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職場潛規則第二十一條:上司的理想永遠和你無關,所以要有自己的計畫。

在職場中,員工怎麼討好上司是個問題,而上司怎麼管理下屬同樣是個問題。

一般而言,上司們都會用綁定和概念轉換的方法來控制下屬,進行心理上的管理,再用升職加薪許諾的方法,來進行生理上的管理。

空談許願的方法,之前已經說過,而這裡將要說的,是上司的思想控制術。

上司對下屬的思想控制,通常有兩個方法。

其中是綁定,把你的前途和上司的前途綁在一起,將你的命運牢牢束縛住。

其二是概念置換,上司們會把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利益說成是共同的利益,從而要求下屬共同奮鬥。

被控制住的下屬,往往會覺得自己苦心孤詣的,是在為集體利益奮鬥,自己和上司是完全一體的,上司有什麼事情,下屬必定全力以赴;自己出了什麼問題,上司也會為之考慮。

事實真的如此么?

未必。

當上司和你大談共同理想、未來計畫的時候,小職員往往很激動,覺得自己能夠進入上司的未來職場規劃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於是,士為知己者死,小職員無怨無悔地替上司賣命,甚至不求什麼回報。

但我們必須看到,任何上司在綁定你的前途時,其本質是一種控制,也就是說,他控制了你的未來職場命運。

但這並不是說你的上司兩個人是命運可以合為一體,因為他控制了你的未來,你卻不能控制他的未來。

也就是說,你將來的職場之路需要看上司的臉色行事,而上司卻可以隨時甩了你。

如果這種綁定是一種協議的話,那就是不平等的。上司隨時都可以單方面毀約,然而你卻不行。

所以,在被上司的共同理想忽悠得神魂顛倒時,你應該好好地想想,這究竟是誰的理想。

在任何職場中,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從前說過,理想應該是進入職場最先定下的東西,並且你的整個職場生涯都是為它在奮鬥。

只有符合你的職場理想的好處中,才是你要爭取的利益。

從這個層面來看,理想和利益是一回事。

然而,是不是上司將他的理想和你綁定後,就成了相同的理想了呢?

當然不是的,這其實是一種洗腦管理。

上司利用自己的權位,以天然正確性把一整套理想灌輸給你,持之以恆地教育你,久而久之,你就把上司的理想當做了自己的理想,並冠名為企業目標或者集體目標。

但我們看問題,是必須要透過表象看本質的。

這所謂的集體目標是誰提出來的?實現後誰能得到真正的好處?

答案非常明確,就是你的上司,所謂的集體目標,不過是上司謀奪利益的目標而已。

那麼,上司的理想又怎麼會變成集體目標呢?

這裡往往會有一個概念轉化,上司們對下屬永遠是正義凜然,不會把私人想法強加於人,而是站在一個為公的立場上。

在這個立場上,上司們將自己的理想加以包裝,然後綁定了職員的利益,這樣就可以冠名為集體目標了。

譬如說,某上司只要完成一個銷售指標就可以升職,他絕不會對下屬說,大家要為了我升職而拚命,這個上司會說,只要銷售指標完成,大家都能發獎金,甚至可以升職。如此一來,職員們就把達成銷售指標當做集體目標。

然而等這個目標完成後,上司就升職加薪走人了,等到新的上司就位時,壓根兒就沒人提起當初承諾給大家發獎金的事情。

這就是職場中的現實。

上司的目標永遠都不會是你的目標,但是他們會利用你的目標來忽悠職員,讓下屬心甘情願地去奮鬥。

所以,當上司提出一個集體目標時,你要先弄清楚,大家的利益空間是綁定在一起,還是被綁架在一起。

其實,職場中絕大部分的小員工,都是上司的奴隸。

因為他們並沒有自己的理想,通常是上司給一個目標就去完成它,最後也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只有精神上的滿足感。

當上司把自己的理想和員工綁在一起時,通常不是綁定,而是綁架。

也就是說,上司不管這個理想對員工有沒有好處,反正只要對他有好處就可以了。而員工的理想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朝著上司需要的方向行動。

在職場中,共同的東西,就需要有共同的利益。

當一件事情達成後,只有上司享有成果,其他人都默默無聞,這不叫共同理想,這是員工受到了上司的控制。

是上司用綁架理想的手段,轉移了概念,控制住員工幹活。

這種方法,經常被定義為西方先進的團隊精神。

其本質,不過是中國人古已有之的權術而已。

為什麼我們說,員工會是上司的奴隸呢?

因為你們的地位是不均等的。

小職員的一切,都控制在上司的手裡,而上司卻不受職員控制。

這種單方面的管轄權,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最關鍵時候,上司不會顧及員工利益。

眾所周知,上司是一種趨利動物,他們只會圍著自己的職場利益打轉,任何損害到自己利益的事情都要杜絕,任何能得到利益的事情都會去做。

很多人以為,自己和上司是綁定在一起的,自己有事,上司自然也有事。

其實不然,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下屬一旦出大事,上司會立刻撇清,甚至不惜丟卒保帥。

而等到有利益出現時,上司會不惜翻臉,也要把利益控制在自己手中。

所以說,千萬別以為上司有好處時,你也會跟著有好處。

在職場中,一般而言,都是員工做事,員工承擔責任,好處上司全撈。

這就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既然聽從上司的理想,有這麼多的壞處,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也是我們一再說過的。

做人也好,做事也好,都應該為自己設立職場理想,只有符合理想的好處,才是你的職場利益。

也就是說,在職場理想是你的大目標,而職場利益是你的生命線。

不管上司對你說什麼,不管同事或者其他人說什麼,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別人的理想俘虜。

要記住,別人的理想是不可能成為你的理想的,所以你要保持理想不變;別人的利益是到不了你手中的,所以要保障自己的職場利益。

做到了如上幾點,上司再把集體理想說得天花亂墜,也不會對你產生影響,更不會讓你付出沉重代價。

上司可以說他的目標,你也要有自己的計畫。

這才是一個職場中可稱之為獨立的人。

案例:

這一年來,A公司在華東區域可謂風頭出盡。早前王小峰倡導的慈善計畫,已經令A公司上了不少頭條,而後與人人藥房的大型合作,更是使它在本地企業中獨佔鰲頭。

近幾個月,A公司華東銷售區更是了不得,鮮於動員起來的「半年戰役」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新渠道驚人的折扣,變化無窮的促銷模式,更是攪渾了一池春水。

A公司的產品迅速佔領市場,在『半年戰役』的首月中,就已經超過了七成以上的市場佔有率,很多人進入家電連鎖和超市連鎖,都只認A公司的品牌,別的公司產品連看都不看。

而鮮於「半年戰役」的出貨量也是驚人的,一個月竟然做了以往三個月的銷售額,總公司那邊每天都有集裝箱發過來,無論多少貨都能在一周內賣掉。

鮮於的手下們忙得不亦樂乎,在公司里走路都帶著風,見人不問別的,一張嘴就是:「你今天發了多少貨?」

具體負責此次戰役的胡柏更是豪言壯語,要在半年中做出未來三年的業績,讓總公司知道華東區也是有人才的。

但表現風光並不代表著真的有那麼美,在巨額銷售和川流不息的運貨車背後,還藏著不為人知的東西。

華東區域多年累積培養發展起來的一批分銷商,在此次「半年戰役」中損失殆盡,他們初期還以為能分到一杯羹,跟著鮮於一起降價,可逐漸發覺完全跟不上鮮於打折的節奏,於是便紛紛來公司鬧,鮮於對這些人表現很親切,給他們描繪了一張未來的美好藍圖,並以相當優厚的價格讓這些分銷商囤積了一大批貨。

分銷商們都以為鮮於是好心,可哪裡知道,這個傢伙完全是為了多出貨不惜殺雞取卵。當分銷商樂顛顛付清貨款,運走東西後,鮮於便凶相畢露,把市場價格降低到與出廠價一致。從此往後,分銷商們再也沒有流動資金補貨,完全被手上的積壓給活活拖死了。

多年來榮辱與共的分銷商們,就這麼被鮮於給生吞活剝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