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寒風冷雨開鍋香

在台灣吃狗肉是犯禁的,可是自西徂東,從南至北,到了冬令進補的時候,大小城市鄉鎮,都可以吃得到狗肉。不過賣狗肉誰也不挑明,多半在門口掛著一盞紙燈籠,貼上「香肉」兩個大紅字,那就是狗肉開堂啦。中國有句俏皮話,是「掛羊頭賣狗肉」,大概早在若干年之前,屠狗生涯就懸為禁例了。

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矢志復國,生聚教訓,希望增多兵源,鼓勵國人多生壯丁,凡是生男子者賜予一酒一犬,生女子者賜予一酒一豚,足證當時狗肉的身價比豬肉還高。《史記·刺客傳》:「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築者高漸離。」既然有以屠狗為業者,史可以證明春秋時代不但不禁止吃狗肉,而且還很普遍呢。

在大陸各省,廣東烹制狗肉是全國有名的,此外福建、廣西、江西部分地區,也把狗肉視為冬補珍品。據一些屠狗高手說:「狗的顏色不一,肉的肥美良窳也就差別很大。狗肉講究一黑(黑狗最補)、二黃、三花、四白(白狗營養價值最差),講究吃狗肉的人,都是先選定狗種,自幼飼養,對於飼料的調配,冷熱鹹淡都照拂得無微不至。隨時還要捂摸狗的頸下脆骨勘定狗的肥瘦,如果太瘦,燉出來的肉,味薄無膘;如果太肥,吃不了兩塊覺得腴而膩人,無法大啖了。」

所以吃狗肉必須選擇自家飼養的黑狗,腰頭要肥瘦適中,狗齡要兩至三月,體重在十斤左右,才膺上選。至於歐西各種名狗如拳師狗、牧羊狼狗、虎頭、大丹,尤其是獵犬,都是些中看不中吃的,肉是又粗又柴,皮是韌中帶臊。據說一般偷狗賊,除非萬不得已,對於洋狗都是不屑一顧的。同樣是犯法,賣香肉的對於外國狗,又興趣缺缺,因此值個十萬八萬的西洋名犬,到了屠狗市場,身價一落千丈,反而沒有土狗值錢,就是這個道理。

屠狗也是專門手法的,首先要割斷其喉管,立刻放血,然後浸入滾水裡燙。手法好的,把狗燙到恰到好處,用手一摸,狗毛就逢根應手而脫,比殺豬拔毛來得乾淨利落,而且省事徹底。苦是燙得不到家,那就得一根一根地拔吧。狗肉的吃法很多,但以燉著吃的居多。本省做法講究多放蒜瓣和大量紅標米酒以除腥氣;粵閩的做法,以放老薑蔥白為主,除了調味料之外,同時也少不了放些白乾酒。燉狗肉一定要切大塊而且帶皮,才能紅燉燉、油汪汪、香噴噴地好吃。愛吃狗肉的老饕們說:「吃狗肉要口不發言,食不停箸,不飯不粥,一味到底,才算達到吃狗肉的最高意境。」這些深得個中三昧之言,不是局外人所能領會的。

福建閩西的永定,也是最講究吃狗肉的縣份。當地有當棉被吃狗肉的說法。這句話可分兩種解說:其一是窮到當棉被,也要換錢來吃狗肉;另外一種說法,是吃了狗肉渾身發暖,夜晚睡覺,連棉被都不需要蓋了。

近年來有醫學界的朋友,把狗肉加以分析化驗,所得結果,不但荷爾蒙成分不多,就是熱量在肉類中也不是頂高的,多吃狗肉並沒有什麼高度的補益。雖然言者諄諄,可是聽者藐藐,你說你的,愛吃狗肉的依舊照吃不誤。大概狗肉的誘惑力太大,借著進補為名,多吃幾頓解解饞而已。

當年陸榮廷雄踞百粵的時候,狗肉朋友甚多,聽說他異想天開曾經做過整桌狗肉全席請客,煎炒烹炸,熘扒燴燉,從頭到尾全以狗肉為主。狂啖之餘,吃者大悅,所聞如此,是否真有其事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以陸之任性好奇,傳說可能不假。

最近日本有些影劇界朋友忽然食指大動,似乎有點炫豪誇富的意味。在香港國賓大酒店訂了兩萬美金一桌所謂滿漢全席,大啖一番,不但轟動港九,就是東南亞各國也都認為是一豪舉。如果知道還有狗肉全席,我想他們一定也要一嘗異味,所可惜者,香港當局嚴禁屠狗,如被查拿,嚴懲不貸。我想香港一般大酒家,誰也不敢以身試法挺身而制,只好讓我們那般日本朋友,垂涎三尺,瞪眼著急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