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上司決定你的角色屬性

在好上司手下做能臣,在壞上司手下做奸臣。

有些人,經常夢想能學到職場絕招,似乎學會一招半式就能行走江湖,從此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然而,這個世界上沒有包治百病的良藥,也沒有保管你升職加薪的絕技。因為職場不是技術,而是藝術。它是千變萬化的,隨時隨地都在發生著改變。

你遇到不同的事情,遇到相同事情的不同階段,你遇到不同的上司,每個上司還有不同的心情,就算心情相同還有不一樣的境遇。

總而言之,只有重複出現的錯誤,而沒有重複出現的事情。一件事情做錯的道理往往是千篇一律的,但怎麼去把事情做好,卻各有各的方法。

所以,你不可能學會一招技術,就不分場合地點的亂用。今天教你潛伏隱忍,那是看上司和看時候的,你在虛偽型上司手下可以潛伏,可換到事業型上司的手下,潛伏几天就讓你走人了。你在麻煩事面前可以隱忍不出頭,可利益來了的時候老不出手,這一輩子也就虛度了。

當一個人在職場時,眼裡不能只有方法和技術,要把整個職場的因素都結合起來考慮。因為職場說到底也是和人發生關係,而人是很複雜的,有成千上萬的因素影響著人。只有在那個時間,那個點位,處於你的立場進行考慮,才能明白應該怎麼做。

明白了職場千變萬化的道理,你才能弄懂自己該怎麼生存。那就是法無定法,大道無道。真正的技巧是隨機應變,遇到什麼樣的事情,碰見什麼樣的上司,就該做什麼樣的反應。

而唯一的原則,就是對你有利,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趨利原則」

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通常會發覺,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會有截然相反的表現,有時變化的讓人都認不出來。

在《資治通鑒》中有句話評價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是一個人,並沒有變化,但在不同的環境里則有不同的表現,這就是一個人在職場隨機應變的最好例子。

在職場里,能夠控制我們命運的就是上司。而有些人覺得,只要了解熟悉上司,就能夠高枕無憂了。但實際上,職場中往往不止一個上司,也沒有能從一而終的上司。

當你的舊上司離開,新上司出現後,還是用同樣的方法來表現,無疑會遭遇很大的挫折。

因為上司是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喜好,可以說,每個上司都是一種病,而治病的方法都不相同。

用從一而終的表現來對待不同上司,最後只有失敗。成功的經驗只能用在同樣的人身上,而對不同的人,必然要有特別方式。

所以在職場中,在面對不同的人,甚至是相同人不同的時期,唯一能做的就是變化。只有你隨著上司變化,才能夠長期的符合上司需求。

有人覺得變色龍是個貶義詞,其實在職場中,做變色龍才是生存的第一法則。

因為這不是一個強者生存的遊戲,而是生存者強的遊戲。做事做的好,並不能在職場混的很好。只有擁有足夠生存能力的人,才可以長治久安。

而所謂的生存能力,就是在任何環境中都能適應,並作出恰當的反應。

變色龍就是這樣。其實變色龍是一種有益無害的生物,它們隨著環境改變自己的保護色,而值得注意的是,不管變色龍的顏色如何變化,它們的本質並沒有改。

在職場中,就應該如此。

首先,你應該有一個大的理想和目標,這是你的本質。在保證本質不改變的情形下,就可以隨著職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因為保護色是你的偽裝,而在職場里,誰都不是做自己,而是做別人喜歡的那個人。

所以你可以成為變色龍,只要本質是好的,那麼變色龍就不是個貶義詞。

千萬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普通人所關注的只是外表而已,他們被表層膚淺的東西所左右,因此絕大部分人是無法成功的。

讓膚淺的外表不斷變化,讓自己的偽裝不斷幫助前進,當你學會在職場里生存,就明白實現理想,需要的就是現實主義的方式。

唯有做到這一步,你才能暢通無阻。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惑。如果我有一個很高尚的目標,做好人應該能實現,難道做壞人也會實現么?

不同的做人方法,難道不是南轅北轍,最後奔向兩個目標么?

其實並非如此。

目標是一種結果,而實現結果的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這就是藝術和技術的差別。

所謂技術,就是按照機械的流程,連一個細節都不可以出錯,這才能做出最後的產品。

而職場是種藝術,你制定的目標並不是只有一種方法去做,有幾十種甚至幾百種方案都可以令你實現目標,關鍵就在於,你將付出多大代價,你能不能完成。

譬如說你有一個當副總的職場目標,你選擇用直率的性格做老好人,那麼你會被上司打壓,被同事排擠,連續換了很多個地方也難以成事,最後被迫自己創業,折騰到一定年限後,終於闖出點名堂,公司被人收購,你也做上了副總,算是基本實現職場目標,但那時,也快要退休了。

如果你選擇隨機應變不拘小節,那麼上司關照你,同事籠絡你,在職場中升職如火箭,用不了幾年,就已經當上副總,實現目標。

再或者你選擇做悶頭幹活的小人物,一開始上司並不待見你,同事也欺負你,但時間一久,上司覺得你是不可缺少的人,那些聰明的同事漸漸跳槽了,十年二十年後,整個公司里你是資歷最老經驗最豐富的,於是便升任副總。

這三種截然不同的生存方法,最終都令你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但過程不同,付出的代價也不同。第一種付出的是整個人生的代價,第二種是最有效率也最佳的生存術,第三種是絕大部分老實人的生存之道。

他們走過的路是不同的,但結果卻完全相同。所以你要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關鍵不在於走的路正不正,而在於羅馬是不是值得去。

當談到生存問題時,很多人都會糾結做好人還是壞人。其實好壞都是相對的,看的是站在誰的立場上。

如果你觸犯了別人的利益,那麼不管你做的事情有多好,在人家眼裡都是個壞人。因為對方站在他的立場,你站在自己立場。

區別好壞唯一的大眾立場無非是法律和道德。而法律本來就不該觸犯,這已經超越職場的界限。

所以,每個人糾結的,其實不過是道德的好壞問題。我們究竟應該做一個道德上的好人,還是做一個能生存下去的壞人?

之前說過很多反道德的理論,但不可否認的是,道德做為一種價值觀,是允許人信仰的。也就是,我們不可能阻止人們用道德來規範自己。

但需要理解的是,道德實際是個很大的東西,它在剛剛提出來時,其實只是個概念,是個道理。只是在漫長的歲月里,被一個個君子們加入了條條框框,變成了一種約束性的準繩。

但是,細節上的道德,是沒法在現實里存在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當然可以做到,但要人永遠不說謊又怎麼能做到?上司說的話我們執行是沒問題,可連上司無禮要求也要我們遵從那就難以容忍了。

道德放在細節上是完全沒法通行的,它作為一種大道理,唯一的用處,就是作用在大的指導思想上。

在職場中,什麼是指導思想?那就是你的職場目標,你的理想。

所以道德應該只作用在理想上,讓你的目標更加遠大,更加正直,這才可以為行動持續不斷的增加力量。

而至於在細節處理上,過分拘泥於形式,只會令你寸步難行。

為什麼說「在好上司下做能臣,在壞上司下作奸臣。」

其實人並沒有改變,但環境在變,他為了適應環境,必須要更換自己的形象。

譬如一個人的工作能力非常強,那麼他是否應該隨時表現出做事的能耐呢?

在好上司的手下,自然沒問題,你幹活越多,功勞越大,也越受重用。但這是種非常理想化的狀態,職場現實並不是這樣。

上司也是人,他們不可能以你想像中的狀態出現,往往每個人都是有私慾的,所以很多上司並不好,甚至於是壞上司。

有些人怕功高震主,所以壓制手下能人。有些人不看成績看關係。有些人喜歡搶下屬功勞,干越多越沒有好處。

在這種壞上司的手下,你做能臣有用么?唯一的結果就是被排擠打壓,苦哈哈白乾活已經算不錯了。

所以,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是職場中非常重要的法則。這是不法的大法,是無道的大道。

只要你能保持自己本質不變,能臣與奸臣都不過是一個外表,是你春夏秋冬四季所穿的不同衣服,季節在變,衣服也得改變,職場和生活是同一道理,只看你能不能做到而已。

案例:

鮮於闖出了彌天大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