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節:再創造一個天國

我似乎更加融入大自然之中了;我的理性生活比先前更順從於大自然,可能對心靈反倒不那麼順從了。我的生活里沒什麼值得注意的。我不那麼需要我自己了。我逐漸習慣我的低下,慢慢接受我的卑賤。我對自己是多麼不滿啊!每次墮落都讓我多麼痛苦啊!

10月13日淅淅瀝瀝、朦朦朧朧的陣雨住了,在雨的間歇里顯露一點朦朧的陽光。在過去二十四小時里,樹木掉落了許多葉子。太陽低垂著,使得它的光線只是照到了地上;不管是牛群還是人,現在都不想要樹陰。比起樹陰,更想要的是溫暖。

機敏和精力充沛的人在冬天比在夏天更能過理性的生活。夏天裡……他主要過著感官的生活。冬天裡,是冷靜的理性而不是激情支配著他;他處于思考和反省之中;他的生活更多是精神方面的,而不是感官方面的。假如他度過了一個受感官支配的夏天,那他就會像某些爬蟲或其他動物那樣在冬眠之中度過冬天。

在這兩個季節中的人的內心,如同將夏天的氣氛與冬天的氣氛相比。他在冬天裡更多地依靠自己(依賴自己的才智),而不是依靠外來的幫助。昆蟲確實在冬天的大部分時間裡消失了,靠吃昆蟲活著的那些動物也是如此。但高貴一些的動物和人一起忍受嚴酷的冬季。人移居到自己的內心,移居到永恆的夏天。健康的人絕不會對冬天不滿。

11月11日……每當我有好些天因為工作或可能患了瘧疾,待在自己的房間里足不出戶,直到厭倦透頂了,我便在感覺上變得多愁善感,這與我在其他情況下以及平時完全不一樣,這時便會對某些情感放鬆了約束;假如我成了患有痼疾的人,我會看到來自他人和社會的同情將會如何產生。可我的多愁善感,甚至還會流淚,對我有什麼好處呢!這不是我,而是我的本性。這一天我讀一篇悲傷的故事時哭了起來,到了另一天我想起這件事會感到好笑。在我看來,我並沒有在精神方面比平時受到更多的感染。眼淚只是憐憫心的一種表現,我感到自己這樣不同尋常地表示同情,是不足取的事情,就像我該對問題的根源感到羞恥。況且在那些日子我還著了涼。我發現自己具有同情心,但這種時候真正的原因卻是我的同情心亂了方寸。

11月20日經常聽說和諧的音樂比噪音傳得更遠,最優美的音樂比最粗俗的傳得更遠。我認為這種說法很有道理,照這種說法,鋼琴彈出的樂曲傳到頂樓我的耳朵里遠比我坐在下面起居室里聽到的更加動人,因為傳到頂樓的是更純正和更美妙的樂音。那些遠離塵世喧囂的人們不必費神去區分什麼是甜美動聽的聲音,因為他們聽到的只有甜美動聽的聲音;這樣的樂音主要是從前輩那裡傳下來的。

12月12日……二三十天以來我一直做著測量工作,過粗俗的生活,至於我的飲食(我發現飲食總是隨著所做工作的性質而改變),確實導致了一種相當淺薄的生活;今晚,我第一次在房間里生起火,努力要回歸自我。我希望自己與統治宇宙的力量結盟。我希望潛入思想的深河裡面,投身其中。這條河流穿越遠離城市的偏遠、富饒的草地曲折地流淌。我希望再做一次與我內心深處最神聖的天性相適應的事情,像鱒魚躲在青青河岸下一般潛伏在水晶般的思想里,在那裡迷路的人們只能看見我的氣泡冒出水面。我希望活下去!想活多久就活多久。我希望我的生活在其體面的水道里與合適的水流一起流動,顯得悠閑寧靜。這種時候我不會浪費時間,我會在自己家裡設立每天祈禱和感恩的規矩,我會做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康科德和卡萊爾卡萊爾:地名。不知是不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南部的自治鎮卡萊爾。叫我做的工作,那會給我帶來比金錢更好的東西。

12月17日……冬天的清晨時分是觀賞樹林和灌木叢的最佳的時候。這時候它們都穿著霜雪的外衣。太陽升起來之後還不到半個小時,它們那極其精緻和短暫的美就有所喪失。過了中午,樹林雖說依然蓋著厚厚的雪,卻已顯得粗劣,不再表現樹的個性。我觀察到在清晨,每根松針都裹上了一層霜衣,但在太陽升起後不久就消失了。你走進遮篷下的油松林,樹木的枝幹在周圍雪景的映襯之下看上去是黑色的。你徘徊在樹林中的之字形道路上,主宰那裡的是寧靜和朦朧的氣氛。

利用每一次機會,就當是你最後的機會,用筆來表達你自己。

松樹林竟然就像朋友那樣實實在在和難以忘懷。與從最親近的朋友那裡回來相比,我更相信從松樹林出來會帶著快樂。對於伐木人和漫步者,不幸的是正好有寒風與太陽從同一個方向光臨,因為這種時候連一個暖和的避風地方都找不到。此時走過開闊、肅穆的白松林真令人愉快。它們的冠毛通常托不起這麼多的雪,除非其大枝架著的地方或被壓彎搭到鄰近樹上的地方。樹林之中寒冷而寂靜,雪地上沒有人的蹤跡,時不時你看到雪粒子在陽光下閃爍,從樹頂上灑落。當低處的大枝受到了碰撞,就會造成新的連綿不斷的陣雪。就像一場雨過後,樹林里還會有第二場雨,而在一場小雪之後,當風刮起來時,樹林里便又紛紛揚揚下起雪來。白松的樹枝與油松的相比伸得更平,上面積雪的紋理便隨之顯現出來了。我發現年輕的黑橡樹和紅橡樹也像白松一樣,我想是依然保留著葉子。今天下午從西邊刮來了刺骨寒風,想要趕快找個避風和照到陽光的地方,就必須到樹林的東邊和東南方向去尋找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