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國璽溯古

印信由來甚古,從三代開始,由皇帝以至庶民,就知道蓋用印信,以資信守了。周沿舊制,而盛於秦,到了漢代才算完備。璽也就是印,皇帝稱璽,臣庶叫印。據傳說,「傳國璽」始於秦代,璽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是李斯寫的小篆,至於傳國璽的鐫制年月,歷代金石考古家其說各異,大約是贏秦并吞六國,統一天下所制。秦始皇傳給二世,二世再傳子嬰,劉邦兵臨灞上,子嬰降漢,獻出傳國璽,傳到了漢平帝。平帝故後,傳國璽藏在太后住的長樂官,王莽篡漢,曾經派王舜入宮強索,太后怒極,把傳國璽擲向王舜,璽上的螭紐跌斷了一角。璽歸王莽後,為求玉璽完整,用烏金鑲補,就是後世所謂金鑲玉璽了。其後傳國璽傳到了獻帝,到了司馬氏手中,由六朝各帝歷傳,至庸太宗,迭經後梁、後唐,以迄唐廢帝在洛陽玄武樓引火自焚,從此傳國璽就下落不明了。

依照漢代的印製,皇帝有六璽——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六璽各有不同用途,設有符節令丞掌管。當年北平有名金石家壽璽(石工)對於古代印璽研究精深,他對天子的六璽的用途各有解說,皇帝行璽是敕詔之用,皇帝之璽是傳檄諸侯的,皇帝信璽是用於徵伐的,天子行璽以徵兵編籍為主,天子之璽總持國之大事,天子信璽敬祀天地鬼神。這種印製,歷代相沿,並沒有什麼更動,印璽的字型大小由鐘鼎大小篆而分隸,漸次演變而成的。至於赫赫有名的傳國璽並不在天子六璽之內,只是由秦代傳下來的那顆傳國重寶,凡是改朝換代,被大眾所擁戴的「真龍天子」,必須擁有那顆國寶,否則會被人視為草雞大王而非正統的皇帝了。例如東晉從元帝起歷經明帝、武帝、康帝、穆帝,一直都沒有找到傳國玉璽,所以有人叫他們「白板皇帝」。

民國初年,北平制印高手張志魚,頗受日本人推崇。日本制印名人松崎達二郎說:「張氏制印不但力勁神勻,納須彌於芥子的磅礴手法,除了北齊(白石)、南吳(昌碩)之外,不作第三人想。」其實張志魚剡竹、制泥樣樣都精,對於金石考據,更有獨特的見解。張氏曾經談到傳國璽的材料,是來自陝西藍田玉石,而各種古籍記載,都說是玉,那是毋庸置疑的。陝西藍田縣東方,在驪山之陽有座玉山,軟玉硬玉均有出產(白玉屬軟玉類,翡翠屬硬玉類)。不過如說是用楚人和氏璧來雕琢的,就難以確定它的真實性了。古代印璽,對於紐式,是各有定製、不容混淆的。傳國璽是鐫的盤螭紐,各種古籍記載相同,諒來是不假的。至於傳國璽的尺寸,依據古籍描述,以四寸見方者為多。張志魚有一張拓片,有兩個傳國璽拓模,裱成一軸條幅。上面印模是蟲篆,印文「受命於天,既壽且昌」;下面是小篆,印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文字篆法,兩者均有差異,不是一真一假,必定是兩者皆偽。後唐廢帝引火自焚失去下落之後,歷代帝王總覺得,沒有那顆傳國璽,雖然貴為天子,總非國之正統。而一般慧黠姦宄之徒,千方百計製作偽璽,編造一套聖德應瑞,天祿禎祥的故事,冀求厚賞。受寶的皇帝縱或察覺其偽,也不願自行拆穿,也就將錯就錯,讓率土臣民,知道他是受命於天的真龍天子,不敢懷有二心了。夷考宋元兩朝史冊,迭有獻寶的記述,就是這個道理。張志魚掛在書房的傳國璽條幅,是金石家張海若送給他的,據說就是存於故宮的偽璽拓下來的,雖然明知其偽,但把它拓裱掛起來,倒也古樸焯赫,令人莫辨詭譎呢!

中華民國開國之初,國璽自然需要重新雕琢了,但良玉難求。到了民國六年九月十日,國父在就任大元帥後,有人獻了一方瓊玉,於是延聘粵東名家陸玖安雕琢,並委元帥府秘書連聲海為造璽官。歷時八閱月,這顆高二寸七分、寬二寸六分的「中華民國之璽」才鐫成啟用。

民國十七年全國統一後,國務會議以原有中華民國之璽尺寸太小,決議重鐫中華民國之璽一方。這顆璽,是用方形翠玉精雕,重三點二公斤,璽身高四點三公分,連同國徽紐高十公分,璽面十三點三公分見方。民國十八年七月一日開始琢制,當年十月九日完成,國民政府並明令於十八年國慶日啟用。從此舉凡國書、批准書、接受書、全權證書,以及外交文件,一律蓋用此一璽。

民國十九年有人呈獻政府一塊質地溫潤的羊脂玉,於是又鐫了一方榮典之璽。璽成,重四點三公斤,璽身高四點六公分,連璽紐全高十一點一公分,璽面十一點六公分見方。此璽篆法神采雄渾,崇瑋高超,不知出於哪位名家手筆,於民國二十年七月一日啟用。此後凡是獎褒一類匾額文件,一律蓋用此璽,以彰有功。民國二十四年吳禮卿先生任國民政府文官長時,江蘇六合有位孝子為他寡母九旬正慶,地方人士申請褒揚,由政府明令頒贈「松筠勵節」匾額,筆者曾親見加蓋玉篆朱泥榮典之璽。據聞這兩方玉璽均已攜帶到台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