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 善因結善果 善因結善果

魯松

很多年以前,有兩個窮小夥子在斯坦福大學邊打工邊學習,生活和學習都太艱難了。他倆想和一位著名的鋼琴家合作,為他舉辦一場獨奏音樂會,可以搞點錢交學費。

這位大鋼琴家就是伊格納西·帕德魯斯基。他的經紀人和小夥子談判,說他們必須搞到2000美元之後,多餘的錢才是小夥子們的。這筆錢在當時不是小數目,卻是大鋼琴家演出的時價,不能少了,小夥子們答應了。他倆開始拚命地工作,但是到最後,他們總共才掙了1600美元。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小夥子們去找大鋼琴家。他們把所掙的1600美元全給了他,還附有一張400美元的空頭支票,並對他許諾說一定會把餘下的400美元掙到,錢一到手就送過來!「不用了,孩子們,」帕德魯斯基回答說,「不必這樣,完全不必拿出。」說完他把支票撕成兩半,並把1600美元送到他們手中:「從這些錢中把你們的食宿費和學費拿出,剩下的錢再多拿10%,那是你們工作的報酬。其他的歸我。」

許多年過去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帕德魯斯基擔任了波蘭的國家總理,大戰後成千上萬飢餓的人在呼救。身為總理的他四處奔波,付出了艱苦的努力。當時能幫助他的只有一個人,就是美國的食品與救濟署的署長郝伯特·胡佛。胡佛得到了呼救的信息後立即答應了。不久,成千上萬噸的食品運到了波蘭,救了波蘭成千上萬的饑民。後來,帕德魯斯基總理在法國巴黎見到了胡佛,當面向他表示感謝。胡佛回答說:「不用謝,完全不用。帕德魯斯基先生,有件事您可能忘了,早先有兩個窮大學生很困難,但您幫助了他們。其中一個,就是我。」

也許帕德魯斯基先生從未想過那兩位年輕人後來能幫他渡過難關,但事實上那兩個小夥子真正幫了他一個大忙。這正應了「善因才能結出善果」的話啊!

意林札記

「授人玫瑰,手有餘香。」隨著真心的付出,回報也就產生。生命的美麗與偉大,就在於因為你而讓人有了存在的感覺。我們的生活中,存在的不僅是轟轟烈烈的大事,更多的應是在不經意間「善」的火花所燃燒的絢爛。人與人的相處,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營造、維繫。正是在彼此的幫助與輕輕的微笑中,人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生活。(楊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