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猴年來了

時光彈指,一眨眼未去申來,又將輪到猴兒哥值年當令了。筆者幼年時節,對於大的動物喜歡馬,小的動物喜歡猴。先伯祖有一對「墨猴」高不足五寸,通體漆黑,臉盤有一圈白線,臉部漆黑,雙睛色藍,大而且亮,平時交給一位名叫「依蘭」的書童豢養。它睡的床,到了冬天,就是依蘭的一雙棉毛窩(北方管棉鞋叫毛窩)。

哪一天先文貞公要動筆給人寫屏聯條幅,依蘭準備開始用墨海研墨,就把這對「小可愛」帶到書房裡來了。書桌上有一隻癭瘤虯結的大筆筒,就是它們棲息之所,它們一聽到展紙濡毫的響動,就環繞墨海左右嬉戲,不敢遠離,等筆在筆洗子里把墨汁洗凈,它們知道字已寫完,於是一左一右站在墨海旁邊,把殘餘的墨汁舔得一千二凈,昂首皤腹,怡然自得,彷彿吃了一餐盛饌。

筆者幼年每天也要寫兩張大楷,有時因為時間關係來不及研墨,倒一點一得閣的墨汁在硯台上研兩下就寫,它們望望然而去之,有時還流露鄙夷不屑的神情。依蘭說它們能辨墨性,松煙油煙一嗅而知,一得墨汁雖然號稱松煙精製,但是雜而不純,所以它們不屑一顧。事隔多年,偶或濡墨作字,兩小頑皮作態神情,還時常在腦海里打轉轉呢!

「長尾猴」身長一尺多,可是尾巴要比身子長三四倍。越南美洲都產這種猴子,毛近白色,有淺黑花紋不過不十分顯明,最大特徵兩個鼻孔相距極近。逗它發怒時,齜牙咧嘴鼻孔上翻,咻咻有聲,非常滑稽,引人發笑。它因為尾巴特長,所以喜歡用尾巴攀附藤葛一類軟樹枝上,讓身子倒垂,整天不倦。

據《伐貢萃珍》記載,乾隆時代安南國王歲時納貢,有一年進貢來一對尾長五尺的長尾猴,這在安南也是罕見的,後來宮裡訓練它在建福宮佛前撣塵,鉤檐絡棋,懸空轉側,能把華鬟瓔珞,金檀銅索,拂拭得光潔無塵。在御前當差,還頗得乾隆皇帝的鐘愛呢。有位越南華僑朋友,來台北參加10月份慶典,他說越南的來州跟雲南哀牢山區接壤地帶,有一段峻壁懸泉、綠榕蒼松之間最多長尾猴,扶搖躐躍,毫不怕人。不過尾長最多三尺,至於五尺長尾的猴也極罕見,可能當年視同珍禽異獸方進貢來的。

清代名臣張之洞,傳說他平素居息不定,喜歡抓耳撓腮,甚至眠食也沒有準時,剃頭打辮子都要等他假寐時候才能修剪。他自信是千年靈猴轉世,所以他名號「之洞」、「香濤」都跟猴類有關。當年張厚琬(張香濤子)告訴筆者說:「我家北平白米斜街的寸園裡有一頭獼猴,不是買來飼養,而是自己來的,平日棲息在重岩疊嶂的假山窟,園裡有的是各式各樣的果木樹任其攀騰採擷,所以它的食糧也不虞匱乏。先文襄公每天都在船廳假寐,這個老猴有時就來坐在文襄公對面,似乎在運氣調息,從不驚擾別人。自從文襄公去世,寸園裡住的靈猴就從不現身了。」張所說有點近乎神話,但厚琬先生清曠篤實,與猴為伍,也不是什麼體面事,所說當不致虛構騙人。

筆者旅滬住舍親李榴孫家,正趕上他家增修宗譜,成立譜局子,從事這項工作的,都是從各地延攬來的飽學之士。其中有一位歙縣人鄭帆夫,不但文筆清蔚,談吐也俊邁不群,他世代經營清茶外銷,所以他對於選茶方面知識極為廣泛。有一天晚上,我們對坐,從閑聊談到茶經,他興之所至,拿出一具大僅盈握的錫罐,外被錦囊,從罐里抓出一撮茶葉,大約不足三十片。自己煮水烹茶斟出來的茶色淡綠溫淳,味澀微甘,等飲第二杯,才覺得漸人佳味。古人說「啜苦咽甘,香留舌本」八個字,這種茶味,確足當之。他認為黃山三十六峰雖然產茶都有盛名,究竟風高霧重,芳烈欠柔。他家在黃山支脈赤編峰,靠近浙江北黟山麓,有一座茶山,懈壑險蜮,修柯戛雲,在該處培育了遠百株茶樹。有一年狂風驟雨,岩層崩陷拗卷,變成滄海桑田無路可達,只好放棄採收。後來發現每年春芽,蘊散奇香,芬芳四溢似桂,允稱細色奇品,於是仿效采雲霧茶方法,訓練幾隻靈猴,猱升峻崖絕壁,每年採擷也不過十數斤而已。這種茶,功能明目化痰,所以全數留為自用,並不外售。飼養的猢猻,有一隻叫阿彌的,靈慧出群,據說它還能釀造一種百花果子酒,藏在山上穹石曲塢里。帆夫的祖父曾經嘗過這種猴兒酒,據說性柔味淡,每年只能釀成三五升,飲後幾天之內都覺得氣爽身輕。可惜當年不懂得化驗,否則化驗出是些什麼成分組成,如法炮製,那比什麼養命酒、益壽酒,對於人體健康的助益,可能更大呢!

內地北方入冬以後朔風凜冽,非穿皮襖不能禦寒,所以富而有閑人家,講究按照嚴寒程度換穿各種各式長短毛皮襖以示炫耀。凡是收藏皮襖名家,一定要有金絲猴皮貨,才夠得上是玩皮貨的行家。金絲猴頸背的毛有一尺多長金縷閃爍,五色斑斕。除當年鄂督王子春(占元),拿金絲猴皮做了一副套褲,被人稱為土包子貽作笑柄,一般人都是拿它來做坐褥,冬天鋪在煙榻炕上,轉側不滯,又顯得雍容華貴。

據楊子惠將軍說:「金絲猴生在康定的貢嘎山中縱躍如風,極難捕捉。有人送過我一對,只吃深山野生蔬果,大概氣候飲食不習慣,養了三幾月,雌猴不幸亡故,雄猴伉儷情深,也就絕食而死。」

金絲猴因為獵人窮搜濫捕,已經瀕臨絕種的邊緣,希望保護動物團體,悉力維護,否則金絲猴即將成為歷史名詞。最近聽夏元瑜兄說香港動物園從內地運來兩隻金絲猴。他有兩張此猴照片,背發斐斐,星眸妮耀,希望能夠小心繁殖,金絲猴就不會絕種了。

故宮御花園有一座假山,名叫「堆秀」,一些小太監走過御花園時,常看見有一隻大型猢猻在麗景軒飛檐鴟吻上曬太陽。據說咸豐年間就有人發現了,迄至慈禧垂簾聽政時,曾有口諭不得任便驅擾,聽其自由來去,御膳房的時蔬瓜果,時常短少,十之八九是它的傑作。有人曾經看見過它溜出神武門,把偷來的瓜果散給整天坐在北上門台階上曬太陽,年老無依的告老太監們。慈禧宴駕之後,這隻老猴也失了蹤跡。李蓮英出官後,有一年到景山綺望樓禮佛,看見一隻猴子在黃甓翠瓦之間跳來躥去,李說他認識就是堆秀山的老猴兒精,因為它的尾巴特粗,準定不會錯的。如果屬實,此猴當時年齡豈不也近花甲了嗎?

故友張忠繼是研究生物學的,他說猴、猿、猩猩、狒狒,一般人大致可以分得出來,至於真正屬於猴類的,就多達一百種,不是專家就沒法分辨它們的類別了。他住在武昌時節,家裡有座花園,不同品種的猴子養了有四五十隻,有的兇猛殘暴就關在籠子里餵養,性情溫順的就任便來去。他的令兄在廣西靠近十萬大山的龍津買了一隻「鴕猴」,他不說我們看不出來有什麼特別,經他指明猴的手指腳趾非常怪異,都是駢趾,而且蹼質化握力極強。它被訓練得能提特製小水桶到井邊打水,用水澆花,在食物方面它只吃硬殼果實,不吃穀類,力氣雖大,食量卻小。

非洲波札那有一族土人,腳趾中心,只有兩個腳趾,跟鴕鳥的腳一樣,所以叫鴕鳥人。生有鴕鳥腳的猴子,於是就給它起名叫鴕猴。他家前庭有棵盤根虯結的蒼松,他們用細鐵鏈系住一隻「指猴」,乍一看好像一隻巨型松鼠,既名指猴,以為體形必定很小,可是那隻指猴足有一尺五六,因為它四肢昀指頭細長,跟人的手指一樣,所以叫指猴(是18世紀孫耨里氏[SO]所發現,並給它起了學名,因為字母太多現在記不起來了)。它以樹上的蠹蟲,各種昆蟲蛹卵當食糧,柳樹上的天牛更是它食物中珍味,這種異種猴極為少見,所以張教授對它頗為珍視。夏元瑜兄是生物學家見多識廣,對於指猴的來龍去脈,想必知道得更詳細呢!

泰國曼谷的鱷魚潭,除了成千上萬的各種鱷魚外,還附設一所小動物園,園裡豢養一對靈猴,不但會穿衣戴帽,還會騎自行車,並且喜歡跟遊客握手一同拍照。據說那隻公猴,因為常常表演吸香煙,所以煙癮很大。筆者在園內遊覽時遇到一位菲籍遊客,口含一枝巨型雪茄,煙香馥郁,逗得雄猴煙癮大作,頻頻索吸,引起那位菲籍人士的好奇心,於是點燃了一枝雪茄遞給它。它好像迫不及待,立刻狂吸幾口噴煙吐霧,滿臉不亦快哉的表情,非常逗樂。等我們看完鱷魚表演,再經過猴欄時,它已經偃卧環互的石贈醺然大睡。

據園丁說,此猴每天有十多枝香煙量,如遇連朝風雨,遊人稀少,它彷彿百無聊賴,鼻涕眼淚直流,如同癮君子犯了煙癮一樣難過。它想不到呂宋煙,勁道醇厚猛烈,居然把它醉倒了。從前一位抽鴉片的人,畜一猴,猴子整天在煙榻左右跳躍,日久猴子居然染上鴉片煙癮,每天它的主人總要讓它噴幾口煙,否則整天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來。如此說來猴子犯煙癮確有其事而不是捏造的了。

抗戰之前,北平隆福寺廟會有一個專賣西藏青果、紅花、油布、藏香的喇嘛,跟一般做生意刁狡油滑的喇嘛,完全不一樣。他非常敦厚篤實,是西藏噶達素齊老峰附近札林湖的人,名字叫穆斯塔格。他實的藏青果就是當地特產,堅澀不濡,後味苦中有甘。北平一交立冬,家家都要升個煤球爐子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