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三·點心 蜂糖糕和翡翠燒賣

我雖然是道道地地的北方人,可是小的時候,跟隨家人經常在大江南北跑來跑去,所以對揚州鎮江以及里下河一帶葷素甜咸各式各樣點心,吃得不少,因此印象也深。來台若干年來,每一縣市都有以淮揚面點為號召的大飯館,可是有幾樣面點,始終沒見哪家飯館賣過,每次跟蘇北朋友小酌,談起這幾樣面點,大家都有早點回到故鄉,一飽饞吻的想法。

提起「蜜糕」,可算是一件有歷史性的甜點了,而且除了揚州,還沒聽說哪兒有賣蜜糕的。據揚州父老傳說,五代時合肥楊行密(在唐昭宗時候,曾任淮南節度使,因為他仁厚淵識,深得庶民愛戴,後封吳王,在位十五年。)酷嗜蜜糕,因為「密」「蜜」同音,大家避他名諱,又因糕發好後蜂窩累累,所以改叫「蜂糖糕」。現在年輕一輩的蘇北朋友,說蜂糖糕有的吃過,有的聽說過,要是說蜜糕,下一代的青年人知道的恐怕少而又少啦。

揚州有一鹽商聯合辦事處,叫四岸公所,鹽商精於飲饌是出名的。揚州鹽商因為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巡幸揚州,鹽商們供應皇差,一切稱旨,所以他們大宴小酌,靈餚珍味,玉食爭香,早就馳名全國。他們治事之所,有位大師傅,做蜂糖糕非常有名。筆者吃過那裡做的蜂糖糕,當時年紀還小,記得一塊蜂糖糕比十二寸的蛋糕還要大,可能是籠屜有多大,糕就配合籠屜大小而蒸的,所以糕的大小,是跟籠屜大小相吻合的。當時只覺著糕一進口,鬆軟香甜,用不著咀嚼,是甜點心裡最好吃的一種而已。後來每次去到揚州,因為小時候對蜂糖糕的印象特深,所以必定吃一兩回,而且還要買幾塊帶回北平饋贈親友。

我在揚州,多半是住左衛街的「如來住」,離住處不遠,有一家五雲齋,聽說他家做的蜂糖糕在揚州來說是首屆一指的,後來東伙發生爭執宣告收歇,轅門橋有一家麒麟閣就繼之而起大享盛名了。麒麟閣是一家經營南北雜貨的茶食店,並不是專賣蜂糖糕的,可是因為他家蜂糖糕做得精緻,反而麒麟閣以蜂糖糕而馳名京滬了。

當年上海以揚鎮菜肴細點為號召的飯館餐廳很多,可是上海的揚鎮飯館,還沒聽說哪家有蜂糖糕賣的。後來升了一家「玫瑰食譜」,專門以揚州面點招徠顧客,自認不賣蜂糖糕為美中不足,於是派人到揚州麒麟閣想把做蜂糖糕的大師傅花幾倍的工資挖到上海來,可是人家重義輕利毫不動心,竟然一口回絕。人家說得好:「年近古稀的人,有碗粗茶淡飯就算了,還想賺什麼大錢?如果為了多弄幾文,還把老骨頭擲到異鄉,那才划不來呢。何況老東家待我不薄,就在家鄉吃碗安穩的太平飯吧!」這件事是揚州聞人潘頌平親口說的,此話料想不假。由此可見,當年老一輩的人,論交情講道義、一諾千金的作風,的確是令人欽敬的。

究竟做蜂糖糕有什麼訣竅呢?據富春茶社陳步雲老闆說:「麵粉要用細籮多篩幾遍,同時發麵要用真正的面肥(北方叫起子)。如果用發粉一類發酵劑發麵,蒸出來的蜂糖糕,就像廣東的馬拉糕,發雖發得不錯,可是吃到嘴裡,味道就差勁兒了。」陳老對於面點研究有素,所說的話是經驗之談,不是隨便說說的。

有一年舍親李振青先生晚年得子,小孩彌月,正趕上農曆九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佛辰,湯餅張筵,全用素席,甜點是凈素蜂糖糕。起初我以為蜂糖糕,一定要有豬油丁才能腴潤鮮美,哪知人家素糕,不用豬油丁而用肥碩的大松子仁,吃到嘴裡,甘沁澠潤,比起葷糕另是一番滋味。李振老說,早些年,多子街大同茶食店做的凈素蜂糖糕別具風味,是茹素朋友所吃茶食中雋品,推潭仆遠,這種洵美的佳味已不可得。現在我們吃的素糕,也不過是慰情聊勝於無罷了。

近來每逢跟蘇北的朋友湊在一塊兒聊天,一談到吃,凡是喜歡甜食的就會想到蜂糖糕。大家認為蜂糖糕固然好吃,可它並不是一道霈要什麼特別手藝的點心,何以在台灣就沒有人做呢?話說了不久,有一位舍親居然送了我一塊蜂糖糕,據說是一位揚州知名之士家廚特製,形狀滋味,都還不差。大概因為老年人怕影響膽固醇跟血壓,忌吃太油太甜關係,所以感覺油糖略少,口味略輕,但飽啖之餘,猶覺其味津津。

翡翠燒賣,北方人叫「燒賣」,揚州人叫「稍麥」。我第一次吃南方的翡翠燒賣是在揚州教場的月明軒。北方人吃甜的蒸食,在習慣上來說,多半是以發麵的居多,至於燙麵死面做甜餡兒的蒸食,可以說少而又少。

敝友胡國華兄服務稅務稽徵機構,在揚鎮一帶算是叫得響的人物。他是月明軒每天必到的老主顧,所以從老闆到堂倌,與胡四爺都有交情,見了面都顯著特別近乎。胡兄請我在月明軒吃早茶,一進門就告訴堂倌,我是剛從北平來的,做一籠翡翠燒賣,讓我嘗嘗揚州名點。人家是吃過見過的,讓案子上好好做。這一關照不要緊,這籠點心自然是特別加工細做啦,燒賣餡兒是嫩青菜剁碎研泥,加上熟豬油跟白糖攪拌而成的,小巧蒸籠松針襯底,燒賣褶子捏得勻,蒸得透,邊花上也不像北方燒賣堆滿了薄面(於麵粉,北方叫薄面)。我有吃四川青豆泥的經驗,它外表看起來不十分燙,可是吃到嘴裡能燙死人。夾一個燒賣,慢慢地一試,果然碧玉溶漿,香不膩口,從此對燙麵甜餡兒蒸食的觀感有了很大的改變。不過,這種甜食固然太燙不能立刻進嘴,可也不能等冷了再吃,否則油滯餡兒僵,味道就差了。

上海後來開了一家精美餐室,是揚州人經營的,什麼豆沙豌豆蒸餃、野鴨菜心煨面、五丁蝦仁包子、棗泥鍋餅,凡足揚州面點,可以說應有盡有,而且都做得精緻細膩,滋味不輸揚州幾家面點館的手藝。只有翡翠燒賣一項,雖然貼了翡翠燒賣不久應市的預告,可是始終沒拿出來應市,究竟是什麼緣故,雖然不得而知,據猜想大概不外師傅難請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