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你還在與上司磨合嗎

沒有哪個上司,會帶著你一輩子。進入職場後,你總會遇到上司更迭的事情。而這種事情,往往發生在你剛習慣了某個上司之後,於是當新上司出現,重新進入磨合期的人便苦不堪言。

還有一些人,在自己的職場氛圍里呆久了,自以為非常專業,換了新上司後,發覺上司與職場習慣格格不入,便職責上司不夠專業。

如此種種的例子,在職場中屢見不鮮。

通常我們與上司互相不適應的時候,總是怪上司這個不對,那個不對。不是說上司性格乖僻,就是說上司不專業,或者乾脆說與自己犯沖。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么?

其實,職場中互相不適應的事情是正常的,沒有誰在一起可以迅速合拍,都要有一段磨合期。

但問題是,當一個新上司進入早就磨合好的團體時,這個上司就變成了外來者,顯得很突兀。所以,不少人覺得,上司應該做出改變,來適應原來的團隊。

現實往往相反,上司是不會改變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方法高壓管理,把從前磨合好的一切都打亂,重新洗牌來過。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些人覺得很鬱悶,自己從前是上司的得力下屬,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可為什麼換了一個人就不重視自己呢?難道工作能力變了么?

其實關於你的一切都沒有改變,但關於上司的一切都改變了,站在你的角度來看,似乎上司是外來者,可站在上司角度考慮問題,你才會明白其中的緣由。

新的上司,通常意味著改變。因為新上司的出現,是代表舊上司的離開,這其中可能有權力鬥爭,可能有新老更迭。總而言之,只要是空降新上司,那就代表著巨大的地震。

因為對上司而言,空降兵不是那麼好當的。在一個新部門裡,沒有自己的班底,沒有親信,也沒有熟悉的職場文化。

新上司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管不好下屬,沒有辦法開展工作,甚至是被下屬徹底架空。所以有權術的上司,到達新部門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變和整頓。

如果從前穩定的部門是一缸紋絲不動的水,那麼新上司來了,就是要把這缸水攪亂,徹底的攪渾。讓所有的下屬都人人自危,感到恐懼。

只有在混亂中,才需要管理。也只有人們感到恐懼,才會巴結討好上司。

所以當你看到一個新上司到來,立刻引發職場騷動,甚至是人人自危,千萬別以為上司不適應職場,恰恰相反,這是上司的權術。

而另一個特點是,所有的新上司,都喜歡小人。

當他初來乍到後,最先提拔,或者最親近的,往往是那些喜歡打小報告,動不動就拍上司馬屁的人。

這又是為什麼?

原因其實是相同的,只要站在上司的角度去考慮,就能看清楚一切。

一個剛上任的領導,最需要的是什麼?

不是做好工作,也不是能幹的下屬,而是聽話的自己人。

在一個部門裡,沒有自己人的話,上司是沒辦法掌控全局的,所以他們只有先找到自己人,通過這些人摸清情況,站穩腳跟,這才可能開始工作。

而什麼樣的人算自己人呢?

上司是全新的,他對環境一摸黑,所有人在他的眼裡,都是陌生人。要找自己人,當然不可能隨便揪一個出來。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專程湊上來,給上司講講單位的情況,職員的問題,說一點私下裡發生的事情,也就是大家所謂的「打小報告」。那麼這個人就會被上司信任,並迅速的引為自己人。

事實就這麼簡單。上司需要一個自己人,而打小報告的人湊了上去,兩面一拍即合,一個緊密的聯繫就這麼形成了。

所以,當你們看到小人容易上位時,很可能實情並非小人有多壞,而在於上司有多需要。新上司出現的時候,往往是小人能鑽空子,迅速上位,而從前能幹的人卻被排擠了。

因為能幹是需要時間證明的,而要成為上司的自己人,卻只要幾個小時就可以。

很多人不適應新上司,這是很正常的。

因為在舊上司的管理下,很多事情都磨合的很好,下屬們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工作能力,一切都成了習慣。

而新上司來後,習慣被打破,人事關係重組,以前深受信任的會做事的人被排擠,而不會做事的小人反而上位。

於是人們就說:「新上司為什麼會這樣?」

這個問句的意思是,新上司不應該這樣,而應該如從前那樣做,應該適應以前的職場模式,不該搞自己的一套。

但只有庸人才會這麼問,因為這是個無解且無聊的問題。

新上司當然要這麼做,只有這種做法才能保障他的利益,而且他也有足夠的權力這樣做。

上司是不會去適應職場的,他只會用權力改變。而上司是更加不會來適應你,因為他有權力,你卻沒有。

任何當權者都是既得利益者,他們的權力是用來享受的,而享受的一部分內容就是自己無需改變,卻可以令別人改變。

他可以獎勵你,也可以懲罰你。如果你為上司改變,他就獎勵。如果你不改變,他就懲罰。擁有這種權柄,又為什麼要來迎合你呢?

其實,這種錯誤新人往往不會犯,倒是老職員們倚老賣老,容易得罪新上司。

所以新上司的出現,對新人是喜訊,對老人是災難。

做為一個老職員,該怎麼去應對新局面呢?

這並不複雜,關鍵在於定位的改變。

當一個新的領導出現時,千萬別把對方當作新人,而要當自己是進入一個新部門,需要迅速的去適應上司。

因為上司是擁有權力的,他是主導者,簡單暴力的來說,上司就代表了部門,就代表部門的行事風格和文化。

上司更迭,自然是文化更迭,相當於你進入了新部門、新職場。

而一旦你把自己當做新人,那麼所有事情都迎刃而解了,你不會再倚老賣老,不會再拘泥於舊的流程舊的模式,也不會再琢磨上司有多不專業。

這是唯一的方法。當上司不會改變時,你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去適應上司,甚至是迎合上司。

新上司寵信小人,不是小人有多能幹,而是其他人沒抓住這個機會。如果你們趕在小人之前去迎合上司,配合他的一切需求,那就不會有小人什麼事情了。

新上司到來會攪亂一切規則,那是因為你們拘泥於規則,如果可以趁早放棄陳規,都按照新上司說的辦,那也不會有任何的不適應。

總而言之,一切與新上司的衝突,都是由於你們守著舊有的東西,而不肯改變。而擁有不改變資格的人,只有上司而已。你不擁有權力,就只有去適應他。

為什麼有的人不管換到哪個部門都能迅速適應?為什麼有的人稍有改變就生不如死?

這和職場的變化沒有關係,和上司的做事風格更沒有關係。唯一的原因都存在於自身。

冷靜分析一下,你是屬於哪一類人。

在職場中,有一類叫守舊之臣。他們是遵守規則的,按照制度和約定俗成辦事。長期用同種模式來處理人際關係,不會因為外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他們被習慣俘虜,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最專業的,是正確的,而正確的事情就無需改變。

而另一類人則非常滑頭,他們也有自己的辦事準則,可當外部環境變化時,這些人會像變色龍那樣改變。所以,無論來了新上司,還是去了新部門,他們都是最早適應的。

這兩類人有什麼區別呢?

第一類守舊之臣,是堅持自我的,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所以覺著職場應該是圍著自己轉的。而這類人,如果遇到強勢的上司,必然會撞的頭破血流。因為上司才是職場里的中心,有足夠的權力,才能夠指使別人。守舊之臣沒有權力,還想要別人為自己改變,怎麼可能在職場中混得好?

而第二類叫輔佐之臣,他們在表面上是很滑頭的,總是站在上司的角度想問題。遇見新上司後,他們會從輔佐的角度出發,替新上司籌謀,幫新上司管理。這些人起到輔佐的作用,任何上司都會喜歡這類人。

守舊之臣是為自己活的人,輔佐之臣是為上司活的人。

在生活里,輔佐之臣是悲哀的,但在職場中,守舊之臣是失敗的。這再一次證明了,職場不是生活。

生活是為自己,而職場中,你永遠在為別人而活。

案例:

林叢是個非常能幹的人。

他出身極好,屬於高幹世家,如果想要依靠家裡的話,隨時都能進入某公司做董事,不用幹活也衣食無憂。

可林叢卻是有大志的,他並沒有走家人安排好的路,而是自己投簡歷,進了A公司華東大區做小小的業務員。

在工作里,他也很少動用家庭關係,反而以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