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象 三千年帝制被推翻的預言

象三十七 庚子 震下巽上 益

讖曰:

漢水茫茫,不統繼統。

南北不分,和衷共濟。

頌曰:

水清終有竭,倒戈逢八月。

海內竟無主,半凶還半吉。

金聖嘆老先生瞎猜曰:這一象雖然有元首出現,而一時難以賓士,又是一個亂世啊。

這老先生猜得有點門道。

現在我們則知道,這一象預示著三千年帝制被推翻,共和時代來臨。

推翻帝制,這四個字寫著簡單,說著容易,做起來卻難如登天。孫中山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前前後後共發起十次武裝起義,結果是屢敗屢戰,十舉不成。

孫中山本名孫文,在日本曾化名中山樵,又曾化名高野長雄,化名陳文,化名吳仲,化名高達生,化名杜嘉諾……總之是化名很多,還有一些載之、公武等臨時稱呼,大家實在是記他不住,乾脆就叫孫中山,這就是這個名字的來歷了。

中山年輕時,與陳少白、尤列、楊鶴齡四人因為提出「勿敬朝廷」的口號,惹得朝廷很不高興,故時人名之曰「四大寇」。

四大寇長大了,輪到清廷鬧心了。1895年2月,孫中山決定發動起義——那時候他可不知道這活以後他要反反覆復地折騰十次,他琢磨的只是「畢其功於一役」,但這一役之功是特別難畢的,剛一開始,就冒出一位老兄跟孫中山扯淡。

這位仁兄叫楊衢雲,正主持革命機關的香港工作,正當孫中山為了起義忙得暈頭轉向的時候,楊衢雲老兄忽然建議道:我有一個好主意,你看這個總統讓我來當怎麼樣?

這個要求當時有點讓孫中山暈菜,但人家孫中山辦事就是痛快,當即爽快地答應道:那好,現在你就是總統了。

於是楊總統就緊鑼密鼓地忙著起義。忙乎了幾天,拍一個電報給孫中山:「貨不能來,延遲幾日。」

孫中山這邊急得跳腳,這是起義啊,又不是你自己家裡娶媳婦,就是你家娶媳婦也得兩家人商量著來,怎麼可以你說不能來就不能來?但急也沒有用,楊總統那邊硬是不能來,結果這次起義就馬馬虎虎地泡湯了,集合起來的起義軍一人分到一筆錢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起義雖然泡了湯,卻因此搭進去一位志士陸皓東。他是被一位清朝舉人秘密舉報的,這位舉人的弟弟恰好是革命黨,舉人害怕事發後連累自己,就用弟弟的名義報了官,結果陸皓東被捕,英勇就義。

以後沒人再提楊總統了,但起義這事還得接著來,於是就有了第二次惠州三合會起事。

因為這次起義用的全都是三合會的兄弟們,所以有這樣一個名字。

但這次起義搞得更鬧心,六百名壯士聚集在三洲田的一家糧油小店裡,拎著三百支槍,九千發子彈,整裝待命一待就是兩個月。兩個月的日子可不好熬啊,兄弟們餓得到處亂跑,又擔心風聲外泄,凡是見到進山砍柴的鄉民全部逮起來。不想弄巧成拙,附近的老百姓發現凡是進山的人悉數失蹤,頓時流言飛語滿天飛,說是有數萬大軍正于山中密謀起事。

這就砸鍋了。

沒辦法再拖下去了,於是三合會的兄弟們分兩路下山,向著廣州殺了過去,但這時候接到孫中山指示,讓大家先殺奔廈門。

何以要先奔廈門呢?這是因為日本人忽悠孫中山說他們願意在廈門給革命黨人武器支援,還有廈門的日本洋行中的錢可以用做革命經費。其實日本人壞透了,他們這樣忽悠孫中山的目的是想挑起廈門事件,以便找借口出兵佔領廈門。但是這個壞主意也是幾個日本人亂打,不承想日本內閣換屆,新任內閣首相伊藤博文嚴禁武器運往中國,結果事情發展下去就花樣百出了。

六百義士一路殺向廈門,沿途招兵買馬,人馬迅速地擴充到兩萬多人。然後大家一起給孫中山拍電報:武器武器,快快運來。孫中山無奈答覆:武器沒有,兄弟們自己看著辦吧(政情忽變,外援難至,即至廈門,亦無所得,軍中之事,請司令自決進止)。

這下子兄弟們傻眼了,只好一拍兩散,大部分革命黨人流亡海外。

還在廣州苦苦等待的革命黨人史堅如死活等不到兄弟們到來,一生氣就把兩廣總督府給炸了,把總督從床上震落於地面,但史堅如也因此遇害。

第二次起義之後,第三次起義又來了,這次是在廣西,三合會的首領王和順還被任命為中華革命軍南軍都督,大商人許秋雪跑來,也弄個中華革命軍東軍都督。但這次起義還是很不理想,都督尚未上任,那邊就打了起來。

因為清軍搜捕過甚,革命黨人被逼得提前行動,佔領潮州黃岡,發布檄文,與清軍激戰,雙方你進我退打得好不熱鬧,打了五天之後革命黨軍彈盡糧絕,於是大家立即解散,不陪著清軍玩了。

第四次起義等於是配合著第三次起義發動的,革命黨只知道廣西那邊的兄弟已經起來了,但不知道成敗如何,就在惠州歸善縣七女湖起事響應。但這一次的結果與廣西兄弟們的情形一樣,都是打到最後沒有子彈了,於是就地解散,保存火種以圖後續。區別是這一仗打了有十幾天,比廣西那邊熱鬧。

第五次起義發生在欽州,領導人是大家都熟悉的:廣西三合會會首王和順。老王到底有辦法,只不過五天就拿下了縣城,逮到了縣令宋鼎元,然後轉戰欽州府城及靈山,和聞訊趕來彈壓的清軍展開了槍炮對射,打得不亦樂乎熱鬧非凡。

兄弟們正打得開心,卻遇到了清軍的新軍統領郭人漳,這哥們兒忽悠王和順說他是支持革命主張的,同情革命黨人的,一面忽悠一面抽冷子動手,搞得王和順叫苦不迭,率眾撤入了大山之中。再後來王和順也去了河內與革命黨人會合,不跟郭人漳那傢伙生閑氣了。

然後是第六次起義。這一次起義的規模比較大,在歷史上也較為有名,史稱鎮南關起義。

這次起義勝利後孫中山親臨戰場,對兄弟們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還有文章說孫中山先生親自用大炮把想奪回炮台的清軍轟了個哭爹喊娘,但這就是被革命熱情激發出的想當然了,實際情況是炮台上的大炮是絕無可能轟到清軍的。

理由很簡單,炮台上的炮口方向是沖著越南方向的,不可能沖著國內。誰家建個炮台把炮口沖著自己的國境,那這個建炮台的傢伙的腦袋還不得讓大家打到神經短路啊。

而且當時的原始火炮又大又笨重,為了提高發射時的精度,修建的時候是直接和炮台建為一體的。

所以,較具權威的史料披露,當時孫中山想盡了辦法想把這缺德的大炮轉過來,可是怎麼也做不到,孫中山一生氣,當即命令大家沖著越南轟了幾炮,把正殖民著越南的法國佬們轟得半個月醒不過神來。

但較不具權威的資料還是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孫中山親自指揮開炮把清軍轟了個稀巴爛的熱鬧場面,大家愛信哪個就信哪個吧。

臨到第七次起義,革命黨人中大佬級別的人物黃興親自出馬。

黃興在越南組織了一支兩百人的隊伍,半掛長槍,半掛短槍,由黃興親率向欽州出發,欽州那邊的守軍也是熟人,就是忽悠革命黨南軍都督王和順的郭人漳。這一次郭人漳吃了個癟,三營六百人被擊潰,而革命黨軍的人數卻增加到六百人,並繳獲長短槍支和大量彈藥。但是郭人漳也不是吃素的,他派了千人追尾,打算要全殲革命軍,黃興採用了夜襲戰術修理郭人漳,這招如同踩到了郭人漳腳上的雞眼,讓郭人漳說不出來的難受。但這一招也搞得革命軍沒辦法再擴充人馬,很有點拿我腳上的雞眼去踩你腳上的雞眼的意思,大家都難受得想哭。結果打來打去,革命軍彈盡糧絕,於是黃興就率領大軍勝利回師——又回越南去了。

前方的兄弟流血玩命,後方的兄弟也不輕鬆,前方流血打仗,打的都是錢,這些錢從哪兒來?只能從後方的兄弟那裡討弄,可後方的兄弟也不是神仙,經常因為被前方的兄弟追錢給追得要發神經。

然後就是第八次起義的情形了,開始的時候特別的爽,由黃明堂、王和順率從鎮南關撤出的兩百名革命軍人,在越南邊界渡河,一過去就遭遇了一營清軍,共五百人,這五百清軍一見革命黨人就撲了過來,抱著革命黨人又哭又啃:兄弟們,我可找到你們了,我靠我們天天惦記著起義,以後我們就跟你們一塊玩了。於是革命隊伍迅速膨脹,眨眼工夫就有了三千號人馬,聲威大振。

三千號人馬一天得吃掉多少糧食?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個數目把坐鎮河內的胡漢民逼到跳腳,汪精衛——當時這位老兄還沒投靠日本人,也是革命黨中的精英——被攆到印度,聲言借不到錢不許回來,回不回來汪精衛倒是不計較,可是三千人的開銷數目實在不小,把汪精衛愁得直哭。估計後來汪精衛說什麼也不幹後方籌款的活兒了,哭著喊著要去搞刺殺,就是被這個活兒給刺激的,太難搞了,真不是人乾的啊。

沒有錢,事情就難辦了,三千人的隊伍很快縮水,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