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野三界之別(1899年9月15日)

泰西學者,分世界人類為三級:一曰蠻野之人,二曰半開之人,三曰文明之人。其在《春秋》之義,則謂之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皆有階級,順序而升,此進化之公理,而世界人民所公認也。其軌度與事實,有確然不可假借者,今略臚列之如下:

第一,居無常處,食無常品;逐便利而成群,利盡則輒散去;雖能佃漁以充衣食,而不知器械之用;雖有文字,而不知學問;常畏天災,冀天幸,坐待偶然之禍福;仰仗人為之恩威,而不能操其主權於己身。如是者,謂之蠻野之人。

第二,農業大開,衣食頗具;建邦設都,自外形觀之,雖已成為一國,然觀其內,實則不完備者甚多;文學雖盛,而務實學者少;其於交際也,猜疑之心雖甚深,及談事物之理,則不能發疑以求真是;摸擬之細工雖巧,而創造之能力甚乏,知修舊而不知改舊;交際雖有規則,而其所謂規則者,皆由習慣而成。如是者,謂之半開之人。

第三,範圍天地間種種事物於規則之內,而以己身入中以鼓鑄之;其風氣隨時變易,而不惑溺於舊俗所習慣;能自治其身,而不仰仗他人之恩威;自修德行,自辟智慧,而不以古為限,不以今自畫;不安小就,而常謀未來之大成,有進而無退,有升而無降,學問之道,不尚虛談,而以創辟新法為尚;工商之業,日求之擴充,使一切人皆進幸福。如是者,謂之文明之人。

論世界文野階級之分,大略可以此為定點。我國民試一反觀,吾中國於此三者之中居何等乎?可以瞿然而興矣!

國之治亂,常與其文野之度相比例,而文野之分,恆以國中全部之人為定斷,非一二人之力所能強奪而假借也。故西儒云:國家之政事,譬之則寒暑表也;民間之風氣,譬之則猶空氣也。空氣之燥濕冷熱,而表之升降隨之,絲毫不容假借。故民智、民力、民德不進者,雖有英仁之君相,行一時之善政,移時而掃地以盡矣。如以沸水浸表,雖或驟升,及水冷而表內之度仍降至與空氣之度相等。此至淺之理,而一定之例也。故善治國者,必先進化其民,非有孟的斯鳩(法國人,著《萬法精理》一書,言君主、民主、君民共主三種政體之得失)、盧梭(法國人,著《民約論》,言國家乃由民間契約而成者),則法國不能成革命之功;非有亞丹·斯密之徒(英國人,為資生學之鼻祖),則英國不能行平稅之政,故曰:英雄之能事在造時勢而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