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那些想獲得精神分析知識的人們所面臨的困難很多,尤其是缺乏一本適用的教科書可用以開始他們的研究。這些人從前可在三類課本中進行選擇,但由初學者看來,每一類都各有它的缺點。他們可通過弗洛伊德、布里爾、費倫齊和我自己所刊行的大量論文,尋找他們的前進道路,這些論文不是依照任何連貫性的計畫來安排的,而且大部分是寫給那些對這門學問已有所知的人閱讀的。或者,他們也可力圖鑽研較系統的著作,如希契曼和巴巴拉·洛的書,這些書由於將那麼多的內容壓縮在短短的篇幅之內,以致病在簡約難懂。再不然,最後,他們也許可以在許多書中找到一本,這些書不必點名,它們都給精神分析作了適當的論述,但是它們的作者對這門學問的正確知識的獲得,沒有提供必要的初步資料。精神分析文獻的這個空白現在已經由一位最合式的作者彌補起來了,這就是弗洛伊德教授本人,他在百忙中費神寫出這一本書,凡是臨床心理學界都應當對他表示感謝。今後,我們對經常提出的問題可以毫不遲疑地回答說:這是開始研究精神分析的一本好書。

但就在這裡,我也必須警告讀者,對認為這部書是有關精神分析的完善的教科書這句話,也要有幾點修正。它的開始寫作的情況就不允許我們對它作出這樣的估價。這部書是1915-1917年兩個冬季在維也納大學講授的三部分講稿。頭兩部分假定聽講者絕對沒有這門學科的知識。演講的風度表明是對這門學問的引論。但在第三期的演講中,弗洛伊德教授無疑地認為聽眾已經通過他們的研究,擴大了閱讀的範圍,決定不再把他們僅僅當作初學,因而放手討論更專門和更困難的課題——神經病的精神分析了。結果,此書的下半部比上半部遠較高深,老實說,這是有好處的,作者可以在這裡或那裡,傳授他的有關深奧問題的最後的結論。因此,精神分析的學者,無論他如何高明,都可以從此書中學到許多東西。

我們也必須注意此書對於精神分析與在這裡沒有講到的其他人文科學的廣泛關係,卻沒有作過充分的論述。除了分散在這頁或那頁上的若干提示以外,對於精神分析在社會學、種族發展研究、尤其是正常人心理學上的應用的範圍,卻很少講到。此書基本上限於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和夢及神經病的三項專題,他選取了這些專題用以為達到作者目的的最適宜的題材——給學生介紹精神分析。

此書的美國譯本已早出版了,但除了筆調上的缺點以外,譯文中還含有許多嚴重的錯誤,例如有一節說幻念不受影響,翻譯成這樣的句子,似乎意味著弗洛伊德認為強迫觀念是不可治之症——因此,我們決定另出版一個譯本。里維埃夫人慎重將事,得到了貝恩斯女士第二部分十一講草稿的幫助,譯成了全書。我把譯文和原著進行了比較,同弗洛伊德教授和里維埃夫人討論了疑難之點。里維埃夫人的英譯本將會令讀者滿意:我敢保證它是忠實的。

歐內斯特·瓊斯

1921年12月

《精神分析引論》 (德)弗洛伊德 世界文化

譯序

我在抗戰前曾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的英譯本譯成中文,由上海商務印書館於1930年出版。精神分析是一種治療神經病的方法,也是一種研究心理功能的技術,以後形成一種心理學的理論,成為現代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學派,對心理學、醫學、人類學乃至史學、文學藝術和哲學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精神分析的創始人弗洛伊德是維也納猶太籍的神經病醫生。他於1856年5月6日生於摩拉維亞現屬捷克,四歲時隨同父母移居維也納,在維也納度過了八十個年頭。他幼時聰慧。1873年考入維也納大學學醫,從事他所感興趣的科學研究。1876年,他在布呂克教授指導下當助理研究員,1881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次年,他即和神經病醫生布洛伊爾合作。布洛伊爾的年齡比弗洛伊德大十四歲,他也是布呂克的弟子。布呂克和路德維希、杜布瓦-萊蒙及赫爾姆霍茨志同道合,結成聯盟,反對活力論,認為「有機體內除一般物理化學的力在起作用外別無其他的力」。弗洛伊德和布洛伊爾在布呂克門下,受了物理主義的生理學訓練,承認「心理學是有關中樞神經系統的研究,心能就是由大腦細胞所供應的物理能」。

布洛伊爾曾用催眠法治療一個癔病的女病人安娜。這個病人在許多癥候之中,還有一個特殊癥候,就是有長達六個星期的時間在乾渴得無法忍受時,也不能喝水。在催眠狀態中,她訴述自己童年時,如何走進她不喜歡的女家庭教師的房間,看見她的狗從玻璃杯內喝水,引起了她的厭惡,但由於受尊敬師長的傳統影響,只好默不作聲。她在催眠中,恢複了她對這個往事的回憶,盡量發泄了她的憤怒情緒,此後她不能喝水的怪病才消失。這種治療主要是通過談話或暗示進行的,所以弗洛伊德稱之為談療法,是他後來發展的精神分析法的基礎。

他對這個療效的解釋是以布呂克的物理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以為人的心理活動有賴於神經系統所供應的物理能。物理能的水平過高時,就需要釋放或宣洩,從而促成了神經病的消失。所以弗洛伊德在行醫的初期是支持神經病的物理或生理的病因說的。

但是弗洛伊德面對這個療效,也感覺到身心關係的微妙。由於他受過布呂克的物理主義的教育,所以不立即轉入心身交感論,而僅僅主張心身平行論。他說,「神經系統的生理過程的鏈條不會與心理過程造成因果的關係。」「因此,心理是與生理平行的一種過程。」他認為心物在本質上是不同類的,所以他認為把這一種過程譯成他種過程乃是邏輯上的錯誤。但據弗洛伊德傳記的作者瓊斯的分析,弗洛伊德並沒有徹底堅持平行論,有時也會說身體或性的變化產生了焦慮,或一種情緒導致了手腳的癱瘓。

1885至1886年間,弗洛伊德就學於法國神經病醫生沙可。沙可用催眠法,有時消除了這些癥候,有時引起了癔病的癥候,因此,弗洛伊德以為治療身體的癥候可以通過觀念傳遞而奏效。他後來又赴南錫,觀察了李厄保和伯恩海姆的催眠治療術。這些法國醫生與同時代的德國醫生不同,他們不堅持大腦解剖的觀點,承認心理病理學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弗洛伊德由於受了法國的影響,同時根據他自己的臨床經驗,逐漸從生理的病因說走向心理的病因說或心理動力說thepsycho-dynamichypothesis,以為神經病起源於心理內部動機的矛盾。

弗洛伊德在生理病因說的指導下,曾於1886年試用過電流療法、水療法、按摩法治療神經病,但療效並不顯著。在心理病因說指導下,他於1887年採用從沙可那裡學來的暗示療法,認為這個方法很好,時間也較為經濟,但療效難以持久,常有反覆。因此,他乃創製精神分析法,也就是自由聯想法,於1892年開始運用。他由於堅持赫爾姆霍茨學派的準則,不相信自由意志說而堅持他的所謂決定論,以為任何聯想都不是無因而至的,都是有一定的意義的;因此,通過病者的自由聯想就可以挖掘出深埋在病者心理最底層的動機或慾望,也就是所謂潛意識的慾望。原來,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歷程分為三層,上層為意識,中層為前意識,底層為潛意識,構成了他的深度心理學thedepthpsychology。他以為一個觀念的意識是轉瞬即逝的,但是消逝了的觀念有需要時可以再成為意識的,這便叫做前意識。至於潛意識的觀念是遭受過壓抑而被摒斥於意識領域之外的,現在如果要它重複進入意識,就為病者所拒絕了。所以弗洛伊德以為抵抗和壓抑是同一歷程的兩面。精神分析的目的就在於克服這個抵抗,把潛意識的慾望化為意識,治療就可以奏效了,然而這個抵抗是不容易制服的,需要精神分析家的高度技巧。

被壓抑的慾望是什麼性質的慾望呢?弗洛伊德以為主要是性的慾望;性的擾亂是神經病的根本原因。他於1896年出版了《癔病的病因學》,提出了誘引說thesedutheory,以為兒童幼時天真,並無性的衝動,只因受了成人的誘引,導致了這種衝動的產生。到了1896年後期和1897年上半期,弗洛伊德開始對誘引說發生懷疑。1897年夏季,他進行了艱苦的自我分析,發現了他自己幼時對母親的里比多欲和對父親的敵視,這就是所謂伊諦普斯情結。於是他放棄了誘引說,而承認兒童期的性生活,不過弗洛伊德的「性」不是專指生殖的或生殖器官的快感,而是指一切敏感區的快感。

由於布洛伊爾不同意弗洛伊德關於性的觀點,弗洛伊德便改以弗利斯為志同道合的好友。他把自己放棄誘引說和發現伊諦普斯情結的秘密寫信告訴弗利斯。弗利斯對性問題的研究有較濃厚的興趣。他於1897年發表他的處女作,提出了一種新的併發症,叫做鼻反應神經症,包括頭痛、神經痛及循環、呼吸、消化等內臟器官的擾亂。他的研究有兩點特別引起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