的一大喜訊。

可是楊官磷自一九五一年成名以後,遍游南北,大小數千戰,與各方名手角逐,從未失敗,真可以說是所向無敵,戰績輝煌。而且古代的國手,或因交通不便,或因地方割據,或因保名避戰,很少能與國中所有高手一一較量的。而大陸今日,南北一家,各方名手,此來彼往,楊官磷和國中有名氣的棋人,幾乎都對過局。所以楊官磷之稱為國手,才是真正的國手,他的境遇,也是過去的國手所夢想不到的。

楊官磷是廣東東莞人,拙於言辭,長於思考,從外表看來,他像誠樸的「鄉下人」,智慧的光芒,並不炫露;但他卻正是「大智若愚」,以樸實無華的作風,潛心研究,一步一步走到了光輝的頂點。

他是一個小商人之子,自幼就喜歡下棋,常和鄉人對弈,年紀很輕,就獲得了「東莞棋王」的稱號。可是,東莞棋風雖盛,到底缺乏一流好手,那時他自己也不知道,若拿全國性的象棋水平做標準,他自己能達到什麼境界。

正是因此,他不滿足於只作一個縣份的棋王,於是興起了「問鼎中原」之念,像古代傳說中的武師,技成之後背起黃包袱遊學四方,江湖較技,以求精益求精。他背的「黃包袱」是楸枰三十二子,他的第一個目的地是廣州。

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每局之後都附有楊官磷好友王蘭友的按語,對於戰況經過,賽時氣氛,都有極其生動的描述。當其在報上發表時,由於按語是根據每日戰情寫的,結果如何,當要看「明日分解」。其緊張精彩之處,就有如讀武俠小說一樣。現在全書出版,讀者對每個戰役,更可觀其全貌,讀起來當可更增加興趣。

二、擊敗董文淵與何順安。董文淵飲譽棋壇二十餘年,未滿二十歲,即擊敗了當時的國手「七省棋王」周德裕,震撼棋壇。楊官磷初到香港時,也曾敗給董文淵一局。但自從一九五二年楊成名之後,楊董先後比賽數十局,都是楊官磷獲勝。尤其最近在武漢之戰,楊更是大捷,在八局對賽中,董僅勝一局。何順安是華東一流高手,成名在董文淵之後,但攻殺凌厲,卻在董上。他在去冬今春,曾先後打敗陳松順、李義庭、朱劍秋等高手,於是在今夏挾戰勝群雄之威,在上海和楊官磷作十局大賽,結果楊五勝五和,又以壓倒之勢大勝。

一、三敗陳松順。陳松順是華南「棋怪」鍾珍的首徒,鍾珍的棋陰險毒辣是出了名的。當年「華南四大天王」之首的黃松軒以中炮夾馬、大刀闊斧的攻勢見長,但一對鍾珍,卻毫無辦法(據說新式象棋開局法中,屏風馬對當頭炮的炮二進一抵禦攻方過河車的著法,便是鍾珍首創的)。陳松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深沉善變,盡得師門心法,而其綿密精鍊更勝乃師。陳在抗戰期間,走遍湘、桂、黔、滇,未逢敵手,又曾參加穗、港、澳埠際賽,獲個人長勝將軍。解放後,遠遊上海、南京,亦所至告捷。當時楊官磷也正是北征載譽歸來,於是在一九五三年夏,兩雄相遇,在廣州嶺南文物宮舉行十局大賽,賽程經過,非常緊湊,結果楊官磷勝四負三和三,多勝一局。一九五四年與五五年,楊陳又分別在廣州、上海作十局大賽,結果也是楊官磷獲勝。

他是一九五一年回到廣州的,回去後不久就參加在上海舉行的華東華南區際賽,榮獲冠軍。第二年和華南另一名手陳松順聯袂北上,與上海、漢口、北京等各地名手較量,從未輸過一局,震驚了整個棋國。棋壇好手都認為他的棋藝,超妙穩健,兩俱有之,已熔「南黃北周」(黃松軒與周德裕)於一爐,而且有凌駕之勢。

為什麼說楊官磷創造的奇蹟是「空前」的呢?第一,他沒有師承,棋藝完全是靠天才加上毅力,這在象棋名手中實在不可多得。而自己學棋,能達到他那樣爐火純青、前無古人的境界,更是自古以來,只此一人而已!

不辭北戰與南征,三十英年有霸名。

心血而今收筆底,可從一卷識楸抨。

廣州在近二三十年中,是全國象棋水準最高的城市,其中藏龍卧虎,能者頗多。他初出茅廬,自然未能登峰造極,因此和名手對弈,初期還是負多勝少。但廣州的棋壇老將,「華南四大天王」中碩果僅存的盧輝,已經看出了他的天才,當時就對人說:「楊君的棋藝,現在雖遜於我,但將來一定超越老夫。」盧老前輩的話,現在是完全說中了。

一九五零年,香港舉辦港、穗,澳三角象棋賽,他從東莞出來參加,那時他的棋藝雖已有了提高,但和第一流名手的功力,距離尚遠,在象棋圈裡,也還沒有什麼聲名。他感到天才必須輔以學力,無師必須覓師,他所覓的「師」乃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棋譜。他在香港這段期間,曾閉門修鍊,排拆古今名譜,研究高手對局,終於豁然貫通,而且修正了不少古譜的錯誤。這時他功力大進,已躋進一流之列了。就在那年,香港的象棋會舉辦了一次會員賽,他擊敗盧輝的高足李志海而獲得了冠軍,自此奠定了他在棋壇的地位。

三、七雄奪鼎,保持長勝。廣州是全國象棋高手最多的城市,今年春嶺南文物宮主辦了「七雄奪鼎賽」。七雄乃:楊官磷、陳松順、盧輝、袁天成、覃劍秋、朱德源、陳鴻鈞,都是棋壇上頂尖兒的人物。結果楊官磷雄據擂台,任由六雄輪流攻打,又保持了不敗的紀錄,奪得銀鼎。

楊官磷不但實戰的成績極其輝煌,而且對弈藝的闡揚,也有很大貢獻。例如在布局法上創新式五六炮開局法,獨成一家;對古譜拆法的錯誤,如五七炮棄車局、當頭炮棄馬陷車局等,都有所糾正,詳列著法,真可說是「探古人未載之秘,窮古人未得之源」。

四、戰勝李義庭。李義庭是最近兩年最為突出的棋手,前年在上海棋壇出現時,年方十六歲,就擊敗朱劍秋、侯玉山,迫和陳松順、董文淵、何順安等名手,當時楊官磷和他對弈四局,也是比對成和。今年春他到廣州比賽,又擊敗陳松順,聲名更著,有「棋壇慧星」之稱。但最後碰到楊官磷,卻以四和二負見敗。其後幾次公私對弈,也是楊官磷占勝。楊官磷初遇李義庭時,大抵因摸不住對方家數,才被對方戰成平手。其後,楊官磷每戰都采緊密纏打的對殺戰略,李義庭究輸在欠缺經驗,走對攻局就不是楊官磷的對手了。

楊官磷的輝煌戰史,紙不勝書,這裡只舉出他幾次重要的戰役,也可看到他的驚人技業和成功之不易幸至。

楊官磷登上國手的寶座,這不是容易的,大陸的高手很多,每人都有看家本領,要保持不敗紀錄,那非但要有自己獨到的心得,而且得通曉各家各派之長。有如唐代的玄奘大師,在印度那爛陀寺講經論道,折服全印高僧,非但要精通大乘佛法,而且得熟習七十二派小乘諸宗一樣。

可是他在香港那段期間,卻又是最鬱郁不得志的時期。他的好友王蘭友曾敘述他那段時期的生活道:「在香港靠象棋吃飯實在不易,他沒有圓滑的交際本領,又沒有那些有錢有閑的人在後面捧場,儘管他棋下得很好,但找口飯吃,有時也成問題。於是他窮了,三番五次的,想在修頓球場擺棋攤來找生活。」在香港修頓球場的棋攤,那是失意的職業棋人的「出路」,做的是五角一元的「生意」,有時還要喝西北風。生活是夠悲慘的。幸好,他的天才不該被這樣埋沒,朋友們告訴他在大陸藝人受到優待的事實,告訴他凡有一技之長都有發展的事實,於是他辭別了香港,回到了他那古老的但又是年輕的國家,在新的社會中,將他的棋藝獻給大眾。現在他周遊南北,在各大城市公開表演,所至都受歡迎。他不但不用憂慮生活,而且獲得以前棋人所不能獲得的尊重。

除掉這幾場重要的戰役之外,其他名手如謝俠遜(以前有「棋壇總司令」之稱)、寶國柱(華東棋壇名宿)、林奕仙(棋壇老將,一九三一年曾代表華東至香港比賽,有「中炮大王」之稱)、羅天揚(李義庭之師,湖北名宿)、朱劍秋(與周德裕、董文淵並稱「揚州三劍客」)等,也都先後敗在楊官磷之手。

楊官磷的出現,在象棋壇上創造了空前的奇蹟,他是中國自有象棋歷史以來,成就最大的棋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