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代皇陵被盜述聞

1974年夏季,筆者到香港旅遊觀光,在所住九龍彌敦飯店門前報攤上買了幾份小型報紙,拿回飯店準備用來破悶醒睡,看見《明報》上登有一則大華出版社廣告,是高伯雨先生所寫《乾隆慈禧墳墓被盜紀實》,介紹此書系記述1928年孫殿英發掘東陵經過,並附印清室內務大臣寶熙(瑞臣)之東陵日記原跡印本。清陵被盜當時,溥儀正僦居天津張彪花園,聽說祖宗陵寢遭受翻屍倒骨的慘劫,除了素服減膳,設奠遙祭之外,一面並要求政府追緝盜陵匪徒務獲嚴辦,並派寶熙(瑞臣)、耆齡(壽民)、載澤、溥忻(雪齋)、陳毅(詒重)五人為清室善後委員,馳赴陵寢重殮改葬。寶瑞臣是親與其事的主持人,所寫日記手稿,是第一手的資料,自然翔實可信,彌足珍視。筆者初履港九,人地生疏,大華出版社固然無從打聽,就是此書總經銷國光書局,問了幾家書店,也毫無眉目。後來匆匆離港,只索作罷。

本年5月份《藝海雜誌》刊有高伯雨先生一篇乾隆慈禧墳墓被盜文章,並附有寶瑞臣於役東陵二十一天日記,承夏元瑜兄見告,方獲拜讀,雖非影印手稿,也就覺得非常名貴了。

這件盜陵案是馮玉祥舊部孫殿英主謀,授意他手下兩個師長譚溫江、柴雲升查勘策劃,於民國十七年五月十七日(農曆)上午由工兵營帶頭動手爆破的。寶熙等五人一行系農曆七月初四銜命出發,初八馳抵乾隆裕陵探看,因為潭沱處處,深及脛胯,用抽水機渫去積潦後,初十才正式進入地宮寢殿仔細察勘的。此時距離毀陵盜墓已有五十多天,孫率部眾大掠之後,其間再加上散兵游勇、混混兒無賴,你進我出予取予求,任便翻騰擄奪,已經是烏煙瘴氣,面貌全非了。事後清室雖一再請求緝兇,可是有如石沉大海,迄無蹤跡可尋。過了兩年有人發現孫的侍從張鳴岐在青島出現,向英美煙草公司一位大班歐妮爾出售玲瓏剔透九龍奪珠子母綠手鐲,索價巨萬,經行家鑒定是天府奇珍,結果東西尚未出手,偵騎一到,而張鳴岐鴻飛冥冥,被他兔脫。到了民國二十二年,又發現有人攜帶大量珠寶住在漢口太平洋飯店,天天到既濟水電公司俱樂部,跟一些豪商巨富酒食徵逐,乘機就兜售一兩件名貴珠寶。有一天武漢警備旗旅長葉蓬的太太藍夫人(藍天蔚胞妹)看中一件十八子東珠手串,珠光奪目不說,每粒大小一致,而且冷艷滾圓。尤其翡翠九子魔母佛頭碧綠復絕,刻工更是奇蟊工細,因為索價太高,尚未敲定,被漢口名報人凌梅痴寫了一篇《觀寶瑣紀》,說所售珠寶都是些稀世之珍!於是有人猜測這些珠寶可能得自東陵,一時風風雨雨傳遍武漢,在警憲跟蹤,加緊查究情形之下,主犯雖被兔脫,可是終於在藕池口緝獲了人犯兩名,一姓紀,一姓王,兩人都是譚部親信,參加盜陵工作的主要幹部。此案交由當時武漢綏靖主任公署審訊,筆者好友戴少侖(系綏靖主任何雪竹表弟)時任軍法官,戴兄對於此案異常重視,審訊時隨手札記,故對於盜陵的前因後果知道得非常清楚。公餘無俚,他就把盜陵案當作醒睡破悶的聊天資料了。據他說:「孫殿英目不識丁,是個不折不扣的老粗,原隸西北軍馮玉祥部。此人狡詐多變,民國十七年春季,孫部接受中央改編成為獨立旅,指派駐防冀東遵化易縣一帶。當時奉軍馬福田部隊因受排擠,突然嘩變,譚柴二人率部夾擊,一下子就把馬福田打垮,又把馬的殘餘收編。因此孫部名為一旅,實際有七八萬人之多,比一軍的人數只多不少,可是以一個獨立旅的餉糧給養,如何能維持一軍之眾呢!而孫殿英的部眾,都是些雜牌隊伍,要是三個月不關餉,不兵變就要開小差啦。孫殿英在窮愁無計之下,就決定盜挖皇陵來充裕餉源了。(按:清代關內陵寢共有兩處,一處在河北省遵化縣的環昌山,稱為『東陵』,一處在河北省易縣泰寧村,稱為『西陵』。順治的孝陵,在瑞昌山正中龍脈。康熙的景陵,在瑞昌山左麓。乾隆昀裕陵,地名勝水峪,緊依孝陵的東面。咸豐的定陵,地名平安峪,在裕陵西南。同治的惠陵,地名雙山峪,在景陵東南。孝庄後昭西陵。孝惠後孝東陵。慈安後地名普祥峪,定東陵。慈禧後地名普陀峪,定東陵。)孫殿英認為康乾慈禧殉葬寶物必多,又都葬在東陵,都是自己泛地,於足決定先從東陵下手。首先授意譚柴兩師長,向外揚言,因機械彈藥分配不均,彼此發生小規模衝突,繼而愈演愈烈,勢同水火,劃分禁區厲兵秣馬,有如戰事一觸即發,大量搬運炸藥爆破器材,防人窺破。於是宣布戒嚴,斷絕交通,禁止人馬通過。盜陵任務由譚部工兵營營長王得昌擔任。並且口諭說明,這一項任務,關係全旅存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事情要做得乾淨利落,以防有關方面追緝。所得陵墓中寶藏,一律不準私藏隱匿,如有故違,一經查實,立即軍法從事。王營長受命之後,率隊出發逼近東陵一帶,只見峰巒修亘,茂草深松,打算選一座寶藏最多的陵寢動手,正在猶豫不決之際,因為慈禧的定東陵奉安不過二三十年,墓道砥平,松楸整齊,於是選中了普陀峪的定東陵為第一目標。就在農曆五月十七日凌晨,王營長率領工兵營弟兄連同爆破手約一百人,齊集在陵寢之前。可是進入地官的墓道石門,金扉嚴扃,無法打開,於是動手挖掘雉門石方,但石門杼軸是嵌在石壁裡面的,嚴牆復疊挖掘十分困難。剜刨均毫無所用,只好由爆破手用炸藥來轟炸了。一霎時石塊亂飛,煙霧升騰,用了一兩百斤炸藥,也不過炸開一個僅可通人的洞穴。

「大家摸索蛇行而進,迎面是一條三十多級漢白玉台階的墓道,裡面湮窒凄清,森然可怖。用電筒照射,前方又是一座雕琢贏鏤,飛金芝丹的鐵門,堅重厚實。大家也知道挖撬一樣無效,子是又堆上炸藥,好在地官廣闊,讓弟兄退到安全距離,一聲令下,立刻地坼天崩似的巨響,害得每個人的耳膜都刺痛欲裂。鐵門一扇炸毀,一扇倒在地上,一陣慘慘陰風,從門裡吹出來,大家雖然都是天不怕地不怕混小子一群,可是到了這個時候,也都兩腿發抖,毛骨悚然。膽子小一點的,甚至打算開溜,可是後頭有機關槍督隊,只好硬著頭皮往前闖吧!地宮明堂宏構,手電筒電力微弱,不能及遠,所帶馬燈因為空氣稀薄屢點屢滅。掘墳掘墓本來是瞞心昧己的事,加上炸毀帝後陵寢又多了一層駭怕,一陣子疑神疑鬼,大家你推我搡,趑趄不前,打算撤退。王德昌一看情勢不妙,於是利用裝炸藥的鐵盒注滿清油,用破布條子捻成麻花,放在油里,立刻大放光明,人心大定。王營長挺身而前,走不數步是一座敞廳,一字排列著八口棺木,大家一擁而前,斧鑿鑽鋸,一陣劈撬捶斫,把八具棺材都弄開來,雖然弄出不少珠寶首飾,可是都不是什麼稀世之珍,衣著方面固然也都錦衣璀璨,至於氣勢排場不像有慈禧太后的遺體在內。於是大家在享堂之內,東打打,西敲敲,終於發現正中玉石屏風響聲有異,果然石屏後面有一座暗門,金扉啟處是一座兩夏重棼的寢宮。殿內丹楹石柱,飛甍雕翠,弘敞輝煌之極,正中停放一具巨型葫蘆頭(滿式棺木前方都有一木製葫蘆頭)朱紅亮漆金棺,比一般壽材要高大兩倍有餘。朱棺架在兩隻龍紋彩繪馬凳上,離地也不過六七寸高。兩凳居中地上嵌有一方匐彩鏤花,徑尺大小翠虯碧玉古錢,錢下素湍潺潺,風聲冽冽,堪輿家所說的金井玉葬,大概就是指此而言了。明堂楹棋高懸三盞玉箔玎踏水晶萬年燈,雖然叫燈,可是體積比一般大水缸還要大上好幾倍,每一盞燈碗里怕不盛有上千燈油。三盞相連,熒燭如豆,只燃其一,雖不能燭照萬年,點燃個三五百年是毫無問題的。大家一看這種殿堂嚴麗的勢派,一致認定是慈禧的金棺無疑,可是鑒於這種莊嚴肅穆奕奕奐奐的氣勢,大家都有些膽怯。於是由王營長領頭在靈前燒香告罪一番,才連劈帶挖,把金棺打開。附棺還有一層梓蓋(俗名七星板),陽面上方嵌綴金線堆成的《阿彌陀經》、《往生咒》、《解劫咒》全文,下方附有簡明墓誌,暨亡者生卒年月。陰面是用金箔攢成西方三聖諸天菩薩說法聽經妙相。梓蓋一掀,頓覺異香馥郁,飛光閃爍,只見一老婦在棺中仰卧,淵雅溫潤,體態安詳,彷彿酣睡一般。身上蓋著星編珠聚八仙過海錦衾,稍一撬弄,衾套就粉碎成灰,整個屍體埋在玉果璇珠琳琅瑩瑗之中,霞光流碧,冷焰襲人。慈禧口中含有鴿蛋大小橢圓形夜明珠一顆,金芒四射,寶光輝煌。匪眾有識貨的伸手就拿,誰知腮頰看雖完整,實際早已腐朽,稍一著力,立刻滑落顙子裡頭,在你搶我奪一陣撕擄之下,慈禧終於頸項挨了一刀,那顆稀世瑰寶的夜明珠,也不知哪位快手將軍揣進私囊了。這次盜陵所得殉葬珠寶,除了珠翠鑽石珍玩外,最名貴的是一座白玉雕琢的九級玲瓏寶塔,贏鏤花紋,煙雲流動。據說這座兩千多年漢玉浮屠,是慈禧生前一直在翊坤宮供養,晏駕附棺殉葬的。另外一件就是名聞中外那隻黑子紅瓤綠皮的翡翠西瓜,望之鮮美,色可逼真。這一隻天家珍異,傳系采自東北混同江的礪石山,被人發現,切磋成材,康熙六十萬壽,由黑龍江軍民敬獻御前,恭祝嵩壽的。這隻翡翠瓜,跟九龍杯、祖母綠獅子、碧玉八駿赤金舍利佛塔康熙的四寶同時列為天府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