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己所欲,勿施於人

有一句話,是很多人做人的準則,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說做人要做到這樣一點:就是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要要求別人。用來提醒那些有著對自己要求低、對別人卻要求高的人。

我這裡卻要告訴大家另一句話,叫做「己所欲,勿施於人」,你自己能做到的,不要要求別人。

看完本書,或者你以後有機緣參加「愛的能力」課程,會幫助你成長在經營情感方面的能力。

但我要提醒的是,當你的能力提高了,你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了,你知道如何述情、共情了,很多時候你也能允許對方了,你還知道如何影響對方讓他變得越來越好了,但請你不要用同樣的標準要求你的愛人。

也就是說,在你的愛人做不到這些時,請你不要不滿意,因為你能做到的,他不一定能做到。

這也是一種允許吧,就是允許對方暫時在愛的能力上不如你,允許他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否則,你會因為比對方多懂些本書中的內容而增加新的煩惱。

原本你沒有看本書時,你也不會述情、不會共情,這時,當你的愛人也不會這些時,你可能並不覺得他做得不好,而你看過本書後,你知道了,你要是拿著書里寫的內容去要求他,當你發現他很多時候都做不到這些時,你可能會對他有更多不滿,這樣的話你看書反而看出煩惱來了。

所以,這一點是一定要規避的,就是你能做到的不要要求對方也做到,允許他有個成長的過程,慢慢地影響他,讓他成長。

如果一個人做不到這一點,他成長得越多,掌握的知識越多,自己的文明程度越高,他的煩惱可能就越多,因為他會拿自己所明白的這些去要求別人,自己站得越高,對比之下,別人站得就越低,如果不允許別人站得低的話,自己就會痛苦。

其實,不要怪別人做不到,也不要嫌棄別人不明白,你以前也做不到,也不明白,那些人不過代表以前的你罷了,不接納他們也是不接納以前的自己。

這個過程就好像一個窮人,很多年都沒有什麼錢,終於有一天有錢了,就開始看不起所有窮人一樣,顯得如此勢利眼。

還好比在出過國、留過學的人中會有這樣的小部分人,出國前和眾多國人一樣,他們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好的,但在國外生活幾年,看到了老外很多做得好的地方,回來就開始覺得國人做得不好,就開始看不慣國人的種種做法,就開始不習慣起來。

其實,在出國前,自己也是這樣的人,當時也沒有覺得哪裡不好,出國幾年,回來之後,反而不適應國內了,這就是沒有做到「己所欲,勿施於人」。

這些人要知道,如果你沒有出國的經歷,你和很多人可能是一樣的,因為對方沒有你的經歷,所以,要允許他們暫時在這個水平上,先做好自己,然後慢慢地去影響大家,讓更多的人也做得越來越好。而不是抱怨和指責國人做得不好,你要思考的是你能為國人素質的提高做點什麼。

在與人的交往和互動間也是一樣,你能做到的不是要求他人,否則你會越來越看不慣更多的人,你不但不要要求對方做到你能做到的,還要繼續用你的方式對待對方,慢慢地去影響他們。

好比是說,你跟一個朋友交往,你發現你去他家時都帶禮物,他來你家時不帶禮物,如果你拿自己能做到的去要求別人,你可能就會對他不滿,認為他不夠尊重你,如果你據此以牙還牙,你也開始去他家時不帶禮物了。

那麼,你是否發現?你被他影響了,你由於有了他這樣一個朋友,你就變成了一個跟他一樣的人,結果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並不由你自己決定,而是由對方決定。

反之,你堅持自己的做法,還是經常帶著禮物去他家,久而久之,也許他會意識到這一點,到你家時他也會帶禮物了,這樣,你就影響了他。

即便他永遠都不改變,到你家時都不帶禮物,你能允許他這一點,就永遠擁有這個朋友。

這就是說,跟人互動之間,不要因為別人做得不好就也用不好的方式對待別人,使你們之間處於一種惡性循環之中,關係越來越差。

在愛人之間,也是這樣,你明白了很多愛的能力,也許自己可以做好了,請不要要求對方也這樣。而是先做好你自己,慢慢地,通過影響的方式讓對方成長。

如果你用他對待你的方式對待他,而不是使用本書里介紹的方法,你們也可能會進入一種越來越糟糕的惡性循環之中。

因此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最好的做法是「己所欲,勿施於人」!你能做到的不要要求別人也做到,你才算是一個真正的有愛的能力的人,你會因此少很多煩惱,也真的會從本書中受益,人生也會因此越來越美好!

祝福你!越來越幸福!

趙永久

二○一一年八月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