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國江南燕山北

唐代詩仙李太白,在他《北風行》詩里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描寫塞外風雪,凜冽苦寒。想不到就在燕山之北,卻有一座名城,冬不酷寒,夏宜避暑,這就是久為眾口交譽的北國江南承德。考諸典籍,這座名城在元明時代是默默無聞的,到了康熙年間才鳩工聚材,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名園「避暑山莊」和「溥仁」、「溥善」兩座佛寺。到了乾隆時期,又相繼修建了九座寺廟。而康乾兩帝,以及後來幾代皇帝,每年總要有近半年時間住在那裡。咸豐龍馭上賓,肅順等陰謀奪權,慈禧跟恭親王奕圻叔嫂秘議裡應外合,不動聲色弭平巨變,都是在承德行宮完成的。實際上,承德行官儼然是清代第二政治中心,所以才名播遐邇,中外咸知。

康熙、乾隆兩位都是清朝聰明天宜的皇帝,何以要在荒涼的塞上經營別院、興建寺廟呢?那就不能不佩服他們的高瞻遠矚,燭照萬千了。

清朝在人關之前就已經跟蒙古結成聯盟,成立蒙古八旗軍。自從底定中原建都北京之後,從康熙二十年起,每年初秋都要由蒙占的王公親貴輪流陪同到內蒙古「翁牛特」和「喀喇沁」等部落牧地木蘭圍場去狩獵。一方面懷柔遠人,同時還有了解民情、加恩各藩、理疆備邊的含意。康熙在塞外選中木蘭圍場這塊大草原,每年大舉行圍射獵,還有整軍經武、揚我神威,使蒙古各部畏威懷德不敢有二之意,並非完全為了個人享樂。清朝皇帝從京師出發,由古北口到圍場一共有大小行宮十九處。由於承德地方「形勢融結,地實堅美」,去京師驛遞奏章,朝發夕至,綜理政事與在宮內無異,所以在承德大興土木,建立大型離宮,康熙為了籠絡蒙藏各族部落,當然就要崇敬這些民族信奉的喇嘛教,於是在離宮之外,又開始興建外八廟。

避暑山莊是中國皇家最大的一座園林,面積廣袤達八千四百餘畝,周圍的苑牆就有十多公里,內分宮殿區、湖泊區、山嶽區、平原區四個部分。園內有康熙題的三十六景,後來乾隆又續題三十六景,一共是七十二景。

宮殿區是皇帝每日臨政、舉行慶典和避暑消夏的地方,位於園的南端,完全是傳統式宮殿建築。正宮是皇帝居住的主要宮殿,皇帝身居九重,有九五之尊,所以要有九層院落。大門叫「麗正門」,有乾隆御筆題字匾額,這座門內才是外午門、內午門兩重宮門。內午門又叫「射閱門」,是皇帝校射的地方,門上匾額康熙御筆「避暑山莊」四個大字。康熙不像乾隆到處題詩留字,大字尤為難得。門前一對銅獅子雄踞左右,威猛生動,工藝精良,比三大殿、頤和園的銅獅子都精細岐嶷,是清官里最精湛的一對。據說熊秉三任熱河都統時,曾經打算把這對獅子搬走,可是雇了若干工人,絲毫沒能移動,只好作罷。正殿叫「澹泊敬誠殿」,是臣下啟事、外藩覲見處所。

乾隆四十五年七月,班禪活佛自西藏到承德來朝,就是在此殿跪請聖安的。乾隆因班禪來朝,以兩個月時間學習藏語,居然字正腔圓。班禪本佛不拜佛原則,本來不準備跪拜的,臨時懾於天威咫尺,不知不覺屈膝行了跪拜禮。正殿以北是依清曠殿,內有乾隆御筆「四知書屋」,是皇帝在舉行慶典前後宴居休息所在,只有重要近臣才能得到在此屋被召見的殊榮。院內古柏蔭天,蒼勁挺秀。皇帝寢宮叫「煙波致爽殿」,殿宇壯闊、滿室縹緗。皇帝御榻設在西套間,床後設有暗門,通往秘密夾道。如果遇有什麼危險,皇帝可以從暗門進入走避。據說咸豐皇帝在煙波致爽殿病榻臨終彌留時,慈禧就是從這道暗門溜進去,躲在帳子後面,偷聽咸豐遺詔後,才策劃回京奪權的。

松鶴齋在正宮以北,原是皇太后頤養的地方,紫翠丹房,幽簾清寂,廊腰回縵,便於皇帝晨昏定省。靠近松鶴齋有萬壑松風殿,康熙常在這裡批閱奏章,引見臣下。乾隆幼年來到山莊,就曾隨祖父住在此處讀書,後來御極,懷念聖祖對他的恩寵,因而賜名「紀恩堂」。出殿而北,循青石磴道而下,就進入湖泊區了。

湖泊區中間是芝徑雲堤,往北是如意洲,雲水澄鮮,林木明秀,湖區景色,全收眼底。如意洲是湖裡最大島嶼,正宮未蓋好之前,康熙每年駐蹕承德,就住在這裡處理政務。洲上有座無暑清涼殿,璇台淥水,紫殿金鋪,潭澄玄鏡,茂陰參天,可以說是天人佳境。延熏山莊是如意洲上的主殿,館宇敦樸,不雕不飾,啟北戶、迎熏風,別是一番清雅風趣。

在舉行小型慶典時,有時也在這裡賜宴扈從大臣。如意洲西北有小島叫「青蓮」,有一小橋使洲島相通,乾隆仿嘉興煙雨樓,築樓其上,亦名「煙雨」。每屆夏雨,雲水茫茫,樓台煙雨,宛如身在江南。從「萬壑松風」沿湖而東,又是另一條入湖通道。經過「卷阿勝境」、「水心榭」風景多處,最初都是駐足小憩之地,後來乏人管理,只剩下些假山亂石而已。由水心榭而北,綠陰交蔭,紫曼丹荑,中有月色江聲殿。此處為四合院格局,迴廊連接;廊廡四達,白石清泉,清風細細,是皇帝讀書的地方。再往北,地勢起伏,高岩四合,在最高處仿鎮江金山寺,建有一幢三層六角形的上帝閣供奉真武大帝、玉皇大帝;最宜登臨遠眺,欣賞波光嵐影、雲煙萬狀的無邊佳景。

菂盈房

沿東岸上溯可達湖北隅的熱河泉。在東北塞外,溫泉不多,此泉溫度尤高。當深秋九月,菊花盛開之時,因為湖水溫潤,緗荷出水,珠菂盈房,看的人都認為菊荷競爽是一奇景。沿湖西北岸有五座方亭,檐牙高啄,金霓耀彩,比北海的五龍亭還要壯觀。亭的北面有一望無際的平原,高柳千章,芳草如綉,乾隆書碣為「萬樹園」。據說當年密林之內麋鹿徘徊,禽鳥翱翔,草叢之中赤狐野兔出沒無常。

這裡是皇帝舉行「大蒙古包宴」看煙火、觀馬技,接見各族首領和外國使節的地方。所以大蒙古包圓頂厚繒,幄帟重重,左右星羅棋布,還有幾座小圓帳篷,是王公使臣休息的地方。乾隆四十五年,皇帝曾在此處跟班禪和韓國正使看煙火,後來又在此處接見英國使臣馬爾戛尼,以致英使回國後所寫回憶錄誤會大清國皇帝住的是蒙古包。清代四大藏書樓之一的文津閣就在萬樹園之西,清代開設四庫全書館,館內網羅了五百多位飽學之士編纂校抄,歷時十年,一共抄成《四庫全書》四部,其中一部就存在文津閣。後來歷經兵燹戰亂,其中三部已散佚或損壞,只有文津閣這部,送歸北京圖書館保存,算是碩果僅存的文化瑰寶了。

山嶽區在避暑山莊佔地最廣,約為全區五分之四。這是一脈自然山巒,中國古代造園匠師們巧妙運用因山為園的手法,把整個山嶽區天然峽谷溝峪規劃為四條路線,和山麓湖濱的幾片風景區連為一體。最北一條山溝叫松雲峽,峽中古木參天,峰巒如削,東側有一方亭,雪後登臨,遠望南山諸峰,皎然寒玉,皓潔素凝,因名南山積雪。在它北邊山坡上遍植楓樹,葉茂陰濃,托襯出一片楓葉紅於二月花的美景。

幾經曲折就到了錘峰落照亭。在傍晚日落之前,從亭中遙望東邊的磬錘峰挺立天際,是避暑山莊重要的借景。在乾隆時期,每年臨幸熱河,逢到重陽佳節,皇帝總要親奉太皇太后到這裡登高侍膳。由於它的形象奇突,在民間傳說著許多神話,說很久以前,有兩位仙人來到承德,被承德人的勤勞淳良感動,臨走時把個金棒槌插在山頂,從此承德變成山明水秀的福地。從松雲峽到錘峰落照亭,可以飽覽山區千山萬水無限風光,皇帝處理萬機之餘,偶或心慵意懶,來此嘯傲一番,決疑定難,一切自然都能迎刃而解了。

熱河的外八廟計為溥仁寺、溥善寺(今已不存)、須彌福壽之廟、殊象寺、廣安寺、羅漢堂、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十一座廟宇。為什麼叫外八廟呢?因為這些廟分為八個部分,乾隆時代劃歸北京雍和宮管轄,又都分布在避暑山莊外圍,所以叫外八廟。

普樂寺是乾隆三十一年特為哈薩克·布魯特民族首領來朝覲而興建的。其主殿旭光閣中有大型立體曼茶羅,是喇嘛教聞名世界的佛像造型,除西藏外,是內地僅有的一個。

安遠廟是乾隆二十九年仿伊犁固爾札廟而建的。蓋廟之時是由一位太監的族人承包,有偷工減料的地方,監工人員也不敢據實復驗陳奏,所以現在只存主殿普度殿,正中供綠度母佛像,牆上畫有佛教故事,莊嚴而帶神秘感。綠度母是藏人最信奉的法力無邊的大佛,據說安遠寺綠度母像更具無上威力,每年總有若干信徒從西藏遠來膜拜。

河西岸僅存的廟宇有:普寧寺,佔地達三公頃,在外八廟中僅次於普陀宗乘之廟。一進院落,有一座石欄環護,重棼瓊構的碑亭。碑文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把建廟經過詳述勒石,據說四種文字胥出乾隆御筆,所以特別名貴。中間主殿大乘閣裡面三層拱檐,外面六層屋檐,五個尖頂,是模仿西藏桑鳶寺烏策殿而建,殿中供奉二十二米高的千手觀音菩薩像,大佛的腰圍有十米,重達一百一十噸。在大殿底層,只能看到佛的腿部,要登上三樓,才能平視佛的頭部。這尊佛有四十二條手臂,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