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象 英法聯軍直逼北京火燒圓明園的預言

象三十五 戊戌 震下兌上 隨

讖曰: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

帝出不還,三台扶傾。

頌曰:

黑雲黯黯自西來,帝子臨河築金台。

南有兵戎北有火,中興曾見有奇才。

這一象是我們最為傷心的血淚史,野蠻的英法聯軍兵犯北京,火燒圓明園。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這一腳踢得大家窩心啊,但這個窩心始自於乾隆爺時代。乾隆爺時,西方發現了人,我們卻無緣無故地管一個跟自己毫無關係的人叫爺,英國工業革命了,這位爺卻下令「片船不得出海」,其閉關鎖國的政策,由來已久。

閉關鎖國可以讓國民愚昧,讓清廷的日子過得舒服些,但面對世界競爭,單靠一群傻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但這個事兒清廷就顧不上了。

於是就有了葉名琛這樣的官員。

追究圓明園被燒一案,可以上溯到1840年的鴉片戰爭,但這位葉名琛卻是這起具體事件的導火索。

葉名琛當時因為「公忠體國」,升任兩廣總督,適逢英政府更換領事,就向他遞交國書,老葉不予理睬。英國人派來了一個巴夏禮,左一封國書,右一封國書,老葉只當沒收到。搞得巴夏禮神智恍惚,以為自己染上了狂犬病。

這時候海上來了一艘掛著英國國旗的洋船,清兵一瞧船上的水手都是中國人,當即不管不顧上前逮住,報到葉名琛這裡,老葉吩咐全部當漢奸關起來——堂堂的中國人跑到洋人的船上去了,不是漢奸還能是什麼動物?這就是老葉的理解能力了。

巴夏禮很鬧心,來函質問葉名琛為什麼不顧國際公法,亂來一氣。老葉仍然是老戰術,裝聽不見。巴夏禮氣得火冒三丈,於是驅英艦進攻黃埔炮台。名琛接報,大詫:我靠,我老老實實的沒招誰沒惹誰,幹嗎要打我的炮台?就問手下人:洋人到底有多少?手下人答:有個一千來人吧。老葉聞言大笑:我靠,就這幾個人也敢惹我,我廣州城中軍民幾十萬,就算我們幾十萬人一人吐一口唾沫,也淹死洋人了。遂不理會。

葉名琛這水平,別的人可想而知。城外的「愛國兵勇」就「憤怒了」,聚集起來把洋人的商館及洋行統統燒毀。葉名琛聞言大悅,曰:好,好,愛國行動,驅逐洋人,就靠這些愛國青年了。

美利堅的會館被燒掉,於是老美來函追問:幹啥燒我的會館?老葉不理。

法蘭西的會館被燒掉,於是老法來函追問:幹啥燒我的會館?老葉不理。

老葉的態度就是這樣,不理不理就不理,活活氣死你。

洋人繼續來函。

老葉堅持不理。

洋人要求賠償。

老葉裝沒聽見。

於是跑來了六千英兵,攻佔了海珠炮台。隔日英法組成聯軍,來找老葉算賬,老葉還是那兩個字:不理!

守城的軍民經過連番苦戰,到底搞不過洋人的洋槍炮彈,飛報葉名琛,答覆是不理。合著這位老兄不光不理洋人,連非洋人也不理了。無可奈何,城中豎起白旗,洋人進城了,跑到總督府找到葉名琛,老葉還是一個不理,被洋人強扭住拖走了。

逮到了葉名琛,英法俄美就組成了四國艦隊,自廣東駛至上海,沿途欺負各家炮台,最後這四家艦隊抵達天津白河口,又在大沽口一通亂轟,轟得大清兄弟們撒丫子飛逃。咸豐聞知大怒,申斥逃跑的官員,派了僧格林沁來解決這個問題。

僧王還是很有面子的,到達以後,俄國和美國熱熱鬧鬧地充當中間人調節,英法則要求一個說法。咸豐這才把一顆心放回到肚子里,就派了官員前去議和。議和的時候又節外生枝,原來以前的條約答應英人兩年後入廣州城,可這都過了四五年了,如果英國人不提著洋槍洋炮,地方官還是不讓進,洋人為了這事好大的不樂意。於是英人提出五十六條,法人提出四十二條,內容是各派公使駐京,允許洋人持護照經商,增開商埠,諸如此類的條文。

這些條款到了朝堂,眾臣一致堅決反對,痛哭陳詞,強烈要求讓別人去和英法聯軍拚命,自己在家裡愛國就行了。咸豐看看這幫傢伙的嘴臉,沒奈何地嘆息一聲,就在條約上籤了字。

這就是《天津條約》。

俄國和老美也趁火打劫,搞出了個條約讓咸豐簽。咸豐到了這個地步,是一頭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乾脆都給簽了。

《天津條約》規定,至年互換——意思是提醒雙方別忘了還有這麼一回事——於是到了咸豐九年,各國的艦隊又跑到天津來了,正好又是僧格林沁在天津,就命令洋人從北塘駛入。

大多數洋人還算乖,都聽僧王他老人家的吩咐。但是英國艦長卜魯士,這傢伙缺德,公然駛入大沽口,把截住港口的鐵鏈,拿洋炮炸裂,緊接著又有英法小輪船十三艘,耀武揚威地駛進來,升起紅旗,擺出一副要與中國開戰的架勢。僧格林沁大怒,當即不跟他們客氣,一通炮轟,打得英法破船七零八碎,死了有好幾百人。

僧王大捷,朝廷歡慶。不想隔年英國人又來了,仍然是戰於大沽,僧王一面派重兵守住大沽南岸,一面在北塘密埋地雷。沒想到英國人狡猾狡猾的,竟然偷偷划了小破船上岸,到了北塘把地雷全都給挖了出來。

可這也不能怪人家挖你的雷,你自己的雷還不說派個人盯著點嗎?

不說地雷了,總之是洋人登了陸。英法聯軍總計八千人,趁漲潮的時候,一股腦兒地涌將進來。

僧王大展神威,待洋人舉槍列隊之後,精銳騎兵「嗷」的一嗓子就瘋撲了過去,但見人如猛虎馬如龍,殺氣彌天貫長虹,端的神威凜凜,無堅不摧。洋人卻不慌不忙,火槍連發,砰砰砰,打得兄弟們滿地都是。僧王的三千鐵騎,只這一輪衝鋒,就損失殆盡,只回來了七個囫圇人。

僧王正氣得咬牙跺腳,那邊北岸炮台再度告急,洋人心眼太壞,亂擲開花彈,只聽「轟」的一聲,猶如天崩地裂,好端端的大炮台竟然沒了一半,連提督樂善都給炸得灰都一點不剩下。

這時候朝廷傳令,命僧王速退,僧王又蹦又跳,曰:我守南岸炮台,管用不管用好歹有個活人在這兒,現在讓我退,我退一步,洋人進一步,這卻如何是好?

是啊,仗打成這樣子,這卻如何是好?

有辦法!

議和。

朝廷派出中堂桂良前去找洋人打嘴架,議和。

洋人提出條件:通商,賠款,入京換約。

朝廷嚴詞拒絕。

你什麼都拒絕還議個屁啊!

於是洋人看議和不成,就繼續北上,這一路行來,就遇到了勝保將軍。

說起這位勝保將軍,名人也。他剛剛把太平天國打得落花流水,正在走運的時候。聽說朝中有人勸聖上「北狩」,勝保聞知大急,一邊遣使赴京,告訴皇上別擔心,別讓一二奸小蒙蔽,有我勝保在,洋人到了我這塊地盤上就算回他姥姥家了。

遠遠地看到洋人才不過幾千人眾,勝保將軍連連搖頭,這哪夠打啊,沒意思,太平天國數十萬眾都不在話下,洋人怎麼才來這麼幾個人呢?沒辦法,少就少點吧,閑著也閑著,就陪這幾個洋人玩玩吧。於是勝保將軍一聲令下,部將軍士數萬人潮水一般地向著洋人涌了過去。洋人來來去去的就那幾招,舉槍,開槍,砰砰砰,衝過來的清軍兄弟們就躺了一地。

一地就一地,勝保不在乎,繼續揮軍而上,來往督戰。卻被英法聯軍的領隊看到勝保將軍頭上的紅頂子,發現這是一個射擊的好目標,當即命令士兵舉槍瞄準,預備,放!砰砰砰,幾槍過去。亂槍轟在了勝保的臉頰上,轟得勝保四仰八叉,跌下馬去。幸好從人拚死搶回,抱著勝保逃之夭夭,餘眾沒有了指揮,誰還傻到用自己的身體去挨子彈?頓時一鬨而散。

這仗是沒法再打下去了,連僧格林沁都怯了。

議和,議和,打架不好。

英法聯軍還是那些條件,大清這邊也還是不同意那些條件,那這個和怎麼個議法呢?幸好這時候僧王趕到了,還是僧王有辦法,當即將英國領事巴夏禮逮到,一條繩索捆將起來。你奶奶的,欺負人也沒有這麼欺負的,現在你再欺負我一個試試?接著就要去捉法國領事,幸虧桂良急忙趕來勸止:老僧你這是幹什麼?人家法國公使是個老實人,就不要欺負他了。僧王這才余怒未消,看在桂中堂的面子上,饒過了法國公使。但是巴夏禮卻倒霉了,被僧王逮了去,少不得有苦頭要吃。

聽說巴夏禮被捉走了,英國公使氣得要瘋掉,這群中國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你們到底會不會玩啊。不就是個打嗎?誰怕誰呀。於是繼續逼近北京。咸豐皇帝聞奏,當即欣慰地對群臣說道:眾位愛卿,現如今秋高氣爽,國泰民安,朕欲北狩熱河,諸位愛卿意下如何?群臣齊聲道:陛下真他媽的聖明,老臣願拚死護駕。

於是咸豐皇帝就帶了群臣興高采烈地去熱河北狩去了。留下僧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