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喝礦泉水想起了「天下第一泉」

近幾年來,不知道歐美哪位營養專家,忽然發現喝礦泉水對身體最有益處。這一提倡,不論男女老幼大家都喝起礦泉水來。最近美國有一位對地下水研究頗具權威的教授說:「台灣的地下水蘊藏量異常豐富,而且含有碘、磷、鐵、鈣、無機鹽等成分,這些成分對於心臟、腸胃病、小兒麻痹、血壓不正常、膽固醇過高、血液循環系統欠佳、甲狀腺一類疾病,不但有治療的功能,而且有預防的效果。在美容方面,更有滋潤肌膚,防止面皰,幫助發育的營養元素。」所以第一步先派了兩位得意高足到台灣來探勘、採樣、分析、化驗,如果初步測定符合理想,他就要親自來台,復勘重驗,加以確定擴大利用了。

筆者記得世界十大名醫密勒博士民國十六七年第一次到北平協和醫院講學的時候,也講到飲用水的問題,他說:「水是每個人身體內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三天不進食,還沒有生命之虞,可是三天沒水喝,人就活不成了,由此可知,水對我們生命是多麼重要。有些一知半解自命講求衛生的人,喜歡經常喝蒸餾水,其實蒸餾水才是最沒有營養的水,我們日常飲用的水,必須含有適量的礦物質,方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功能,才是合於標準的飲用水。

「有些人,尤其小孩喜歡拿汽水可樂當日常飲料,因為汽水可樂糖分多熱量就高,對肥胖的人來說,熱量過剩自然對身體是不利的,尤其患有糖尿病的人,更容易引起病情惡化。又有人說啤酒是最好的飲料,啤酒最大的好處是利尿,可是喝得太多,攝取過多的熱量,還是有損腎臟機能的。尤其越喝肚皮越膨脹,也是一樁累贅。所以嚴格地講,每天能夠把含有適量礦物質的礦泉水當飲料,那才是對人類真的有助益呢!」他在北平協和醫院講學期間,頗能身體力行,有機會就到西郊玉泉山弄些泉水來當日常飲料。

中國歷代帝王,清朝乾隆皇帝是頗知考究飲用水的。他每到一處,只要當地有泉水,他總要設法教人汲取品嘗一番,凡是他認為水質清洌合於他審定標準的,總要錫以嘉名,或是評定等次賜名第幾泉。當年北平近郊雖然有圓明園、靜宜園、頤和園三大名園,翠微、香山、妙峰三大名山,名山勝景,像一道屏風,把北平疊嶂環抱起來,蔚為一個雄奇雷麗、窮巧極工、偉大的觀光區域。所可惜者,就是水源太少,不但西郊一帶宮殿園囿翠竹蒼藤全賴玉泉山的泉水瀠洄沾潤,就是三海的湖水,御苑石泓琪草也多虧玉泉涓涓潺潺,回清流注,才能欣欣向榮呢。

玉泉山山勢雖然嶙峋崔巍,可是佔地並不寬廣,泉水是從亂石崢嶸石隙里散珠噴雪般直衝而出的。玉龍走潭,匯成水泊,風泉泠泠,明凈見底,泉水因而壓擠力大,撐空涌地,星簇珠聚,雄奇突兀。這座小湖,地勢高聳,觸石吐雲,振岩而下,拖練奔泉,由湖畔匯成一條三丈寬的小溪,因為是玉泉下注,大家都叫它玉河。您別看這涓涓之流,向東一直流入北通州的運河,當年中國南北水路交通運輸,江浙各省糧米雜貨北運,就全仗這條水道補助陸運之不足呢。

乾隆皇帝品評各處名泉結果,欽定玉泉山的泉水為「天下第一泉」,還寫了一篇《玉泉山記》,說這泉水,質輕、水甘、滿杯不溢,喝了可以益氣輕身,滋補養顏。尤其南北物資能暢其流,厥功甚偉,所以堪稱天下第一。特地在山麓龍王廟前御筆勒石以志其盛。據說從明朝起,明清兩代皇宮裡喝的水,都是用船從玉河運進宮去的,到了同光時代,才改用插著黃旗的馬車運水。玉泉山從遼、金、元、明一直到清朝,歷代帝王都把玉泉山列為夏天行宮,高寒涌翠,水木清華,的確是避暑的好去處。尤其是各赴風景都能存真葆朴,高古典逸,筆者認為這是北平行官御苑中最沒有富貴氣的園林。當年地質學家丁文江說過:「玉泉山的泉水是世界有名礦泉之一,玉泉山的風景也是不尚雕飾駿駛入古的畫境。要是到北平,不去逛逛玉泉山喝幾口礦泉水,那真是既無眼福又無口福的蠢人了。」丁先生這句話,我當時極具同感,所以深印腦海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忘記。

筆者少年好動,在求學時期,暑假裡跟幾位友好到西山露營回來時,經過玉泉山,大家打算喝點兒泉水歇歇腿再進城,但是看到湖心泉眼霞光流碧一串串玉泉璇珠,一陣陣沁人心脾的冷潮,立刻暑氣全消,四五個人,都想跳到湖裡游個痛快。可是玉泉山汽水公司在附近設廠製造汽水,汲取礦泉,同時泉水漩渦吸力太猛,湖裡向來是禁止遊客下水游泳的。管理員一看就猜出我們的意旨,徘徊瞻顧寸步不離左右。

我們同伴中,有一位李威年,他是當年我國參加遠東運動會四百米記錄保持人,他乘人不備,把挎在肩頭的照相機丟人湖心。既然遊客不能下水,他要求管理員下湖打撈,管理員說這泉水冬暖夏涼,盛暑時候奇寒徹骨,園裡人誰也不敢下去打撈。李威年一聽此話,立刻不脫衣服縱身躍入湖心,跟著有一位清華的倪因心同學也追蹤而下,只見他們兩人圍著湖底的照相機打轉,就是摸不到。我們岸上四人一看情形不妙,立刻把野營帳篷繩索接在一塊兒,一頭拴在樹上,四人魚貫下水,哪知剛一下水,水溫凜冽刺骨不說,而且吸力強勁,令人無法擺脫。可能李、倪下水地段,正是泉眼總脈。四人一咬牙,總算咬緊牙關沒鬆開繩索,死拉活揪才把李、倪兩位拉出水面。李是運動健將,體格強壯,神志尚清,倪君是個白面書生,拉上來已經奄奄一息啦。

玉泉山宮門外有一個小茶館代賣南路燒酒,於是弄了一大瓶燒刀子,我們一面喝酒禦寒,一面用燒酒給他佃兩位用酒渾身搓揉,再生起一個小火堆,足足有兩個小時,李、倪肢體才能伸屈自如,照相機也不要了。大家垂頭喪氣剛出園門,經過小鋪人家,老掌柜的已經煮了一壺熱氣騰騰的紅糖薑湯,請我們每人去喝兩碗驅驅寒氣。

老掌柜說:「大家都知道泉水是冬暖夏涼,可是誰也料不到玉泉山的泉水冷到凝髓裂骨的程度。《七俠五義》中翻江鼠蔣平,到鵝毛沉底碧水寒潭,給顏查散撈取八府巡按九頭獅子金印,雖然有些是說部的渲染,但有些確是言而有據,不是隨嘴亂扯的呢。就拿玉泉來說吧,跟碧水寒潭還不是一樣。我這小鋪開了二十來年,每年夏天總有三兩撥學生,偏不信邪下水受洋罪,我給你們沏薑湯水,一方面是驅寒免得進城感冒,一方面你們來趟玉泉山,並沒有感覺天下第一泉的好處在哪裡。」一邊說著一邊用飯碗倒薑湯,「你們看。」果然薑湯漫過碗沿,有一塊銀圓厚,而湯不外溢,足證這兒的泉水重量,跟一般河水井水是不一樣的。

後來筆者回到北平,有一次嘗到用玉泉水泡的六安瓜片,真是茶香繞舌,微澀回甘,確實有一種說不出的明快爽口。從此之後,才醒悟到當年皇宮的茶水,很少紅綠香片單獨飲用的,各宮所用茶葉種類雖不一致,可是大半都是瓜片、珠蘭、水仙、龍井摻配飲用。因為宮裡飲用水都是玉泉山的礦泉,非得幾種茶葉摻和,才能顯出它的香遠益清的妙處。

山東濟南是華北泉水最多的一座城市。當地人說城裡城外有七十二處名泉,當然城西趵突泉跟督辦公署的珍珠泉,是其中最佼佼的了。可是筆者品嘗之後,趵突珍珠之水用來泡素茶,澄清怡曼,甘如啜露。可是一換花茶後味青辛倏焓,讜句俗話,就是有點熟湯子味,不知是什麼道理,是否汲取泉水的時間不得當,就不得而知了。

在浙江西湖飛來峰底下,有一座冷泉,也就是「峰從何處飛來,泉從何時冷起」傳為千古佳話的名泉。用這個泉的水泡茶,也是凝杯不溢,雖然泉水甘滑,可是冷度並不凜冽。據西湖老遊客說:「冷泉的溫度,因為一年平均下來,比其他泉水溫度為低,尤其是夏天更低,並不到寒冰刺膚的程度,所以有些人說冷泉名實不副,其實錯了。」

來到台灣泉水倒也看過喝過不少,可是台灣泉水多半屬於溫泉,宜浴而不宜飲。蘇澳地區倒有一眼冷泉,大家去冷泉也以洗澡的人居多。有一次特地取點兒溫泉來瀹茗,品嘗之下,有點跟江蘇揚州平山堂第六泉彷彿,甘平漱玉,風趣宛然,只是所用茶葉宜綠不宜紅,不知研究茶經的朋友有無這種感覺。此外,有一年筆者隨著大批人馬到花蓮的燕子口天祥遊覽,經過長春橋的長春古剎,高岩峭壁一股急流,矯若驚龍直瀉而下。筆者在嶙峋怪石上拈巾拭汗,想不到風泉泠泠跟玉泉山的泉水清寒湛美極為相似,可惜未帶瓶罐,沒法子汲取試嘗。如果這水是道山泉,水質一定是一處極品礦泉無疑。

最近台灣的營養專家醫學界權威也紛紛提倡飲用天然礦泉水,台北並且有一家公司開始發售礦泉水供人飲用。民航局主任醫師洪鈞研究出患有糖尿病的人長期每天飲用一千毫升天然礦泉,血糖血脂都能逐漸降低。這種臨床試驗,如果成效卓著,則大家恐怕都會拿礦泉水當日常飲料;礦泉的身價,又要熱鬧一陣子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