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主菜 請您試一試新法炸醬麵

北方人喜歡吃炸醬麵,那是最普通的麵食,本不足為奇,可是近幾年來江浙湖廣的朋友,似乎也對炸醬麵發生了興趣,就是台省同胞近來下小館,不叫米粉貢丸,而叫打鹵、炸醬麵的也數見不鮮!

不久以前白中錚兄在萬象版寫了一篇「炸醬麵」,區區為了湊熱鬧也談了打滷麵。最近有一位讀者斐伯言來信說,他照我們所說如法炮製,打鹵、炸醬居然做得都非常成功。以雲南蒙自人做炸醬、打滷麵,請北方朋友吃,結果頗得好評,所以特地寫信來問,炸醬麵還有別的做法沒有,下回約朋友小敘也好再露一手。

做炸醬麵可以隨人喜好,加上配料,不過有兩樣配料,以我個人的口味來說,還是不加為是,一是花生米,二是豆腐乾。肉丁炸醬加上花生米軟硬夾雜,非但有礙咀嚼,甚至互不相侔,也不對味。肉末加豆腐乾,奪味不說,似乎跟面一拌,那面總覺著不是炸醬麵了。說句良心話,對於這種非驢非馬的炸醬,深感實在無法消受。可是武漢三鎮,上溯皖南蘇北,炸醬麵里真有不少加豆腐乾的,還愣說是北平做法,那真是天曉得了。

舍間在炸醬麵吃膩了的時候,研究出一種新法炸醬,不用肉丁肉末,而用蝦米和雞蛋。渤海灣青島煙台沿海一帶有一種小蝦米,北平海味店稱它「小金鉤」,只有兩三分長,通體瑩赤,雖然體積細小,可是蝦皮褪得非常乾淨。別看蝦小,鮮度極高,吃的時候用滾水泡上半天,蝦肉才能回軟。雞蛋另外炒好打散,蔥姜煸鍋將醬炸透,然後把雞蛋蝦米一塊兒下鍋炒好,拿來拌面。吃這種面宜於吃不過水的鍋挑,麵條不能太細,醬要炸得稀一點,若是醬太干,面太細,挑在碗里拌不開,就不好吃啦。小金鉤雞蛋炸醬,既經濟又省事,喜歡吃炸醬麵的朋友不妨試試。

另外一種是鹵蝦炸醬。關東鹵蝦是全國聞名的,東北的鹵蝦小菜、鹵蝦油,不但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各大城市有得賣,就是遠至雲貴四川,大點的土產店也不時有關東鹵蝦油出售。至於關東的鹵蝦醬,恐怕除了東北,只有平津才能買得到呢!

喜歡吃魚蝦,對海鮮有研究的朋友有人認為,不論江湖河海,凡是能吃的鱗介類,熱帶的不如溫帶的,溫帶酌不如寒帶的。越往北,肉越細味越鮮。證之松花江白魚的肥嫩,哈爾濱大螃蟹的鮮腴,都非亞熱帶地區水產所能比擬。這種論調似乎是言之有據,頗有道理。福建蝦油也是頗有名氣的,廣東蝦醬更是粵省特產,油也好醬也好,要是跟關東鹵蝦一比,那就味道各有不同了。梁均默(寒操)生前是我們一群饞人所公認老饕中大老,他對飲饌的品評沒有地域觀念,只要好吃,不分中西,不論南北,他都列為珍品上味。用關東鹵蝦炸出醬來拌面,他認為比嶺南蝦醬鮮醇味永,不過關東鹵蝦,北人嗜咸,所以用來炸醬,似乎口味略重了些。廣東有一種罐頭什錦仔姜,又叫生薑蘸頭,甘醺漬露,酸裡帶甜,加上一點蘸頭湯來拌面,丹醴湛溢,爽口增香,的確別有一番滋味。

來台三十年,早幾年在市面上還可以買到香港九龍「冠益廠」出品的蝦醬,後來慢慢由缺貨而斷檔了,取而代之的是澎湖的蝦醬。最近走遍各超級市場,就是澎湖蝦醬也絕跡了,要想吃鹵蝦醬拌面,只有期諸大陸省親,再行尋覓啦!

另外有一種吃法是黃魚紅燒之後,除骨剔刺用魚肉來拌面,雖然不是炸醬麵,可是鮮腴適口,比一般炸醬尤有過之。平津一帶在端午前後,黃魚就大量上市了,天津平素就講究吃熬魚貼鍋子,到了黃魚季,少不得要大吃幾頓來解饞。北平到了黃魚季,一定要接姑奶奶回娘家,好好吃頓紅燒黃魚。因為到別人家做兒媳婦,每逢有好吃的,必定是先敬老,後讓小,什麼吃食都不能痛痛快快大吃一頓,所以自己的父母就以吃黃魚為借口,把女兒接回娘家,大快朵頤一番。達種大鍋大量的紅燒黃魚,汁稠味厚,去骨擇刺,把剔出來的黃魚的蒜瓣肉,摻入少許豬油渣,加少許蝦子油回鍋再燒,拿來拌面,鮮美溫醇,清腴而爽,比起炸醬又別是一番滋味。台灣近海,金門黃魚尤以鮮美馳名遐邇,價錢又非常廉宜,凡我同好不妨換換口味,做頓黃魚面吃,必定覺得不錯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