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煜:一斛珠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綉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櫻桃破

李煜,字重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個孩子。後世人習慣稱他為南唐後主。

本來按照嫡長子襲位的封建傳統,李煜並沒有做皇帝的可能,況且李煜本人並不是個熱衷於政治的人,李煜是一個典型的文人雅士,他喜歡的不過是些琴棋書畫,歌賦文章,等等這些儒雅風流的韻事。只想做一個風流倜儻的文人墨客,或者做一名滿腹經綸的高人隱士。過著隱逸山水、自由自在的生活。

事實上他也的確是一個極為罕見的傑出文人。史書記載李煜知音律,善詞章,工書畫。書學柳公權,十得八九。曾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人謂「金錯刀」。寫大字的時候,他棄筆不用,唯以卷帛書之,上下左右皆如人意,世稱「撮襟書」。其畫則以翎毛墨竹最為擅長。老於霜皮,煙梢露葉,披離俯仰,宛若古木,自有一派清爽不凡的神韻。他藏書甚富,讀書也多。據說,趙匡胤滅了南唐後,從金陵館閣得書十餘萬卷,校勘精審,編秩完具。能如此高標準地收藏這麼多高質量的圖書,實非易事。

李煜還經常勸告臣下多讀書:「卿輩從公之暇,莫若為學為文;為學為文,莫若討論六籍,游先王之道義。不成,不失為古儒也。」勸說官員多讀聖賢書,修身治學,本來也屬正常。只是最後一句話「不成,不失為古儒也」讓我有些意外。李煜是個複雜的人,他對時事政治的理解和普通人們的理解是很不同的。用現在的眼光看來,這些話完全是理想主義色彩的。

因為當時天下的局勢正處於一個完全動亂的危險時期。傳統的儒家思想顯然已經不合時宜了。作為一個割據國家的最高領袖,李煜需要具備的雄雄野心和鐵血戰志,而不是閉上眼睛,搖頭晃腦的之乎者也。但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李煜充其量是個聰明的文人,但絕對不是一個聰明的政治家,更絕對不是一個聰明的軍事家。

南唐百年的國運鬼使神差地落在了李煜手中,這本來就是南唐和李煜的雙重悲劇。李煜雖然是李璟的第六個兒子,可是李煜的哥哥沒有一個不是早夭的,等到李煜長大成人的時候,他的四個哥哥都夭折了,他成了事實上的皇次子。他唯一活著的哥哥李弘冀是個極具政治家天賦的人。史載,弘冀為人沉厚寡言,剛毅果斷,常州一戰,大敗吳越兵,以戰功被立為太子,參決政事。

如果事情到這裡為止,李弘冀當皇帝,李煜當文人,各得其所。那將是南唐的福分。可惜的是,李煜這個人偏偏生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模樣。據說,李煜廣額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這種相貌讓李弘冀非常忌恨。重瞳子這個特徵在中國歷史上絕對火爆,大舜、項羽都是重瞳子。一個是聖人,一個是英雄。重瞳一向被中國人看成是帝王之相。李煜生有重瞳,焉能是等閑之輩?

李煜不得不為自己多出來的這個瞳孔而煩惱。哥哥李弘冀心狠手辣,就因為父親曾經打算把帝位傳給叔叔李景遂,李弘冀就把叔叔毒死了,並且連叔叔的侍者僕從一併誅殺殆盡。對於生有異相的弟弟,李弘冀也是疑心重重。李煜為自身計,竭力躲避政治。他自號鍾隱,又別稱鐘山隱士、鍾峰隱者、蓮峰居士,明確表示自己無意朝政。

早年寫的詞,也充滿了這種渴求隱逸的心理,如今留有兩首《漁父》詞隱約透露出一些消息: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據傳,這兩首詞題在南唐衛賢所畫《春江釣奧圖》上。詞中歌頌的漁隱生活明顯地帶有作者的主觀情緒,當是他受長兄猜忌而希求避禍心理的真實寫照。

李煜的詞就是這樣,輕靈細膩的線條勾勒,遠山近水,玲瓏畢現。你看不到他吟詠雕琢文字的樣子,看見的是他一襲輕衣,拈花微笑著,就在不遠的地方。這個人世間的奇男子,天生文雅、從容、安靜,淡淡地散發著溫暖細膩的香味。

在春水碧綠的小島上,鮮花盛開,鳥兒飛來,他著一葉扁舟,冉冉載酒而來,還有輕渺的歌聲,你會疑惑,這裡究竟是不是風塵僕僕的塵世。

這樣的日子,這樣的快樂,不過是件奢侈品。哥哥李弘冀很快就病逝了,重瞳的暗喻讓李煜有些無措。李煜在突然之間成了南唐帝國權力的法定繼承人,無法知道以前李煜是真不想做皇帝,還是為了避禍故意裝作不喜歡。962年,24歲的李煜在金陵承繼大統,稱「南唐國主」。

而這一切都被命運布置好了。李煜能做的只是承擔這個王位帶給自己的一切成敗榮辱。

李煜繼承皇位的時候,南唐的處境已經很尷尬了,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咄咄逼人的姿態越來越明朗,他們不滅南唐是不會罷休的。李煜很明白這一點,但是他除了歲歲給錢、年年進貢、俯首稱臣以外,一直沒有想出什麼辦法。

李煜,結髮妻子姓周,字娥皇,比他大一歲,19歲時嫁給了李煜,人稱周后。這件事情實在是蹊蹺。這明明就是舜帝的招牌啊,更巧的是李煜後來又娶了周后的妹妹,周嘉敏,人稱小周后。舜的兩個老婆就是一對姊妹,大的叫娥皇,小的叫女英。這到底是不是後人杜撰的呢?還是有別的秘密隱情呢?如果不是,那恐怕真就是命運捉弄了。

周后,名娥皇,在文史記載中,她是個貌美而多才的女人,據陸遊《南唐書》載:她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當年李璟就是聽了周娥皇的琵琶演奏後,非常喜歡,就把自己的「燒槽琵琶」賜給了她,並決定選她為自己的兒媳婦。李煜和周娥皇絕對是才子佳人的匹配,一樁美事。李煜對周后非常寵愛,兩個人天天廝磨在一起,歌酒詩書,快樂幸福地揮霍著美妙的時光。當了皇帝以後的李煜,越來越會吃喝玩樂了,艱難的國事在呢喃中被拋置到了腦後。

她常彈奏後主的詞調,這讓李煜賞心,她對音樂高妙的領悟和表現,也讓李煜開始沉湎於音律的鑽研,博得她的一笑,自然成李煜作詞的原動力了。

李煜的《浣溪沙》就是這些快樂生活的產品: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和煦的陽光斜斜地照入寢殿,宮女們已在室內續燃香料。李煜從宿醉中醒來,看著陽光明亮,紅錦地毯微微皺了。昨夜,對,他想起了昨夜,他和他美麗的王后把酒而歌,乘興舞蹈……李煜笑了,回過頭去便看見床榻上慵懶的娥皇,她初醒,望著他笑,臉兒上還有些紅暈。這樣的感覺柔軟得難以捕捉,殿外隱約傳來了絲竹簫鼓合奏之聲。

娥皇側著頭,輕輕地數著拍子。哦,那是昨夜周后新譜的舞曲。李煜回味到的是周后美妙的舞姿,慵懶的醉態。

她輕輕地喚他:「檀郎,你想什麼?」

李煜故意想了想,神秘地搖搖頭。只是柔聲地說:「該起床啦。」

這樣的話,讓娥皇覺得無與倫比的幸福。她沉溺,沉醉,她耍賴,閉起眼睛等待著寵愛的滋潤。宮女們小心地扶起皇后,給她梳妝。李煜在邊上目不轉睛地看著,他美麗的王后被細心地裝扮。然後他為她畫眉,為她塗粉彩。宮女們在邊上燦爛地笑著,美好的一天就這樣開始。李煜的才情被淋漓地激發了出來: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綉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這些香閨艷事,兒女柔情,在李煜勾魂蝕骨的筆觸下呈現了出來,調皮的娥皇向他扮鬼臉,吐了舌頭。她那麼快樂,輕聲地唱著委婉的調子,這都讓李煜入神。

「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這一句最是神奇。儘管這句多有些香艷直白。但其生動形象和自然綻破的藝術效果,確實有傳神之力。一個嬌柔可愛的少女的形象,一下子有了生機,她害羞地笑著,或許是佯裝生了氣吧。讓人怦然心動!

周后的多情,滋潤了李煜的詞筆,李煜的詞筆,銘刻了周后的令人心旌搖動的神韻,後人也許會挑剔家國危亡的時候,作為一國之主卻還沉湎於聲色,是昏君。我無可辯駁。

他太過專註於情事。才子的風流讓人惶惑。他愛的是美麗、艷異還是愛情呢?

李煜和大周后的愛情維持了十年,一直到周后病歿,李煜對她的愛情都是深沉的。兩個人沉醉在相互欣賞之中。據說,唐代的《霓裳羽衣曲》,至五代已經絕響,李煜竟然得到了這支舞曲的殘譜,周后與李煜變易訛謬,去繁定缺,重新整理編訂了《霓裳羽衣曲》,結果這曲子清越可聽。李煜為此寫了一首《玉樓春》記下了這件事情: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閑,重按霓裳歌遍徹。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