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主菜 雞包翅雅號「千里嬋娟」

《你我他周刊》第五十六期,對於吃的藝術,有一欄「怎樣做出一道好菜」彩色專輯,林林總總把台北飯店酒樓名廚介紹了好幾位,名菜介紹若干道出來,可以說有美皆備,無味不珍,在下素有饞人之稱,這一來把我的饞蟲又鉤上來了。

1946年春間,筆者隨侍先母舅張柳丞公來台。那時節除了太平町延平北路有穿廊圓拱、瓊室丹房的蓬萊閣、新中華、小春園等幾家大酒家之外,想找個像樣地方而又沒有酒女侑酒的真正飯館,可以說鳳毛麟角幾乎沒有。記得那年中秋節,筆者就追陪先母舅杖履到新中華,登臨頂樓,傑閣高聳、重檐四垂,吃炒響螺片、剝紅蜉、喝四半酒來賞月,直到碧空澄霽,大月西沉繁星在天,才興盡賦歸。覺得常此食無定所,殊非長久之局,於是把當年泰縣的廚師劉文彬接來台灣。劉是早年江蘇泰縣謙益永鹽棧經理潘錫五所賞識的一名庖人,記得有一年江蘇省省長韓紫石先生從姜湛到泰縣來避囂,潘、韓是多年老友,請紫老吃飯時,並約畫家凌文淵陪客,筆者也忝陪末座,席面上就有劉廚一道拿手菜「雞包翅」。碰巧12月28日台視公司「家庭食譜」傅培梅女士也示範這道菜,不過傅女士把這道菜改名「翅包雞」而且勾芡,其他烹調步驟大致是相同的。

劉廚這道菜,是選用「九斤黃」老母雞來拆骨,雞皮比現在肉雞的皮柔韌厚實得多,所以拆離骨時能把雞翼雞腿也完整無缺地褪下來,魚翅是用小荷包翅,排翅太長不容易處理。魚翅先用鮑魚火腿乾貝煨爛後,再塞入雞肚子里,用細海帶絲當線,將缺口處逐一縫合,以免漏湯減味。另加上去過油的雞湯文火清蒸,約一小時上桌。一輪大月,潤氣蒸香,包孕精博,清醇味正,人口腴不膩人。韓紫老認為既好吃又好看,如果仍然叫它雞包翅,未免愧對佳肴。因為此菜登盤薦餐,圓潤瑩潔,恍如甌捧素魄,於是合席同意,賜予「千里嬋娟」四個字。這道菜經韓紫老品評賜名之後,在抗戰之前,著實出過幾年風頭呢!

劉廚來台之後,舍間款客他曾經獻過一次身手,可是火腿鮑貝都不能像在大陸時候任便挑精選瘦,所以跟在大陸時做的相去甚遠。又過了幾年,鄣國官員金信宴客,特請劉文彬主廚,頭菜也就用的是「千里嬋娟」,此時海味來源已充足,選料既精,雞湯里再加上韓國參須煨燉,玄黃玉露味純湯清,頗為座客激賞。

銀翼餐廳在火車站前,由劉大須子主持的時期,二劉同宗同行,誰有好材料時常互相串換。有一次大須子應了兩桌,賓主都是美食專家,席上的一道「千里嬋娟」,就是特煩劉文彬一展調羹妙手的傑作。現在劉廚年逾八旬,已經不能親任割烹,傅女士的「翅包雞」跟劉府的「千里嬋娟」確有虎賁中郎之似,推潭仆遠,自亦屬於珍食上味,容當試製一次,以飽饞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