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要相信真本事,但不要迷信真本事

職場潛規則第二十二條:在職場上,沒有誰是完全靠真本事吃飯的。

絕大多數的新人,初入職場時都雄心勃勃,他們覺得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做出一番大事業。

但在職場生涯拼搏時,他們卻陡然發覺,事情並不如當初想的那樣。

周圍有背景靠山的人都紛紛上位了,會溜須拍馬的也升職加薪了,能耍手段打擊的人也踩著別人肩膀過去了。

只有那些靠能力埋頭苦幹的人還在原位打轉。

難道職場不是個做事的地方么?難道靠真本事就沒辦法吃飯么?

的確如此,職場中,沒有誰是完全靠真本身吃飯的。

新人們都認為,職場里升職加薪的唯一指標就是工作能力,只要把事情做好,自然能夠受領導重視與提拔,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這其實是一個以偏概全的看法。

在職場中,上司也好,老闆也好,考量的都是綜合指標,而做事能力只是其中之一。

這些指標大概包括「背景靠山」「阿諛奉承」「鬥爭能力」「工作能力」。

每一個指標都只有1分,你擁有這個指標就是1分,沒有這個指標就是0分。

也就是說,一個只有工作能力的人,僅僅有1分,但大家心目中的職場小人,由於會阿諛奉承又會鬥爭,還成為某個上司的紅人,所以這個小人得到3分。

相比較之下,能力強的人因為別的地方弱,反而在競爭中處於劣勢。

人們一貫以為,能力可以彌補其他不足,實際上這是不成立的。

(注意:此處的幾個指標,並不能涵蓋職場中所有考量,僅為舉例之用。)

在職場中,升職最快的新人,往往是有背景靠山的人;才進公司,別人立足未穩,他們就已經扶搖直上。

等別人終於爬到底層幹部的位置,這些皇親國戚都當上中層了。

所以,很多人會灰心喪氣,覺得自己沒有背景靠山,先天就處於劣勢,在職場上壓根兒沒得爭。

事實是怎麼樣的呢?

有靠山背景的人,確實是升職最快的,在職場生涯的前期,他們的先天背景優勢是很好的助推劑,所以能夠處處佔先機,比別人更輕鬆地晉陞。

但是,如果把目光放遠就能看到,這種出身在前期有好處,到了後期卻可能是拖累。

因為這類人有先天靠山,也同樣的,先天被劃分了派系,會受到一定派系鬥爭的連累。

更重要的是,前期升職過快,使得他們沒有經歷挫折,壓力承受能力差,在漫漫職場路上,很容易很容易在遇見重大問題時敗下陣來。

所以,縱觀職場,有靠山背景的人往往止步於中層,很難再進一步,更難以達到非常高的成功。

世事有利有弊,沒有背景的人,也無需妄自菲薄。

一些人並沒有先天的背景,但他們卻用別的方法解決,那就是對上司溜須拍馬,阿諛奉承。

因為靠山這個東西,可以用先天家庭背景解決,也可以後天自己去尋找,這類人就專職哄上司高興,滿足上司心理,也幫上司做各種私事,滿足上司的利益。

這類職場小人也會得到很多職場利益,他們升職加薪比別人要快很多,而且地位通常很穩定。所以在任何職場中,這些人都是眾矢之的,除了上司外,沒人喜歡他們。

這些人的職場生涯雖然穩定向前,但同樣也是有缺陷的,那就是他們升職的高度受到靠山的限制,他們所跟隨的上司到什麼層級,就只能依附其下,難以獨立。

所以說,溜須拍馬只是一種長期穩定劑,並不能令人一飛衝天。

善於職場鬥爭的人又怎麼樣呢?

有一些人不事生產,專職就是和人鬥來鬥去。他們通常靠把競爭對手斗垮了往上爬,所以他們是踩著別人的肩膀升職的。

這類人非常可怕,因為他們不管你有沒有工作能力,可不可以為公司做事,只管你是誰的人,是誰的勢力範圍。

而他們又精於鬥爭,所有注意力都集中於此,一般人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萬一成為他們的目標,就只有俯首稱臣或者等著被斗垮的份。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這類人擅長的鬥爭,是種非常規的手段,就像軍事里的核武器一樣,是不能經常使用的。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如果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和人鬥爭的話,終有一天也會嘗到失敗的苦果,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什麼常勝將軍。

所以這類人得勝一時,卻終逃不過垮台的結果。

那麼,有做事能力的人,是否只能一輩子呆在底層呢?

也沒有這麼悲觀,畢竟這是個現實社會,只要你有能力,可以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能夠實現事業的成功。

但是,這類人的成功,往往需要兩個條件。

第一是忍耐,第二是時間。

只有做事能力的人沒有先天背景優勢,所以他們在前期升職速度很慢,往往事情都自己做,功勞全別人占。

而這類人又不喜歡阿諛奉承,所以他們不能討上司的歡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沒有拍馬屁的人們升職快。

把精力集中在作事上的人,往往沒有時間去鬥爭,所以在任何職場鬥爭里,這類人都是最容易被打下來的。

但是,如果能把這一切都忍耐過去,時間會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當皇親國戚們止步中層,當拍馬屁的人再也跨越不過上司,當喜歡鬥爭的人反而把自己斗垮了,做事紮實的人的機會也就來了。

他們可以在十年里忍耐,而在二十年的時光里突飛猛進。

我們可以看到,在職場中,層級最高的往往是這些曾經做事很好,非常有能力的人。當然,他們在長期的職場生涯中學會了別的本事,所以他們才是最後的勝利者,無往而不利。

案例:

黃陵華的拆分工作,做得很細緻周詳,業務方面老拉最精通,已經梳理得乾乾淨淨;人員方面,黃陵華一個個面談過去,並沒有暗示什麼,卻已經在心裏面劃分出了可帶走和可留的兩部分。

如今,大部分的事情都做好了,資料也拷貝齊全,黃陵華的計畫,是等時機成熟,B公司那邊可以接收了,就徹底與這邊告別,所有資料全部刪除,所有員工能帶走的帶走,不能帶走的遣散,所有的客戶資源全部抓走,甚至辦公室中電腦都要格式化一遍。

按黃陵華的話說,這叫堅壁清野,走得乾乾淨淨,連一點渣都不留給A公司,就算鮮於他們想要反擊,也抓不到任何的資源,他們能看到的,只有空空蕩蕩的辦公室。

這種帶著項目,帶走整個團隊和所有資源跳槽的方式,在業界都是很少見的。如果黃陵華成功,A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士氣必會遭到重創。

但黃陵華會成功么?

這周的第一天,A公司突然召開董事局及高層聯席會議,李榮作為大中國區銷售副總監當然要參加了,可奇怪的是,他的位置居然被安排在了會議桌上。

照常例,只有銷售總監陸德才能上桌和董事們開會,副手們都只能坐在外圈。

李榮被請上桌時,他還頗有些沾沾自喜,以為董事局對自己另眼相看,準備提拔他坐總監的位置了。

但很快,他就發覺眾人的眼神不對,尤其是陸德,老臉皺成一團,雙目都快噴出火來。

還不等李榮搞清楚是怎麼回事,陸德已經把一整疊資料「啪」地丟在桌子上,怒斥道:「好你個李榮!居然敢做這種出賣公司的事情,你給我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李榮莫名其競妙,打開資料一看,都是華東大區黃陵華部門裡的東西,可粗略瞟了一眼,也沒看出什麼花樣來。

李榮疑惑:「這是什麼意思?」

諸位董事示意陸德便站起來,指著李榮:「黃陵華是不是你的手下?他掌握的人人藥房合作渠道是不是由你直接領導的?」

李榮點頭:「是啊。」

陸德說:「黃陵華最近有什麼舉動你知道么?」

李榮搖頭:「他每天都給我彙報啊,還不是那樣,繼續和人人藥房合作,不過最近公司內不正當競爭的風氣可不好,所以業績滑坡……」

陸德一拍桌子:「住嘴!」

李榮嚇了一跳,他到這時才感覺出來,今天哪是請他上桌開會,這根本就是場審判批鬥會,還是對準他的。

陸德說:「你給我看看清楚,黃陵華已經把人人藥房的項目給賣了,所有的資源、所有的櫃檯、所有的人都一步步地轉移到了B公司,他這是要幹什麼?你知不知道?啊?你有沒有參與?」

李榮狠狠地打了幾個寒顫,渾身都是冷汗,他手忙腳亂地看起了資料,這下子,他算是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很快在資料上看出了黃陵華做手腳的地方。

事實的確如陸德所說,黃陵華正悄無聲息地把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