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平天橋八大怪

在北平談到吃喝玩樂,一天打算花個萬兒八千,也有地方讓您去花,您兜兒里只有塊兒八毛,也能讓您樂和個夠,這就是北平有異於寧滬津漢的地方。普羅階級的朋友,最愛去的地方是天橋,到天橋連吃帶玩,在抗戰之前,花上一塊大洋,也就富富有餘啦!

逛天橋除了看沈三摔跤、寶三耍中幡之外,就連詩人墨客學者名流偶或涉足天橋,也要光顧一下八大怪的場子聽兩段玩意兒!當年財商專校校長寶廣林、鐵路大學教務長陳蘭生都是天橋常客,沒事就往天橋溜達。寶廣林學雲里飛扮賣馬的秦瓊,病歪歪幾步走,可算絕活;陳蘭生用小嗓學窮不怕,唱十朵鮮花支頤作態,簡直惟妙惟肖。前兩天幾位老北平湊在一塊兒,談起了天橋八怪究竟是哪幾位英雄,大家莫衷一是,根據筆者所知是這樣的:

大金牙 天橋八怪有幾位從不吐露真名實姓的,他們認為拉場子賣藝糊口,已經有辱宗族,實在不願意再稱名道姓,因為他嘴裡鑲有金牙,所以自己取名大金牙。其實他姓焦,跟說相聲的焦德海五百年前是一家。大金牙整天拿焦德海開玩笑,焦的嘴皮子也是不饒人的,有一次在說相聲場子上,無心中把大金牙的姓給抖摟出來了。大金牙確實姓焦乳名二禿子,至於學名叫什麼,焦德海就不肯說啦。大金牙的拉洋片,邊說邊唱,不但音調鏗鏘,姿勢詼諧滑稽,形容義和團大師兄們愚魯無知,紅燈照的狠毒恣肆,恍如身臨其境。加上他有十多張現場大照片,從放大的西洋鏡里看,比後來各種書上翻板照片,要清晰逼真多了。後來北京大學有位教近代史的朱教授借去複印一套,代價是二百銀元,大金牙每逢談到這件事,就眉飛色舞,引以自豪呢!

雲里飛 本名栗慶茂,梨園行地道科班出身,跟名鬚生高慶奎同是慶字排行師兄弟,不但文武不擋,而且六場通透,因為人過分聰明,難免有點孤高自賞不忮於眾啦。他粉墨登場,只要同場的師兄弟在台上有點差錯,他不但不給人家兜著,而且當場開攪,所以人緣越混越差,久而久之沒有人敢惹,他就流落在天橋撂地賣藝了。他雖然沒有成套戲衣,可是他能廢物利用,香煙盒當紗帽用,彩包紙糊護背旗,居然唱得有聲有色,學汪學劉能把他們的優點缺點誇大其詞地一一形容,真令人百聽不厭。有人打幾次轉(要幾次錢)都坐著不走,一直聽到收攤散場的。到了華燈初上,他帶著一個徒弟拿著一把破胡琴外帶漁鼓簡板,在百順衚衕韓家潭一帶清吟小班裡串串。遇上走馬章台的闊客,他有時候學孫菊仙唱段《硃砂痣》,有時候學汪桂芬唱一段《讓成都》,老腔老調,令人興起無限思古之幽情。偶或唱一段《道情》,抑塞磊落,淳風疾惡,頗能警惕人心。抗戰勝利,筆者還在觀音寺道邊,看他黝顏駝背,踽踽獨行,大概已經告老收山。

田忙子 名叫德祿,是綠營旗兵,他的十番在當年可算一絕,所謂十番是笛、管、弦、簫、雲鑼、湯鑼、提琴、木魚、檀板、大鼓一共十樣,所以叫十番。原本是多人吹奏彈拉的樂器,田忙子匠心獨運,他自己做了一個十番架子,吹打彈拉,一人包辦。不但簫管並奏,而且鑼鼓齊鳴,忙得他口鼻並用手腳不停。他忙得滿頭大汗,看的人也是瞿視易容。人家田忙子儘管忙,可是吹唱鏗鏘,音律不亂,他的田忙子外號,就是這樣得來的。當年北平哈爾飛戲院,改成雜耍園子,後台管事唱《蓮花落》的常旭久,認為他的玩意兒如果就此湮沒,未免可惜,而且若干聽雜耍的座上客,不一定都逛過天橋,田忙子這檔子十番准能叫座兒。於是找忙子談談,忙子說他伺候慣了一般販夫走卒,出言不夠雅馴,難登大雅之堂,始終不肯到雜耍園子登台獻藝。所以直到現在提起田忙子的十番,還有好些老北平還只聞其名,而未見其人呢!

大兵黃 「使酒罵座」四個字形容大兵黃是最得當了,大兵黃每天過午才拉開場子賣藝,小螃蟹不經醉,四兩燒刀子一下肚,立刻臉紅脖子粗,說起話來,好像舌頭短了半截。他姓張,自稱老毅軍,跟薑桂題效過力,當過隨從。身穿米黃漳絨短袖大馬褂,足登一雙皮快靴,肩膀上扛著旗子,還挽著高陽土布做的馬梢子,活脫是舊式營混子在天橋召募散兵游勇的勢派。他自稱身上穿的漳絨馬褂是打白狼老將軍江朝宗賞的,皮快靴是護衛姜大帥突圍有功,脫困後當場脫下來給他酬庸的,甚至於嘴上叼的旱煙袋也是大有來歷,出自長官所賜的。他最愛講直皖大戰,繪影繪聲,恍如親臨戰陣,有時講溜了嘴,月旦時賢,詆毀時事,口沫橫飛,葷素齊來,該管警察就不得不出面制止取締啦。他倒好,絕不反駁,一聲不響,扛起大旗,轉移陣地,走不了三五步,炮聲隆隆,他又再續前言,照講不誤了。甚至於取締他的警察也擠在人群里聽得津津有味呢!

萬人迷 姓周,最初在天橋說單口相聲,天橋雖然魚龍混雜品流不一,可是萬人迷的相聲冷雋含蓄,不像雲里飛滿口帶髒字,時常作揖請安讓堂客聽眾迴避,他好暢所欲言隨便胡柴。萬人迷長了一副上人見喜的面貌,而且聲音嘹亮,所以他師父給他取了個萬人迷的藝名。據說他天性伉爽任俠,時常把鬻藝所得周濟貧困,雖然他為善不欲人知,可是日久天長受惠者,都是附近一帶饑寒住戶,周善人這個外號,就被傳揚開了。他的相聲因為詞句雅馴,後來跟張麻子搭檔一捧一逗,精彩百出。石頭衚衕四海昇平成立雜耍場,張麻子萬人迷的相聲列為中軸,比起後進的高德明褚德貴在電台說的相聲還要受人歡迎。天橋的八怪能從撂地,升到雜耍園子里獻藝的,萬人迷可算是獨一份兒啦。

花狗熊 天橋八怪,只有他從來不露姓甚名誰,有人說他在清官當過差,刑部管道案卷,最後淪落到擺地賣藝,愧對宗族,所以隱姓埋名。因為他身材偉岸,愛穿大花坎肩,才自稱花狗熊。他雖然有時也單樁說相聲,其實他以說《劉公案》最拿手。他借著劉墉審案能把清朝吏制以及官員們升遷降黜,說得委婉周詳,人情人理。有時談點宮闈秘辛,也都是向所未聞的掌故。當年苦茶庵主最喜歡聽花狗熊的評書,打算研究清史,最好多聽花狗熊說《劉公案》,他能給您提出若干疑難題目來。庵主有若干有關史實文章,就是從花狗熊說的《劉公案》里發掘推演出來的。

管兒張 他在前清昇平署學過聲樂,受過嚴格訓練,所以差不多的樂器,他都拿得起來。他研究出一種用竹管制的小管樂,吞吐力極強,他可以用鼻孔吹奏,模仿百鳥爭鳴,百獸發威,真如置身幽岫孤崖,群籟競奏情景。他學說各地方言,也是一絕,說蘇白、江北腔、山東…西土話不算稀奇,他能說一口很道地的福州廣州話。從未離開京城一步的土包子,能夠說這麼多的方言,而且大致都不離譜兒,實在是太難能可貴了。他後來收了兩個好徒弟,帶著徒弟漫遊大江南北在漢口落戶養老啦。

窮不怕有人說他是黃帶子(滿清皇族),可是他自己堅決否認,同時對自己姓名諱莫如深,自稱窮不怕,所以大家也叫他窮不怕。他有時鮮衣華履恍為貴介公子,可能第二天又變成鶉衣百結的乞丐了。有人問他緣故,他總說是欠人酒錢,衣履都入了長生庫啦。他在天橋賣藝,一拉開場子,先在土地上畫一個大方格,把當天要說的子目,一條一條寫出來,想不到居然筆勢雄健,詞句簡峭,一看就知道他腹笥很寬,足個念過書的人。有時根據小報上的社會新聞開講,分析得人情人理,將今比古,乍聽之下覺得擬於不倫,可是經他一解說,沒有不讚歎他眼光犀利,真有點鬼門道的。當年北平《小實報》記者王桂宇未發跡時給《小實報》寫方塊,時常把窮不怕的話當金科玉律寫在報上,不逛天橋的人,看了王桂宇轉述窮不怕的,還不相信,特地到天橋看看窮不怕是甚等人物的,最後也變成窮不怕的聽眾啦!後來窮不怕突然在天橋失蹤,有人說窮不怕被天津青縣一位趙姓土財主看中,被接走陪他老太爺醒睡解悶享清福去了。所以後來有人數天橋八怪,數來數去只有七怪,那就是把窮不怕給漏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