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品哲學大師的理想人生 理想生活,中庸為先

理想生活是怎樣?《中庸》說「極高明而道中庸」,正可借為理想生活之說明。

——《理想人生》「儒家哲學之精神」

孔子說,中庸作為道德,是最高的境界了,人們很久沒有達到了。李澤厚認為,庸指平常的行為,即有普遍妥當性的所能實現的行為;中庸即實用性,著重在平常的生活實踐中建立起人間正道和不朽。

可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中庸是最高的德行。在很多學者看來,中國人生活的最高理想應屬中庸的生活。馮友蘭先生便是其中的一個。他說:理想生活是怎樣?《中庸》說「極高明而道中庸」,正可借為理想生活之說明。儒家哲學所求之理想生活,是超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而又即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超越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是極高明之意;而即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乃是中庸之道。所以這種理想生活,對於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可以說是「不即不離」,用現代的話說,最理想的生活,亦是最現實的生活。

顯然,在馮友蘭先生看來,最理想的生活首先應該是中庸的,即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唯有做到中庸,才能於平凡之中有所超越,實現所謂的「極高明」。因而,在馮友蘭先生的座右銘「極高明而道中庸」中,「中庸」是最核心的一點。

在與人類生活相關的古今哲學中,中庸是一種介於兩個極端之間的有條不紊的生活,是在動作與靜止間找到的完全均衡。所以理想生活,應屬一半有名,一半無名;懶惰中帶有用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至於付不起房租,富也不至於完全不用工作;鋼琴也會彈,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彈給知己的朋友聽聽,而最大的用處還是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點,可是只夠擺滿屋子的壁爐……這樣的生活,應該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也是馮友蘭先生心中所期望的理想生活。

然而,世間之人真能做到中庸者實在不多,不由地讓人想起一些歷史人物。

如五代時的馮道,他曾事四姓、相六帝,在時事變亂的八十餘年中,始終不倒,令人稱奇。首先,此人品格行為爐火純青,無懈可擊,清廉、嚴肅、淳厚、寬宏;其實,他深諳中庸處世之道,深淺有度,中正平和,大智若愚。馮道有詩云:「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須知海岳歸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如曾國藩,他位高權重,身邊趨炎附勢的人很多,他對此總是淡然處之,既不因被人奉承而喜,也不因人諂諛獻媚而惱。他的一個手下對那些溜須拍馬之人非常反感,總想找機會教訓他們一下,於是就在一次批閱文件時,將其中一位拍馬的官員狠狠諷刺了一番。曾國藩看過該批閱後,對手下說,那些人本來就是靠這些來生存的,你這種做法無疑是奪了他們的生存之道,那麼他們必然也將想盡辦法置你於死地。曾國藩的一席話讓手下恍然大悟、冷汗淋漓。

可見,真正諳熟中庸之道路的人,是大智慧與大容忍的結合體,有勇猛鬥士的威力,有沉靜蘊慧的平和,有對大喜大悲的泰然不驚。行動時幹練、迅速,不為感情所左右;退避時,能審時度勢、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機會東山再起;既不會沉醉於逢迎之中,讓人才流失;也不拒絕被人拍馬,以至無人可用。

黃炎培也有幾句與中庸相關的座右銘:「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事閑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如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於錢,外圓內方。」中庸像一道潤滑劑,能把人與人之間因稜角的摩擦而可能產生的矛盾及時化解;像一個天平,能讓每個人的生活免於過或不及的困擾。如此生活會少了很多障礙,多了許多平和,這便是人們汲汲以求的理想生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