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平潑街的故事

「潑街」這個名詞,似乎已經有好幾十年沒有人提過了,就是在北平生長,現在四十來歲的中年人,十之八九也不知道這個行當。所謂潑街,是怎樣的潑法呢?民國肇建之初,就拿前門大街五牌樓一帶來說吧,正中間是行車走馬的甬路(就是現在的快車道),要比兩旁的行人道高出一兩丈。甬路雖然高,可也是一層一層沙礫泥土鋪上去的。北平天氣乾旱,雨澤稀少,可是逢到雨季,淫雨連綿,也能沒結沒完,下上個十天半個月不停。因此有人形容北平的馬路:「晴天三尺土,有雨一街泥。」話雖近謔,可也是實情。

聽老一輩的人說,最初北平潑街的大半都是堆子兵改行來當的。清朝末年每條街上都有一座小官廳,凡是軍隊過境,官兵放哨,警衛巡邏都在小官廳歇腿喝水。侍候官廳的,即所謂堆子兵。筆者小時候還記得東單、西四還有小官廳的殘跡呢。潑街的雖然熟能生巧,一勺子水潑出,水又細密又均勻,可是經過馬路的時候,潑街的一不留神,難保不有一星半點水珠濺在行人的鞋襪上。不管有理沒理,總得喜笑顏開給人家賠不是,要是沒點兒涵養,整天跟人上閣子(當年警察派出所叫閣子)去評理,那就甭幹活兒啦。

清道夫因為也算行伍出身,所以發工資也叫關餉。上手關一個半,下手只能關一個。唯有中山公園潑街的清道夫,是公園董事會自己出錢僱用,上手關兩個半,下手關兩個,不但待遇好,活兒更輕鬆。可是有一層,公園的清道夫得管地上鋪黃土用轆軸軋馬路,所以中山公園裡馬路始終不鋪柏油。因為當初公園董事會的董事長,是由內務總長朱啟鈐擔任,他認為太陽曬在柏油路上不容易散熱,而且烤得慌。如果用黃土墊平,日落西山之前,水潑得均勻適度,您穿著千層底黑緞鞋在公園前後溜達一圈,準保神清氣爽不說,連緞子鞋也粘不上什麼土星兒。

可是您要是逛街,走累了,東四、西單尚有比較完整殘留的小官廳還沒拆除,遇上狂風陣雨,仍可以到礎壁將近傾圮酌小官廳聊避風雨抽根煙捲呢。後來京師警察廳成立,街道環境衛生的整理劃歸警察廳內外區署,這般無可歸屬的堆子兵就劃歸區署擔任潑街工作,美其名叫清道夫啦。夏天挑水潑街,冬天鏟雪掃雪外帶打掃街道,在路燈沒改電燈還用油燈的時候,每天點燈添油也算清道夫的工作之一。

清道夫主要工作是潑街,兩人一組,一隻兩人合力才拎得動的雙耳大木桶,一把藤條編的長把大木勺,工作分上下手,當然持勺潑水的上手工錢掙得多點兒。潑水也要講技巧,既要潑得遠更要潑得勻,人家潑二十桶水,把這條街潑得又濕又勻稱,如果生手來潑,挑了二十五桶還是東一攤西一塊的,那辛苦還不是自己白饒上。當年在大街上走的斯文人多半是白襪皂鞋,在茶座上一落座,就得要鞋撣子撣塵土,否則滿鞋幫都是土,那有多難受。

據說當年慈禧皇太后每到盛夏,必定是玉輦清游,移駕頤和園,美其名曰歇伏,一直要到金風薦爽,秋蟬曳緒,才能起駕還宮。這一來一去,都要由內務府派工黃土墊道、凈水潑街,必須做到土不揚塵的程度。因為扈從接駕的勛戚貴藩太多,要是靴帽袍褂上儘是灰塵,御前失儀,辦這檔子差事的人,那可就吃不了兜著走啦,所以這檔差事一定要侍候得妥當仔細。雖然聽人這麼說,當年黃土墊道,凈水潑街如何如何,咱可沒趕上過。

民國十二年雖然清社已屋,可是光緒的瑾貴妃,曾經輦輿鹵簿歸寧省親一次,那時是由神武門禁衛軍擔任凈街工作。從北上門經過景山東大街,一直到中老衚衕,都是平凈無塵,算起來那是筆者所看北平街道最整潔的一次了。

談潑街的清道夫不由得又想起一樁名伶梅蘭芳跟清道夫的趣事。梅蘭芳當年住在南城蘆草園還沒搬到無量大人衚衕住的時候,梅的祖母病故,在家停靈期間,天天念經敖焰口。梅跟警察界的吉世安、延少白兩位署長交情都不錯,梅家每天車馬盈門,還有不少顯要前來弔祭,於是警方就派了幾名保安隊員,幾名清道夫坐鎮彈壓,清掃街道。

北平富有人家辦喪事,承辦酒席的飯館子,都有中桌招待一些雜役人等,派來擔任清掃的清道夫,當然是天天有酒有肉大吃大喝。有位仁兄大概酒喝得沉了點,忽然異想天開地說,梅老闆穿上戲裝,就如同天上仙女一樣,下了裝也是細皮白肉像個大姑娘。咱們各位誰有膽量過去,摟著梅老闆要個乖乖(北平市井之徒管接吻叫要乖乖),我送他一塊大頭。結果清道夫中有位二百五的老不羞,一聽有一塊大洋可拿,立刻答應下來,欣然願往。等到梅的祖母伴宿開弔,僧道喇嘛唪經送聖燒樓庫,梅老闆以承重孫資格麻衣麻冠于思滿面,正在大街跪在孝墊子上低頭靜聽僧道宣聖,忽然從人堆里竄出一人摟著梅氏狂吻幾下又鑽進人群。正好趕上偵緝隊長馬玉林帶隊巡邏,一望有人從人堆里慌慌張張出來撒腿就跑,心知必有緣故,趕上去一腿,就把這人撂在當地。等到問明實際情形,馬隊長可為難了,這件事非搶非盜,一個苦哈哈,罰鍰他沒錢,關起來他倒有不花錢的窩窩頭啃啦。

想來想去罰這個老不羞,從宣外大街到菜市口這條大街,每天潑街一次為期十天。這個老不羞雖然賺到了一塊大洋,可是這十天的苦累,細算起來,實在有點兒樂不敵苦。肖年偵緝隊整人,輕重緩急分寸拿得恰到好處,謔而不虐,真叫人不能不佩服呢。事隔幾十年,「潑街」已成歷史名詞,現在寫點出來或者讓五十歲以上的人引發點思古的幽情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