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談豬油

前些時看到萬象版刊載《豬油何處去了》一文,於是也使我想起許多有關豬油的事情來。

早年在華北,甚至於全國各省,無論是家庭或大小飯館,除非您事先對家裡廚子、飯館跑堂交代要用素油,十之八九都是用豬油炒菜的(華北有些省份,像山東、河南,豬油還要加個「大」字,叫豬大油)。平心而論,用豬油炒的萊,如果適量適時,滾熱上桌,那的確比素油炒出來的菜滑潤好吃。舍間當年所用女傭大半都是從南方帶回北平來的。重堂在闈,長輩中有的終年茹素,有的唪經禮佛,每月總要吃幾天花齋,持齋的素菜恐怕大廚房鍋碗不幹凈,全是由女傭們動手烹煮。那個時代尚無所謂的紅花籽油、色拉油等等,北方人炒素菜只知用小磨香油,南方人才會用花生油,所以舍間的素菜是花生油或者小磨香油兩者兼用的。用素油炒菜,唯一要決,是油一定要滾得透,菜再下鍋,否則有豆腥氣香油味不好吃。最早德國醫院、法國醫院兩位名醫狄波爾、克禮極力提倡他們的病人吃香油或花生油,不要吃動物油,後來協和醫院開業後,院里大小大夫眾口一詞,認為凡是動脈硬化、膽固醇濃厚、血管栓塞、身體過胖的病人,十之八九是吃豬油太多所造成的。勸病人以後不吃動物油,改吃植物性的油類。舍間對這點倒是得風氣之先徹底響應,讓廚房炒菜,不分葷素一律改用植物性的油脂。可是一般飯館因為豬油做菜腴潤滑厚,而且多年以來成了習慣,硬是改不過來。

北平最負盛名的山東館是東興樓,廚房大灶就設在大門左邊,不但來的飯座兒,就是過往的行人,都可以看見掌勺的大師傅在灶火邊上,一把大鐵勺能把勺里菜肴一翻多高,勺鏟叮咚亂響,火苗子一噴一尺多高,灶頭上大盆小碗調味料羅列面前,舉手可得。最妙的是,僅僅豬油一項就有四五盆子之多,不但要分出老嫩,而且新舊有別,什麼菜應用老油,什麼菜應用嫩油,何者宜用陳脂,何者宜用新膏,或者先老後嫩,或者陳底加新,神而明之,存乎一心,熟能生巧,彷彿在油上功夫運用到家,才能獲得調羹之妙。所以說吃火候菜,家庭烹調技術再高,也沒法跟飯館子來叱的,就是這個道理。至於後來提倡用素油炒菜,誠如該文作者陳琍明所說的豬油在我們四周「化明為暗」,那是百分之百事實,一點兒都不假。

在北平,豬油另外一條出路是中式餑餑鋪,他們無論做什麼樣的點心,一律都用豬油,因為豬油起酥容易。至於持齋人吃的素點心,有專門賣凈素的點心鋪,因為北方人最初全不懂得使用花生油一類的植物油,所謂素油就是香油,因此做出來的點心一股子香油味,除了吃齋的以外,誰也不願意吃素油的點心。談到餑餑鋪所用的豬油,不但特別,而且講究,有一年筆者讓西四牌樓蘭英齋做點藤蘿餅,自己家拌好了餡兒讓他們去做,在櫃房一聊天,就聊到豬油上了。他說柜上特別另外做了二十個藤蘿餅,是柜上送的,讓我回家用瓷罐子收起來,保證留到年底吃,絕對不會走油發霉。這些餅是三十年陳豬油烙的,不但特別酥,而且放個一年半載保證不壞,後來這些藤蘿餅,真是放了大半年才吃,一點都沒壞。

早先北平沒有屠宰場,屠戶殺豬的地方叫湯鍋,都集中東四牌樓西四牌樓一帶,湯鍋除了殺豬之外,就是熬煉豬油。他們把熬好的豬油,倒在陶制大罈子里,做上年月記號,就窖藏起來,每年一過重陽,登過高,餑餑鋪的大掌柜的就忙著進貨了。這時候湯鍋方面,同行公議的油價也掛上水牌(北平買賣家都有一塊木質記事板掛在櫃房,隨時記事叫水牌),油價是年代愈久,價錢愈高,晟久的有三十年以上陳油,雖然早晚市價不同,可是聽說要比新油貴到十倍以上的價錢呢。不過這樣陳年豬油價錢太高,每一家餑餑鋪,每年也不過買上二三十斤而已。

華中華南一帶得風氣之先,早就知道用菜油跟花生油豆油炒菜了,當年上海聞人關綱之(號關老爺)開的素食館功德林,有一個名萊叫炒豆腐松,因為香酥鬆脆,腴潤味永,大部分人都不相信是用素油炒的。其實人家功德林樓上設有佛堂,佛門善地,絕對不進葷腥,功德林是為方便茹素人而設,既不謀利,又何必自欺欺人呢。

台灣在光復之初,不但大小飯館清一色是用豬油炒菜,就是家家戶戶炒菜也都用的是豬油,游彌堅做台北市市長時期,工程師學會在台北召開,舍表兄張文田從上海來台與會,游張兩人在大陸時是同班同學,而且同屋,游請舍親在寓小酌,所有炒菜都用的是素油,在座有一位老者是游市長的一位長親,每一道菜上來,他老人家一直不動筷子,後來說出是不吃素油,當時筆者覺得很奇怪。後來參加了幾次本省朋友的大宴小酌,任何菜肴一律使用豬油,無怪游氏長親驟然間對吃素油無法適應呢。

近十幾年來,每位家庭主婦都知道吃動物油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所以無論到本省外省親朋好友家吃飯,飯桌上幾乎已經聞不到豬油炒菜味道,幾乎都改用植物油了。雖然有些飯館仍舊陽奉陰違地偷偷用豬油炒菜,點心店用豬油做糕點,可是植物油的使用量確是直線上升,時常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准此以觀,動物油的使用量自然是相對地減少了。不過有一項令人不解的是,現在每天屠宰豬只頭數,依然漸有增加,大小飯館,中西點心店鋪也消化不了偌大豬油數量,這些多出的豬油都怎樣消化掉了呢,誠然是個令人不解之謎。最近有位海關朋友對我說,剩餘豬油,已然列入外銷楊資行列,拓展外銷,你大概還不知道呢。我希望海關那位朋友說的百分之百是事實,否則若干的豬油化明為暗在我們左右作祟,對我們大家健康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