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皇曆在中國

我國考古學家繆小山先生曾經說過,根據《史記·三皇本紀》的記載,在天皇氏時期就有曆法了。天、地、人三皇各傳一萬八千年,據以推算,中國早在三五萬年甚至十多萬年以前就知道如何記年了,可惜太古記事散佚失傳,僅憑先民代代口述相傳,至於確實的歲年,時至今日也就無從作明白的考證了。《通鑒》上有「伏犧(即伏羲)作甲歷,天干、地支兩者相配,六甲一轉,天度一周,年以是記而歲功成,月以是記而日功成」的記載,據此則我國在六千四百六十一年前開始有曆法,已經是確切無疑的了。中國曆法流傳了六千多年而歲序依然,現在儘管政府歲計以公曆為準,並且實行了半世紀之久,而民間仍然習慣使用農曆,當然有其不可磨滅的優點:第一,伏羲以迄黃帝修訂的曆法,以日月星辰的運行為標的,歷朝修訂曆法,也都以星纏運行為準繩,周而復始,自有其永恆價值。第二,中國曆法是採用十進位計數,配合甲子六十進位法計算精密,能跟公曆並行不悖,政府民間各適其適。第三,中國曆法按二十四節氣,配合農時,中國是以農立國,對於農民作息,極為方便。有此三者,所以到現在奉行不替。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代號;「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代號。天干地支互相配合,可以演變成六十個代號,輪番使用,以記載年、月、日,也就是現在星象學家所說的六十甲子。最早王懿榮在中藥店買來的龜板(也就是殷墟甲骨)中,就發現殷商時期以干支略年的記載,雖然不十分完全,可是可以證實是殷商肇始的,後來燕京大學搜藏殷墟龜甲上,把六十甲子,全部在二十幾塊龜甲中刻畫出來,更得了殷商時代就以干支記時的確證。

曆書最注重的是節氣,節氣也就是天候,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節氣之由來,是古人把一周天分為三百六十度,從二分(春分、秋分)到二至(夏至、冬至)分為四個等分。從春分以零度開始,夏至九十度,秋允一百八十度,冬至二百七十度,再回到春分,恰恰是三百六十度,每隔九十度又各分成六等分,四乘六得二十四,就是二十四個節氣。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恰好每個月有兩個節氣,這就是節氣的由來。關於二十四個節氣,古人為了讓人便於記憶,曾經編了一個口訣:「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穀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大寒小寒。」如能熟記口訣,則哪月是什麼節氣,就不會忘記了。

翻開曆書第一頁上端,是一幅流年圖,也就是一隻定方位的羅盤,圖心先定東西南北方位,方位外層,排列乾、坎、艮、震、巽、離、坤、兌文王八卦,不過這不是一看而知的,必須對周易有深入的領悟,才能窺知其中奧秘。簡單地說,八卦是代表八個方位,八種事物的。八卦外層跟羅盤中心之間有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九紫,也就是中國星象學家所謂之「九官」。義大利有一位女星象學家海倫拍蒲探賾索隱,她發現這是太陰系的九大行星,其中微妙通玄,研機杜微,現在還沒達到融會貫通程度。圖的最外層,有大利、大凶、小利、清吉等等字樣,是星象學家根據陰陽五行配合干支推算出來的,不是我們外行人,一望而能斷定何者為吉,何耆為凶的。

中國古代研究天文學的專家們,把天體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東方為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為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為斗、牛、女、虛、危、室、壁,北方為井、鬼、柳、星、張、翼、軫。垣是大區,宿是小區,左邊為東方屬青龍,右邊為西方屬白虎,前邊為南方屬朱雀,後邊北方屬玄武,環繞周天,周而復始,運行不息。

關於中國曆法,在清代是由欽天監主持推算,制訂時憲書頒行全國,現在改行陽曆,每年春節之前,書報攤上五花八門的時憲書,生意還挺不錯的。逛街買一本時憲書,帶回去給尊長們,沒事時翻閱翻閱,好像還頗受歡迎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