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慈禧寵監李蓮英

太監們在內廷當差,只要能混到一天到晚在御前打轉,懂得眉眼高低,善伺人意,應對便捷,很快就能走紅,一輩子享受不盡了。李蓮英小德張之流,能夠成為慈禧隆裕跟前的大紅人,還不都是憑著他們機智小巧善於逢迎換來的嗎?有人說清朝半壁江山,都壞在李蓮英手裡了,平心而論,李蓮英權詐貪婪,是個罔顧大體只知利己,太后老佛爺跟前一條忠狗而已,若跟明朝的劉瑾魏忠賢瞞上欺下禍國殃民的一代權監來比,那還未免太抬舉他了呢!

李蓮英原來是河間府縫破綻打補子的一個皮匠,生性好賭,在賭場把自己一點辛辛苦苦的積蓄輸得一千二凈,急怒之下,就引刀一快自官了。河間府的人凈身到官里當差的很多,有善心人給了他良方秘葯止痛止血生肌,終於把他救活。等身子將養復元,只有當太監一途,經人引領就投奔首領太監郭吉祥了。經過三勘六驗無訛,最初派在御花園欽安殿照應香火。欽安殿供的是真武大帝,每逢朔望慈禧都來拈香祈福,自從李蓮英派在欽安殿當差,佛前錦傘絳節,寶蓋珠幢,以暨祭神用的儀鋰孽卣,總是收拾得纖塵不染、光致整潔。慈禧喜歡他性靈心細,不久就調到內宮伺候御前起居了。慈禧每天晨妝,專管梳頭的太監叫沈二順,在官里時常裝傻充愣,所以慈禧給他起個諢名叫他「傻老」,恩寵有加,可是紅了不久,忽然腿上鬧流火,不能上殿當差,換了幾個梳頭太監,不是把髮根鬆緊扎得不合適,就是獨有一撮髮根滋在外頭。有人慫恿李蓮英試一試,李是有心人,知道慈禧頸上的頭髮剛而且硬,很難順溜,於是事先準備好一小盒髮膠,用小刷子三抿兩抿就把慈禧後頸上那撮特別硬的頭髮,攏得服服帖帖。這一下立邀宸賞,不久升為首領,擔任慈禧的梳頭太監了。

李蓮英雖然日漸走紅,成為太后跟前言聽計從的大紅人,可是他遇事依然謹小慎微,對於一般妃嬪宮娥、女官命婦,有了舛錯,惹太后不高興,他總是盡量替人美言遮蓋,曲意回護,所以在太后左右人人對他都有好感,說小李子是個幹練敏實、溢美隱惡的好人。

清官習俗新春正月初二祭財神(江南一帶是正月初五祭財神),祭財種要吃煮餑餑(即水餃,滿洲人叫餑餑),餑餑里要包一種特製實心小金元寶,比花生米還要小。伺候慈禧吃這頓財神煮餑餑,是由妃嬪命婦拌餡兒擀皮兒親自包小元寶,不假手御膳房的。本來應當包一隻財神餃子大家來吃碰碰財氣,可是大家怕老佛爺吃不著不高興,所以一包就是四隻,每年這四隻財神餃子,都是老佛爺一個人吃出來,所以大家湊趣,都說老佛爺福大財旺,四時吉祥,四季發財。有一年吃財神餃子,是隆裕皇后主持其事,老佛爺吃來吃去,只吃出三隻財神餃子,臉上漸有不豫之色。無巧不巧那隻財神餃子偏讓隆裕自己吃了出來。隆裕固然是忙中無計,大家也正跟著急得手足無措。還是李蓮英靈機一動,立刻走到皇后跟前用二仙傳道手法偷偷把小元寶拿過來,乘人不備塞在新煮好的餃子里,請老佛爺再吃幾隻新煮的餑餑。哪知,舉箸而嘗,一吃而得,自然僵局解開。大家又是耆年大德,又是後來釅一套歌功頌德,自然龍顏大悅,皆大歡喜。事後隆裕感念李蓮英解圍有功,還給了不少賞賜。後來隆裕當國,雖然有人在隆裕面前媒孽其短,愣說光緒猝死,兇手就是李蓮英,弄得他整天提心弔膽,忐忑不安,可是他終於得保首領終老田園,據說他在太后跟前,從沒說過隆裕的壞話,就是那隻財神餃子還有不小的影響力呢!

李蓮英慧黠善弄,畢竟讀書不多,器小易盈,後來寵信日專,對人表面上仍舊謙恭有禮,可有時在不知不覺中也會露出他悖謬倨傲的氣焰。恭王退出軍機之前,叔嫂每因國事齟齬不歡。恭王新得一枚祖母綠扳指,璇玉瑤珠,瑩然碧綠,整天戴在手上,摩挲把玩。偏偏有一天被李蓮英瞧見,嬲著王爺賞給他見識見識,王爺告訴他,等我玩夠了再賞你玩。哪知過了沒幾天,慈禧召見恭王,在庭對時,看見六爺手上戴著一汪水般的翡翠扳指,要六爺摘下來瞧瞧。哪知慈禧一面摩挲一面誇好,頗有愛不釋手的樣子,一邊問話,順手就擱在龍書案上了,恭王一看扳指既然歸趙無望,只好故作大方,獻給宸賞了。過了沒幾天恭親王在軍機處等候朝參,李蓮英特地親自到軍機處叫起兒,走出屋門向後一轉身,一挑大拇指說:「六爺請您鑒賞一下昨天奴才新買的這隻翎子如何?」(太監所帶翎子,跟一般文武官員的翎子不同。太監帶的翎子叫喜鵲尾兒,羽毛紛披遮滿腦後。)恭王的愛物祖母綠扳指赫然戴在李蓮英拇指之上,氣得恭王渾身發抖,可是又能為之奈何呢!這時候的李蓮英已非吳下阿蒙,在不知不覺中就露出驕態了。

甲午戰敗,李鴻章人宮請罪,慈禧眷念舊勛,不但沒有降罪,還勉慰有加,李氏感激涕零免冠泥首,因為庭對時間較長,忘記復帽,就倉皇退出西暖閣,大紅頂子三眼花翎朝帽,倉促之間就擱在地上啦!這屬於失儀大不敬兩行罪名,可又不能重新進殿拾取,只好嗒然退出,等回到賢良寺不久,李蓮英居然親自把那頂大紅頂子的朝帽給李中堂送回來了,並且還替慈禧傳旨溫慰。據李的公子伯行說,送還紗帽,又得天語眷顧,李蓮英輕而易舉就揣著兩千兩銀封回宮繳差啦。

慈禧對李蓮英寵信日堅,而小李子也就囂張日甚。光緒十六年(1890)光緒正好二十一歲舉行大婚,表面上是太后撤簾歸政,其實一切軍國大計,光緒依舊是秉命而行,大權暗中仍然操在慈禧手裡。當光緒二十年甲午慈禧六十萬壽,光緒率同文武官員,先期演習慶賀儀注。原定己時舉行,屆時文武百官黼黻締綃、花衣頂載地齊集仁壽宮,等候督總管李蓮英駕到而行開始演習。左等右等直到午後己時,李大總管才姍姍而來,王公大臣一個個飢腸轆轆,足足等了三個時辰。李不但了無愧色,而且毫無歉意,光緒恪於群臣滿懷激憤,於是傳旨把李蓮英廷杖四十,事後李蓮英記恨在心加鹽添醋訴之太后,才促成改立大阿哥、珍妃沉井種種禍根。新城王樹楠《德宗遺事》上說,庚子之亂,珍妃被崔玉桂推入景祺閣前水井之後,太后德宗逃難西安,途經保定。在西關外有一座普濟寺,相傳觀音簽頗著靈異,於是李蓮英乘人不注意,虔誠地求了一枝,靈簽上說:「勸君行善莫行兇,萬頃心田常自摩,欺善怕惡傷陰騭,天理昭然禍自多。」禍亂當前,也增加了李蓮英不少警惕。保定的地方官員倉皇接駕,除了給太后準備了寢所,其餘僅給李總管收拾了一個下處,有被有褥,而對光緒卻未認真收拾卧具。夜寒甚重,光緒蜷卧一鋪冰涼的土炕上,久久不能成寢。恰巧李蓮英起身小解,見到光緒這種狼狽情形,忽然想起在西關所求靈簽,雖然珍妃落井是崔玉桂動手,可是宮裡誰都知道珍主兒跟李總管積怨已深,珍妃沉井明眼人都明白是李總管的傑作。李蓮英在荒亂中覺得太后春秋已高,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光緒親政大權在握,還能饒得了他嗎?於是心思一轉,立刻進屋跪在光緒面前說:「讓皇上這樣吃苦,都是奴才疏忽,伺候不周,只是現已夜深,無法籌辦了,請皇上遷就委屈,暫用奴才的鋪蓋吧!」結果他把床鋪讓給光緒,自己真在牆角蹲到天亮,爾後光緒時常提起這件事呢!慈禧駕崩隆裕垂簾,李蓮英能夠平安出宮隱息田園,其中是不無道理的。

李蓮英軀幹修偉,因為操刀自宮非常徹底,雖有良藥挽回一條塵命,可是臉色蒼白,剛過中年已經皺紋滿臉形同老嫗,尤其喉音尖銳異常刺耳。有些對了解內廷情形的人愣說李蓮英與慈禧有私,李的住所靠近慈禧寢官。殊不知清官定製,王子年過十二歲就要分宮而居,各官官門之內都歸嬤嬤宮娥上夜,內監人等只能在宮外聽候差遣,等閑難越雷池一步。李蓮英下處在北四所,距離慈禧寢宮步行,至少需半小時方能到達。那種匪夷所思傳聞,純出揣測,實在未容深信。

慈禧辦完喪事,李蓮英靠山已倒急風轉舵就告退離宮,他在北平東皇城根接近帝闕,置了一所宅院。雖比不上小德張在永康衚衕私宅珠簾玉戶,房廡四達,可也穿廊圓拱,雕梁粉壁,足娛晚年。並且過繼兩個侄兒,作為嗣子。東華門著名的飯館東興樓,他佔了三分之二的股權。宣統大婚在出宮之前,為了縮減開支,裁撤御膳房,改由東興樓包飯,李蓮英感念故主舊恩,所包伙食,僅算成本。他有時還到東興樓查看有無偷工減料情形,優遊林下堪娛晚年。到了民國十五年春天忽然得了急性肺炎,終以送醫太遲不治,死後葬在德勝門外自置塋地里。他這一死,兩個敗家精的嗣子,一個賽一個的狂嫖濫賭,將他一生聚斂而來的財產,變賣得一千二凈。到了民國二十年左右,在德勝門曉市時或發現珍貴皮氅外褂、碧縷牙筒翠幛圍肩,大半出自天家珍異。一般古董家都認定是李蓮英生前恩賞御賜,紛出高價搜求。他的兩位嗣子在抗戰期間貧病交迫,先後倒斃街頭,一代權監的聲威,也就從此煙消霧散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