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他步出東門

面帶若有所思的微笑

東門熙熙

他側身緩行手肘虛抬

如相扶而出

意想里攜手的

是他愛戀已久的素衣綠頭巾

他笑著步出東門

熟視無睹

美女如雲

漫步城東門,美女多若天上雲。雖然多若雲,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綠頭巾,令我愛在心。

漫步城門外,美女多若茅花白。雖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懷。唯此素衣紅佩巾,可娛可相愛。

這一首,是專情的讚歌。男子唱道:雖然身旁美女如雲,但心中始終只有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歌子很美,然而並不容易做到。

關於此詩的解釋仍然存有分歧:

詩序敘述了此詩的背景:

「《出其東門》,閔亂也。公子五爭,兵革不息,男女相棄,民人思保其室家焉。」

針對這個解釋,清姚際恆《詩經通論》曰:「小序謂『閔亂』,詩絕無此意。按鄭國春月,士女出遊,士人見之,自言無所系思,而室家聊足娛樂也。」

所以此詩所展示的,不過是紅男綠女於紅塵中交錯而過的一個場景。

這是充滿誘惑的場景:千門如晝,鈿車羅帕,嬉笑遊冶。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一干青春貌美的女子施施然而來,紅妝淺黛眉,眼波流慧,顧盼生姿,「亂花漸欲迷人眼」。

男子當然也被這樣鋪天蓋地的美麗震住。

沒有人不被美麗震住。

嘆為觀止。

然而,嘆則嘆矣,男子清醒地知道,這些美麗不過是風景。

「我是過客,不是歸人,你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因為:

「雖則如雲,匪我思存」、「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再巧奪天工的美麗,雖然碰巧被我見到了,但不屬於我,我又何必沾沾自喜?

何況,男子早已名花有主。他心靈的主人是那位「縞衣綦巾」、「縞衣茹藘」的她。

據朱熹考證,「縞衣綦巾」、「縞衣茹藘」,均為「女服之貧賤者」。朱老夫子在學術上偏愛煞人風景,彷彿不扔出個貧困女子來不足以表現這男人對愛的忠貞:

原來捆綁他心扉的,竟是一位素衣綠巾的貧賤女子。

貧未必賤,素飱的軀殼反而更易綻放清新的心香。在那樣的綻放之下,一切艷妝都將黯然失色。

在男子心裡,她的好勢必勝過那些鶯鶯燕燕。

他肯把心交給她,總有她的過人之處。這個世界的春天,不只有明艷的桃李。心有靈犀,本與一切無關。

因此,不僅感慨:這個男人,真是個有智慧的男人。

人生的苦惱泰半是由有所欲求而不得滿足而來。

佛經說,人生有七種苦難: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求不得」是其中主要的苦惱。

希臘神話里講坦塔羅斯殺子為羹,款待眾神,企圖證明眾神並非無所不知。

眾神為了懲罰他,將他囚禁於水潭中。

水及下唇,潭邊有果樹,果平於眉。他若是渴了喝水,水位便下降,恆及於唇;他若是餓了去吃果子,果枝便上揚,恆平於眉。

這便是著名的「坦塔羅斯的苦難」:求不得。

所以,把握手中的遠比遙不可及的向往來得幸福。

與此詩有戚戚焉的是《邶風·匏有苦葉》。

鷕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有瀰濟盈,有鷕雉鳴。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出其東門》陳述者是男,《匏有苦葉》則是女。

如同《出其東門》中的「有女如雲」,《匏有苦葉》中的渡頭風物也頗俊朗。渡車,求偶之雉,深厲淺揭涉水人,也是美好的。

然而,「人涉印否。人涉印否」。

「印須我友」。所有美好的環境終抵不過心底真實的愛情。

可見,有智慧的男人、女人,面對三千弱水,都只取一瓢方能飲盡。

可見,有智慧的男人、女人,面對三千弱水,都只取了一瓢。

弱水,始見於《尚書·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孫星衍《尚書今古文註疏》:「鄭康成曰:『弱水出張掖。』」按古籍言弱水亦見於《史記·大宛傳》、《漢書·地理志》、《後漢書·東夷傳》與畢沅注《山海經》等。

三千,出於佛家三千大千世界,天台宗善言一念三千。

一瓢飲,見於《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後來弱水引申為愛河情海。最早出現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

黛玉道:「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前兒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今兒和你好,後來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麼樣?」

寶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黛玉和寶玉都是聰明人。

黛玉想見了所有「求不得」的苦難,層層剝離,然而她看得見卻掙脫不了,最終還是因「求不得」失了性命。

寶玉看見了解決「求不得」的通途,明心見性直指人心,但他想得到卻無力實施,到底落了個「舉案齊眉意難平。」

古書記載:通冥界之入口,必經三千弱水。凡世間之生靈入此水者,骨肉無存,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升。

寶黛皆屬入而不返者。

儘管兇險若此,許多痴人還是取了一瓢又一瓢,扔掉一瓢又撿起一瓢。愛,就在這撿拾與拋棄中變得不稀罕、不珍貴,也不再動人。

因為稀有,所有難得,因為難得,所以稀有。

歷史上有很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故事。偏偏那些故事多是悲劇收尾。

難道命運便是如此顛倒眾生?

還是痴人做夢,自作孽不可活?

千江有水千江月,對智者而言,一瓢之中已知天下。

足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