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輯·詩話書話 三十、柳北岸的旅遊詩

廊下有不少歡顏,

一隻蝸牛卻在石縫中受苦,

它背上一個殼兒,

慢吞吞地找尋歸途,

因為冬天即將到來,

該爬回故居忍受孤獨。

……

故居有綺夢繫心,

待春天到來再爬向山麓,

探問那堅深彌久的愛情,

看看舊侶是否蓄上了黃胡,

萬一看到的只剩一個殼兒,

它亦可自由爬到了他處。

剩下的自由可以凝神細思,

或再找個隙兒來一回踏步,

在丁香花旁嗅嗅香味,

在木槿葉上啜啜清露,

宇宙既是上帝所營,

除了羽化誰說是無權安住?

山容水意穿入了車窗,

接來了一片初黃的叢林。

三百年前皇帝在這兒行獵,

妃嬪們在綠茵之上晝寢。

豪華的宮庭終於建立起來,

但亦有許多貴人經過這條大道出殯。

同車的女人們對鏡樓戀戀不捨,

巴不得長坐那兒彈著豎琴。

周遭全是拉丁人的聲音,

說來說去不外是愛情和黃金。

女人們認為瑪麗魯意絲的睡床最柔軟,

望見男人便撥著雲鬢。

亦有人說拿翁只存一副白骨,

休說能夠聽聽約瑟芬的哀吟。

初黃的林木連續從窗口飛過,

習習的風兒吹著女人們的香襟。

按:這是作者在日本遊覽了「椿山莊」的聯想。椿山莊是東京名勝之一,日本高僧一休和尚開山堂的地方,作者登椿山莊而聯想到中國的太湖與黃山。前者是人工所砌,後者則是大自然風景。但作者並非抑此揚彼,而是認為各有妙處,這也顯示出作者在美學上「兼收並蓄」的觀點。

二之丸御殿有畫棟雕梁,

千匹駿馬在屏風裡馳騁,

料不到德川亦有恐怖病,

地板踏出了夜鶯之聲。

妃嬪們小心進酒,

家臣們跪出忠貞,

佩劍的武士到哪兒去了,

只留下小池的水澄澄。

我們似一條藤上的苦瓜,

默默地開過了淡淡小花,

看驕陽擺著好大架子,

亦讓輕佻的風姨亂刮。

因為要在這片土地生長,

便不能說為寂寞所嚙痛,

我們還得到一份矜持和沉靜,

最少亦可望見朗月朦朧。

上帝指定我們製造苦味,

但我們自生了智慧和孤高,

心上亦敲著相同的音節,

配合了翡翠一般的美貌。

至上的戀情常常霉銹,

大地那無衰老的一天,

你還在怨艾著什麼呢?

難道想到那青幽幽的煙。

《雪泥》是《夢土》與《旅心》的合集,作者為《旅心》寫了一首「序曲」,題名「靜思」。這是作者心靈的獨白,也說明了他為什麼寫下了這許多紀游詩。就讓我們看看他所思的是什麼吧。

彎彎曲曲小道,

山容水意穿入了車窗,

(一九八八年八月寫於悉尼)

按:凡爾賽在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城,始建於十七世紀,後來成為法國帝王的行宮。一八零四年拿破崙稱帝,和他的皇后約瑟芬曾住在此宮。鏡樓是宮中一個著名建築。凡爾賽宮一面是大花園,另一面有放射形馳道通向市區。這首詩將眼前的景物與古代的歷史結合,令人發思古之幽情。形式上隔行押韻,頗具音律之美。

望望山山水水,

給心靈討了一個喜歡,

而今又從九州飛過,

送行的雲團千萬。

碧浪朱欄繫心,

風吹落花紛亂,

真是夢中尋夢,

只惹得一片悲酸。

昨日看過紗燈閃閃,

坐過了笙弦交織的床,

目前剩下千絲別緒,

付與竹影紙窗。

天邊的落霞豈有今古,

江湖載酒才是避世佯狂,

淺顰深笑都已消失,

誰想春紅秋白,月黑山黃?

托物起興,是中國詩歌的一種表現手法,「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如李商隱之詠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蘇東坡之詠楊花:「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似,無情有思。」詩的形式容有新舊之分,但這種抒情手法卻是一脈相承的。在柳北岸的旅遊詩中也有許多「詠物」的詩篇,是借所詠之物抒情,且含人生哲理的。例如《花與樹》:

同樣的歷史感慨,見之於作者在旅遊時所寫的《二條城》。城是德川家康(一五四二至一六一六)所建,雖然沒有凡爾賽宮那樣宏偉壯觀,但德川家康在日本歷史上的地位卻是非常重要,可以和拿破崙在法國歷史上的地位相比。

又如《蝸牛》:

從形式上說,這是一首典型的格律詩,句法齊整,通篇押韻,可見作者修辭的功力。

蝸牛而有綺夢繫心,把「蝸牛」和「綺夢」相連,真是妙句,充分顯露出詩人的浮想連翩,構思獨特。但讀者也不難理解,因為蝸牛的綺夢是因懷念故居而引起的。作者把蝸牛擬人化,看來是把蝸牛比作異鄉的遊子的。

按:詩中的「德川」即德川家康。京都本是日本的古都,一六零零年,德川家康擊敗豐臣秀賴後,在江戶(今東京)建立封建政權,對內抑削藩侯,大權集於幕府。史稱他為「江戶幕府的創建者」。江戶幕府維持了將近三個世紀(一六零三年至一八六七年)才「還政天皇」。一八六八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改稱東京,幕府制度方告終結。相傳德川家康疑心甚重,居處地板是經過特殊設計的,一踏上就會發聲,防刺客也。

世界各大名城,自然是少不了有許多名勝古迹,由於作者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學知識,因而對這些名勝古迹,也就能勾划出它的特徵,剖析它的內涵,以及抒發與歷史相結合的感慨,寫景、抒情、哲理往往合成一體。這是柳北岸旅遊詩的一大特色。下面是一些例子。

趙戎的評論說得好:「詩人以苦瓜自比,多麼謙遜與虛讓,這和晉陶淵明以傲霜的秋菊自比,是有異曲同工之效的,因為同樣地有著『一份矜持和沉靜』,『智慧和孤高』。……這素來不登大雅之堂的為高人雅士所輕視的植物,正顯出其質樸無華的高潔,比起春蘭秋菊之類,更大眾化更有意義得多了。『因為要在這片土地生長,便不能說為寂寞所嚙痛!』這些話不但代表詩壇,也是代表整個文壇的。」

誰說四季有不謝的花,

誰說萬年有常青的樹,

過往的皇帝希望歲月長春,

但終於不能永聽晨鐘暮鼓。

庶士看見花樹似薄還濃,

希望減輕的是大寒大暑。

其實何須為花樹生了幽憂,

亂世的人有的是長叉利斧,

且看荒煙亂草的前身,

當年住的還不是高僧貴婦。

能站一站就算是人生,

應為落日和花樹相映而歡呼。

攻城窮兇殺人盈野,

能站一站已不算辜負,

休怨輕淺飄忽的時光,

秋蟲之鳴,正是花樹燦爛的腳步。

肚皮里縱有希望的灰塵,

可把灰塵看成花樹的香馥。

柳北岸是新加坡著名詩人,原名蔡文玄,原籍廣東潮安,一九零三年出生,今年(一九八八)已經八十五歲了。但他得天獨厚,望之仍似不過六旬。他平生最喜旅遊,足跡遍五大洲,因之作品也以紀游的詩最多。結集出版的有《十二城之旅》《雪泥》等等。他的旅遊詩很有特色,講究格律音節,注重修辭鍊句;而且由於他對歷史的熟悉,對各大名城的描寫也就更富「內涵」,而感懷亦常寓哲理。新加坡作家趙戎這樣評論他的《十二城之旅》:「讀了它勝讀十二本遊記,與其讀那些矯揉做作的散文遊記,不如讀柳氏那簡潔明快扣人心弦的詩篇更為深刻與難忘。柳氏通過這七十多首詩,表現其藝術風格的老練與感懷底適當,非時下一般詩人可比。」已故名作家徐訏為《十二城之旅》所寫的「序詩」則這樣稱讚他道:

柳北岸的旅遊詩不但擅於描寫各個不同地方的特殊景物,也擅於描寫「特殊人物」。例如他寫日本的藝伎:

柳北岸的詩,在表現形式上屬於格律派,「使人有整齊、端正、穩健之感」(趙戎的評語),但其內蘊的「詩情」卻是「浪漫」的,我很喜歡他的一首題為《牽惹》的小詩,就以這首詩為例吧:

按:伊豆是日本著名的風景區,頗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