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人的詩意江湖(自序)

時光會讓一個有心的人分外孤單,慢慢地這種孤單就會成為守候。

也許,會是一輩子。

四季在身邊悠悠流轉,春觀夜櫻,夏望繁星,秋賞滿月,冬會初雪。所見的飄零,高緲,蒼涼和寂寥。每每此時刻意讓自己忘記一些事情,於是,有了酒,有了這些文字。

我沒想到我會用一年的時間來寫這些東西。用筆在自己的心頭割開一個傷口,看那些文字帶著自己的溫度和情感,像血一樣流出來。那時究竟是忘記了,是應該捂住傷口,還是應該看著它流淌。

寫作是一件艱辛的工作。

它讓我覺得更加的孤單,越來越喜歡沉默寡言。

自己的心自己知道。讀書,或這默想,甚至一個人獃獃地坐著。從來沒有哪一個時候會如此憐惜自己,也沒有哪個時候會如此懂得他人。

我們能有什麼本質的不同的地方呢!好和壞,高貴和卑賤,並不足以區分我們作為一個人的差別。

詩詞之作,皆出於心,沒人會例外,不然文字再華麗也不值得一讀。閱讀詩詞就是閱讀詩人,也同樣是閱讀自己,千年時光過去,讓人心動的始終是文字後殷殷綿綿的情感。

不眠之夜,讀古人書,可解萬斛之愁。

一個人坐在窗下,一遍又一遍地品味他們的文字,尋覓他們的遭遇,體味他們的情感,有喜有悲,有聲有色,有花有酒,有笑也有淚。一位又一位古人,化為文字,與我相對。我們都是寂寞的,寂寞著,寂寞著,天就亮了。

恍然間我明白,人,得意或者失意,高貴或者卑賤,都將被時間剝去虛飾,最後大家都將作為一個單純的人站在同一高度,由後人審視。

不過,你用的心更多,未必就會得到更多。現在和過往,古典和現代,錯開一個隙縫,你可以窺見只有時間才能檢驗出來的真偽。

其實,得到這一點,幾乎就足夠了。

一千年,或者更久一些的時間如水化開,所謂的古典之美竟然這樣安靜,這樣貼近。

除此以外,我們應該怎樣才能讀懂那些才華妖艷的才子文人呢?他們隱藏在自己的文字中間,述說著自己的幸福或者哀傷。

人生因為柔軟所以是個困境,所有的人唯一的希望就是跨越一個又一個的困境。可惜這個跨越需要的是耐性而不是簡單的力量。因此高質量的生活需要智慧的同時也需要勇氣。詩意也就誕生於此。

古典詩詞有蘊藉的傳統,所謂的蘊藉就是催百鍊鋼化為繞指柔,鋒利的刀刃轉化成柔軟的生活兩面。雖然充滿勞績,我們仍然詩意地生活或者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凜冽的雄心最終因為懂得了愛而吹入了溫暖的花香。

我一直想說出一句特別真實的話,簡單明了。大聲地說出來,只想徹底打動你。為此,我願意拚命地舞動自己的筆,就像一隻孔雀拚命舞動自己的尾屏,炫耀自己的羽毛。

其實,我知道,我還是做不到最真。因此我總有被塵世湮沒的感覺,文字難以呼吸。

就這樣,品評詞。說是品評,不過是自己的臆想。那些古人用文字雕鏤的生活和情感都需注入我的情感,才能牽動我的心。一字一句,砰然落地,打碎了的,是時光,是等待,是理解,其實你從那些碎片中看到的也還是你自己。

這大約就是閱讀的儀式。

除了真,別的一切都不重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