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深藏不露的美食中心

中國人的口味,大體布局是南淡北咸,東甜西辣,在大十字交叉的中央,酸甜苦辣咸清淡皆有,構成了中國食文化的多姿多彩。要嘗遍中國菜的味道,大約也是要窮盡一生的,學子袁枚的菜單,那是差得遠,它需要一個會集天下食客的大都來總結。剛剛好,北京是中國的政治中心,未來也許可做亞洲的文化中心,我以為,現在的北京是可以嘗試做一個美食中心。

坊間有一本新書《活色生香——北京美食地圖》(蔡文娟著,人民交通出版社),它勾勒出北京這個美食中心的美食路線圖,圖中的清晰線路通向十一個美食圈,即東直門食圈、亞運村食圈、北太平庄食圈、西直門食圈、前三門大街食圈、廣安門食圈、三元橋食圈、三里屯食圈、什剎海食圈、建國門食圈和王府井食圈,這十一個食圈中的個性化雅吃食號,又分別有圖片介紹。巧的是,攝影者竟是食桌上的朋友燃點,她是美術教師兼攝影家,自備一輛北京212吉普,開著它滿中國跑,用鏡頭品嘗美景,用嬌唇品嘗美食。有了這等心境,拍的圖片都透溢出一股香味。

居京的日子,有許多個黃昏是由奔赴各酒肆食家構成的,從菜肴中閱讀生活,在酒茶中揮灑詩意,美好的人生,總是得有N種味道可供品嘗,有N種品牌的美酒可以選擇,就如政治家講論民主與自由一樣,只有米飯加鹹菜的專制是不可以滿足人的多種口味需求的。美食地圖的描繪者蔡文娟,彷彿也是一個任性的人,師大表演系畢業,做過主持人、平面模特、記者和自由撰稿人。她說,都是因為自己的性格和無限的青春衝動,頻繁地改變著自己,惟一不動搖的是堅持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吃遍了散布在北京街巷的各種飲食。在那些日子裡,每一天都是新鮮的,每一天都滿足。一個美食的品嘗者與搜尋者,便做了這樣一個先鋒和前哨,隨著她俏麗的身影,讀者也是可以覓到老街深巷中的美味佳肴。

北京有這樣一個特徵,就是它的最有特色的食餚,往往深藏在都城的深處,我初來北京時,一位川籍複員軍人帶著我去吃過許多京城人不知道的川味餐館,我至今不知他姓甚名誰,都是喊他「上校」。經過「上校」的「食普」,我才知道在北京嘗味,不用言必稱全聚德、東來順和貴賓樓,像她的每一個衚衕都有豐厚的歷史人文積澱,北京絕不是一個「乏味」的城市。「上校」來京有一個宏大理想,就是要找一個讓「填肚子」的人找不著,真正的食客卻可以聞香深覓的去處辦一個食坊,他兜里揣著一個九萬元的存摺,他說辦好了、我就住在他那裡寫作、喝酒,不過最終我不知道「上校」去了哪裡。他教會我一道皮蛋西紅柿湯,這道湯我曾去《北京文學》一露身手,而《北京文學》的廚師給我打下手。當然,食客是各編輯與一些著名作家。我還一度在文化部對面的一個狹小的衚衕裡面的悅賓飯館吃過道地的北京菜,有一道菜是蛋裹瘦肉煎的,金黃香糯,不可忘卻。據考,其名應叫「努爾哈赤肉」。去那裡是詩人洪燭領引的,酒家看上去是一戶人家,門邊歪歪地隨手塗抹「悅賓飯館」四個字,只掀開門帘才發現別有洞天。據洪燭說,許多當紅歌星都開著車來此處品飲,它還是北京第一家個體飯館呢。還有瑪吉阿米,這個風味別具,有嘛呢堆,牆上掛著獵槍與長號的藏味館,它在捷克共和國大使館對面的二樓,是《中國食品報》的一位朋友領我去的;老漢字據稱為王朔創辦,是評論家興安領我去的;在重慶辦事處右手沿河兩百米的隱蔽處,有一家水煮魚,是一位重慶朋友領我去的,那是京城的頂級水煮魚;平安大道離地安門兩百米遠有一家荊楚風味的紅蕃茄,是湖北老鄉任先生領去的;在手帕口橋有一個布老虎烤肉店,是小說家陸濤領我去的;地安門的風味小吃街是作家徐虹領我去的。如此,林林總總的食肆,每一處都有一個嚮導。在北京,沒有誰心中有一個較完整的「美食地圖」,甚至吃過一次和數次仍忘卻了路線。

所以,《活色生香——北京美食地圖》就是一本食客必備圖,特別是當你要主持聚餐和招待外地來京朋友的時候,有了這個圖,就如有了無數嚮導,酒肆食號,主打風味以及乘車路線悉數在冊,京城的諸多小資品飲的集中地皆在掌握之中,得了這本「地圖」,我是十分高興的。在我去做「滿漢全席參加全國烹飪大賽」評委之際,仍帶著它,向大嘴名廚們作了介紹,終於有人做了這樣一個善事,當也是填補了北京出版業的一個空白。據說,上海和深圳是出有這樣一本「酒吧地圖」的,民以食為天,官也以食為天,食無止境,然而嚮導不可或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