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水邊的歌謠

五月初五,照例是端午節。楚人初一便行動起來,備齊糯米、花生米、紅棗和飯豆,分置瓮中,井水浸泡,復上山采箬葉。箬葉箬竹生,箬竹擇山崖澗邊密林紮根,其竿光滑平直,節疏勻稱,是制毛筆桿的原料,細而小楷,壯而大楷。箬葉巨大,像一柄柳葉刀,掛在筆立的箬竹竿梢。採到箬葉,擱在清泉里清流沖刷,還要備上一枚棕櫚葉。

初四的夜裡,就開始包粽子。箬葉是泡軟了,糯米及其他事物都泡軟了,棕櫚葉撕成小條,將箬葉一個斜折,再來一個斜折,便窩成一個漏斗式錐形,就用湯匙舀了泡軟的糯米、花生米、紅棗和飯豆,擠實了,用力折壓成一個三角形,箬葉的尖端繞著粽子錐體纏繞下去,便用棕櫚葉的小條繞角捆紮,粽子包好了。

我喜歡紅棗和飯豆粽子,小時候就要多包幾個,並且在捆紮時做上記號。端午節一大早,粽子都下鍋去煮了,箬葉的清香與糯米的飯香及紅棗的甜香就瀰漫開來。太陽斜斜地射進客廳,是一個燦亮的早晨,廚房裡有隱約的幾縷線光,被熱氣經久地阻隔與拂搖。吃一個紅棗粽子,棗是一種郁甜,已經滲入了周邊,所以咬一口粽子,就不經意咬著了紅棗,綿軟柔香的粽子,是飽汲了箬葉的青綠氣息,如同春天的肌香,美麗而青蔥。

就帶著一掛粽子上路。那時候,我是住在工人東村,慌慌忙忙地是要去看賽龍舟,一是去南湖,一是去大冶湖,有時也去西塞山。西塞山下是浩浩蕩蕩的萬里長江,西塞山也正是蘇東坡寫「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的西塞山呢,唐人張志和寫的那首「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是在浙江湖州。兒時則不覺有甚奇特,自也是不知有蘇東坡及他的詩。站在了水邊,就看那漢子穿了對襟衫,頭扎白毛巾,孔武有力的樣子,每一個細胞都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而艷陽高照。漢子們都有一片槳或一隻鼓,划槳或擊鼓,端午真正是他們的節日。那岸邊上打扮梳洗得一水清新的美麗少女少婦們,流光溢彩的眸子就激光般地照耀著他們,間或將手中的粽子拋與他們,引來一場快意的爭奪,舟搖水盪,女子們就為此獲得會心的快意。但不論男女,皆長得鼓脹而飽滿。

十歲左右的孩童,就在既熱鬧又寂寞的水邊,唱起划龍舟的歌謠,便是一個人一手搭另一個人的肩,一隻手划水,唱起來:劃龍船呀么喝嗨,劃龍船呀么喝嗨。唱來唱去,三聲鼓響,頓感精神抖擻,全神貫注,賽龍舟開始了。往往有八條龍舟,舟邊是密密的槳,看上去,我都覺得它不是龍舟,而是蜈蚣了。一聲炮響,龍舟齊齊地向垂著青山倒影的對岸射去,水邊的觀眾就「劃喲劃喲」大聲吼起來,鞭炮也放起來,感覺在岸上的人,皆皆雙臂在使力,在幫著他們支持的龍舟暗暗下力。那些鄉間的孩子,則按著習俗,在額上點雄黃,在曠野里折艾。

龍舟漸漸地遠了,向著對岸去了。人們開始剝粽子吃,或用柳枝編了草帽戴上,這時間便是自由的活動了。待龍舟折返,快要近到水邊時,又開始沸騰,大人孩子都要歡叫,少女少婦都要尖叫,人們都盼著自己支持的龍舟最先抵岸,勇獲冠軍。但實際上,人們會守候著最後的那一尾龍舟,等著他們,迎接他們最後的歸來。因此,最後的英雄,又可能成為真正的英雄。假如這時候有粽子,我願意都給他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