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品哲學大師的理想人生 以有限之時,翻閱「無字天書」

自然、社會、人生這三部大書是……都不是用文字寫成的,故可稱為「無字天書」。

——《理想人生》「《宗璞小說散文選》佚序」

生活,是一所全日制學校,每個人都是這所學校里的學生。我們每天都會在這所學校中,學習各式各樣的人生課程,無論喜歡與否,它們都是以必修課的身份出現的,所以,我們根本無法「逃課」,也無處可逃。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傳授知識與學問:大自然中的花鳥魚蟲,是我們學習的對象;社會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是我們必修的科目;人生的目的與道路,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馮友蘭先生說:「自然、社會、人生這三部大書是一切知識的根據,一切智慧的源泉。可惜它們都不是用文字寫成的,故可稱為『無字天書』。除了憑藉聰明,還要有至精至誠的心勁才能把『無字天書』釀造為文字,讓我們肉眼凡胎的人多少也能閱讀。」

這三部「無字天書」中所包含的學問與智慧,不同於人們平常所說的學問,也並非在普通的學校教育中就能學會並掌握的,它們需要切身的實踐與經歷,才能一點一滴地獲得。恐怕這也正是大眾教育的缺陷所在。

針對這一點,澳大利亞的教育模式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在他們的學校教育中,有一項很特殊的課程——野外生存訓練。這門課程從20世紀70年代便開始了,經過幾十年的摸索並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如今它已作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被全面推廣。

孩子們從小學三年級,大概八九歲起,就開始接受野外生存訓練了。野外生存訓練的長短和強度根據學校的教學安排和學生的年齡有所不同,訓練科目亦有許多種。一些比較常見的訓練內容有:一、行軍與露營。它要求學生自己背著行囊在特定的原始森林區或者野營訓練區行走,食物常常是統一配給的罐頭食品。晚上,一般露營在野外,要學會選擇安全地點露宿,搭帳篷、生篝火等等。二、峭壁攀爬與下行。它訓練學生兩方面的技巧:一是從地面順岩石向上攀登,二是從峭壁或岩石的頂部滑落到比較平坦的地方,腰間會繫上繩。三、划艇與漂流。參加訓練的孩子們都要穿上泳衣並配備救生設備,他們要掌握划槳的相互配合以及湍流漂流技術,學會避開激流,排除險情,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四、叢林識途與越野。訓練學生在深山叢林里掌握識別地圖的技巧,憑藉指南針準確辨別方向,在最短的時間內走出叢林。

顯然,這些訓練不僅鍛煉了孩子的體力、技能和面對險惡環境的應變能力,更激發了孩子挑戰自然的勇氣,砥礪了他們堅強的品質。在這項特殊的課程當中,孩子們在同時閱讀著自然、社會、人生這三部「無字天書」:他們面對的是險惡的自然環境,與平日里所看到的鳥語花香有著天壤之別;他們必須與同伴一起共渡難關,因為僅憑一人之力,幾乎不可能走出險境;他們歷經重重磨難之後,必然能對未來的人生立下更堅定的理想與目標。

參加這些特殊課程的孩子們,比其他人更早地開始閱讀馮老所說的三部「無字天書」,更早地開始了對生活的認識與解讀。正所謂:生有涯,而知無涯。在生活這所全日制學校中,在自然、社會、人生這三部「無字天書」前,我們必須像做學問般,刻苦努力,用「至精至誠的心勁」去學習,才有可能窺得冰山一角。

所以,別再為深陷困境感到無法自拔,別再為些許的挫折而顧影自憐,也別再為社會的不公而憤憤不平。靜下心來仔細看,你會發現,這些都是生活這所全日制學校,為你而特別設立的課程,都是「無字天書」中非常重要的章節。在這三部浩如煙海的「無字天書」面前,我們有限的人生雖顯渺小,卻也應竭盡全力翻閱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