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有限度地受欺負

別人對你越壞,你要對人越好。

很多人都信奉一句話——「做真正的自我。」

於是在職場中,新人們好不掩飾自己的喜好,開心的時候就笑,難過的時候就哭,煩躁的時候就發脾氣。

別人對你好的時候,你也對人好。別人對你壞的時候,你對人更壞。

這些做法,在表面看來當然沒有問題,甚至還是傳統教育所推崇的。可如果你身體力行了,時間一久卻會發現,自己已陷入職場泥沼。

你對情緒不加掩飾,所以周邊的人都知道怎麼調動你的情緒,人們可以輕鬆讓你笑,讓你哭,甚至讓你去對著上司發脾氣。

你待人接物也不加掩飾,但你以為好人的,卻會背後害你。你大加針對的,更是對你刻骨仇恨,到了最後,職場里竟然沒一個人能夠團結。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你們將職場看做尋常生活,把職場里的人都當成了朋友,所以才想做真正的自我,不想去掩飾。

但職場中交流的是利益,所有人和你不是朋友關係,而是對手關係。

如果你將職場里的人都看成敵人,就會明白問題所在。不掩飾自己的情緒喜好,就會給敵人利用的機會。

對人過於好,會令敵人偽裝成朋友害你。對人過於壞,會給自己樹立難以估量的仇敵。

總之,你是在群獸伺立的地方,身邊是隨時把你吞下肚子的敵人,如果你做真正的自我,就會露出破綻,讓人有可趁之機。唯有掩飾自己,隱藏自己,才能保得安全。

要在職場上做變色龍,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循序漸進,而第一步必須做到的,就是學會對人好,尤其是對壞人好。

這是簡單而有用的。

俗話說「好人好報,壞人壞報」。但這句話卻是廣大人民的美好願望,並不是真的。

我們經常通過新聞看到壞人有惡報的消息,既然能成新聞,自然是少見的。思想家們說「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意思是小壞人會受到制裁,可大壞蛋則有大成功。

時至今日也是如此,我們這個世界上,很多成功者品德不一定好。可他們卻控制著生活中的各方各面,是駕馭我們的人。

所以壞人有壞報這句話是沒有根據,也不合邏輯的。如果真的要分析起來,恐怕壞人有好報,好人有壞報才對。

昔日中興國度,嘔心瀝血的曾國藩、李鴻章等人被歷史誣為賣國賊。而真正的漢奸、拋妻棄子的胡蘭成卻帶著大文學家帽子安然老去。世界是不公平的,品德拯救不了哪個人,所謂天道更是難以作用到每個人的身上。

當你明白壞人往往有好結果這個事實,就應該懂得,是不該去得罪他們的,誰會傻到去得罪自己將來的上司呢?

再沒有遠見的人,也應該看到這一點。

別人對你壞,是在恨你么?

這一點很值得注意,因為別人對你好壞,和他恨不恨你是無關的,只在於對方本身的性格。

有些人性格惡劣,無論對誰都是很差的,這不代表他恨誰,而是無差別對待。恰恰相反的是,如果哪一天,這個對誰都很壞的人突然對你好了,那才是可怕的事情,可能從這天起,他就恨你了。

新人們進入職場,一旦遭遇別人對他不夠NICE,就開始忐忑,感覺自己是得罪了人,別人拿自己當敵人了。

其實並非如此。因為人家對你壞是無需理由的,對你好才需要理由。

所以,當別人對你惡劣時,不用太緊張,更不要因此記恨(記住是可以的)。考慮到對方一視同仁,自然有其他同事去對付,就不用費自己的精力了。

在面對一個不友善時,要分清楚究竟是為什麼。如果是對方習慣性惡劣,那就不需要理會。如果是你侵犯了他的利益,佔據了他的地盤,就要小心了。如果你和他有相互不可能共存的利益牽涉,那你們就是天然敵人,他是恨你,而不是對你壞。

不同的情況,不同的處理。恨你的是不可調和,只有戰鬥,但對你壞的卻不一定,別讓他發展到仇恨。

為什麼別人對你越壞,你就要對他越好呢?

這句話看起來,就像是受虐狂,可在職場上,只有受虐狂才能成功。

正如上面所說的,一個人對你壞,並不一定是他恨你,而是因為對方性格就是那麼惡劣。

而一個壞人,卻往往會有好結果,他以後可能會爬的很高,成為你的上司,甚至是行業的領袖。你能避過他一時,卻不一定能避過他一世。

別人得罪了你,如果你反過去也得罪他,那麼這件事情就會升級成仇恨。而仇恨是難以消弭的,只有一方敗亡才能解決。

如果別人對你不好,而你對他好,那麼這只是他得罪你,你沒有得罪他。

記住之前所說的——得罪人是有成本的。

他得罪你,遲早會付出成本,你沒有得罪他,自然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

從表面看,是他欺負你,他對你壞。可長遠來看,他為自己埋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你卻沒有。

所以以德報怨,會令你占很大的便宜。

值得注意的是,這絕不是從前別人所說的「以德報怨」,我們只是以德為策略,去處理對你不利的人。而一旦未來你真的掌權,完全沒必要再用德去回報。

有人會問,別人對我越壞,我對人越好,那會不會對方越來越壞,我受的委屈越來越大。

有這個問題的存在,這就是面對問題用技術處理或者藝術處理的事情了。

之前說「以德報怨」,有些人就意味,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任勞任怨,隨便人欺負都不吭聲。

如果你這麼做,那就太機械化了。任何一個技巧,都是隨著事情的變化而變化的。

譬如對方跟你之間是有利益牽涉的,那麼他對你壞就是有緣由的,單純的以德報怨並沒有作用。再譬如,對方和你是仇敵關係,那麼你們之間就只能不死不休,絕沒有什麼情面可講。

就算是對方只是單純的對你壞,你在對人好的時候,也是視情況來掌握分寸的。

以德報怨是老傳統,是真的做老好人,那是活該受欺負的主。而我們所做的,卻是自己掌握尺度,以保障利益為大前提。

我們對壞人好,是為了保障將來大利益,為了不付出得罪人的成本。但如果對方的欺負,已經令我們損失大量利益,甚至難以承受時,那就不應該再忍,應該寸土必爭。

從不贊成一受欺負就反戈一擊,但更不贊成毫無限度的受欺負。人應該保護自己的利益,那才是你混在職場,受盡委屈的原因。

若連利益都被欺負的沒有了,那就沒有忍的必要。

但是反擊和抵抗,也必須是有節制的。只要沒有撕破臉,沒有成真正的仇敵,就不應該率性妄為。

一般來說,把對方打死都是很難的,而最好的辦法是用勢壓人,只需令對方知道厲害就可以。有經驗的人,對付不和睦的人,都不用自己出手,而是借上司的力量,或者借其他的背景,讓對方知難而退就可以了。

既做了抵抗,又沒有徹底決裂,尺度的把握,才是職場中的難點。

最後要明確,這條潛規則和「以德報怨」之間的區別。

「以德報怨」是典型的老好人哲學,是東郭先生以身喂狼。你毫無節制的忍讓,沒有原則的對別人好,絕對不會令別人對你仁慈。

通常,對方一邊占著你的便宜,一邊還恥笑你是笨蛋。所以在做這種老好人時,你失去的不僅是利益,還有尊嚴。

在職場中,人是不能沒有尊嚴的,你失去利益還可以彌補,失去了尊嚴就徹底丟掉未來,或許沒尊嚴的人也能靠抱人大腿活的很好,卻再也不能達到頂級的高度。

你要守住自己的底線,有節制的抵抗,但不要過分與惡人為敵。

這種消極抵抗並不是永久的,也不是僵硬不改的。

這是和「以德報怨」的最大區別。傳統教育是讓你忍讓一輩子,無論你擁有什麼,站在什麼位子上都要忍別人。

而我們所講的,卻是在弱勢的時候忍,強勢的時候就無須再忍。既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之前說過,得罪人是有成本的。當別人對你不好,就是得罪了你。規則如此,就應該讓對方付出成本。

在你弱勢的時候,考慮到自己盡量不樹敵,所以別人對你壞,你反而對人好。可當你到了高位,掌握了大量資源,可以控制別人時,如果還要一味忍讓,甚至以德報怨,那就是啥了。

對方得罪你,就應該嘗到後果,這是利益世界的規則,也是當初你忍讓的回報。

若沒有這一天,你為什麼要苦苦忍耐呢?

千萬別當一輩子的老好人,這比做一輩子惡人還要糟糕。因為惡人就是專門吃老好人的。

只有隱忍、等待、反擊。這才是職場中為人處世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