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 善因結善果 生存遊戲的意外結局

思維譯

傑夫是貧民窟長大的孩子,他和外婆在一間低矮的房屋裡相依為命,靠每月定時發放的政府救濟金生活。

當夥伴還在夢想通能運河,迪斯尼樂園玩一次的時候,早熟的傑夫已經有了比他們更遠大的理想:我將來一定要打拚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永遠離開這個地方!

傑夫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大學畢業後,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一家報社的攝影記者。他終於走出了貧民窟,這一年他23歲。

同進被報社錄取試用的還有一個叫邁克的年輕人,他也是攝影記者,兩個剛踏入社會的小夥子很快有了競爭意識。主編嚴肅地坐在他們面前,說:「我必須慎重重地提醒你們,三個月的試用期限很快就會過去,你們將有一個人被淘汰。能否保住這個職位,就看你們的努力了。」

傑夫和邁克對視一眼,目光中充滿了敵意。然而,他們的經驗太少,求勝心又太強,轉眼兩個多月過去了,二人依然是個平手。

眼下正有一個好機會,一個主題為「關注被社會遺忘的少年」的攝影大賽正在舉行,如果認能拿出一幅驚世駭俗、激蕩人心的好作品出來,並且獲得大獎的話,毫無疑問將在報社紮下根來。

傑夫一直冥思苦想,希望找到一個好的拍攝素材,他忽然想到了自己曾經生長過的貧民窟。那裡的很多少年,由於沒有戶好的生活環境和經濟條件,不能像普通孩子那樣健康地成長。很多人選擇了盜竊、打架、甚至吸毒來耗費自己的生命,他們被稱為社會的毒瘤,為大多數人所唾棄。

一個叫凱恩的吸毒少年引起了傑夫的注意。他大概十四五歲的樣子,臉色泛青,目光獃滯,手臂上滿是針眼,身體如同風中的蛛網一樣脆弱。他白天渾渾噩噩地躺在一個廢棄的倉庫里吸毒,晚上就出去盜竊以獲得吸毒的資金。

傑夫跟蹤他到第五天的時候,看見了慘不忍睹的一幕:凱恩的毒癮犯了,由於沒有錢買毒品,他在地上翻滾著,嚎叫著,抓咬著自己的身體……過了很久,凱恩固定的神智好像清醒了一點,他踉踉蹌蹌地爬上了旁邊一棟四層樓的老房子。難道他要自殺?傑夫的心中充滿著疑惑,他毫不猶豫地跟了上去,躲在一個角落靜靜地觀察著,同時調好焦距,對準了那個少年。

傑夫知道,如果他能拍到吸毒少年飛身附樓的那一瞬間,將會成就一幅絕好的作品:一個貧民窟長大的少年,沒有親人的呵護,沒有社會的關懷,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他是被社會遺忘的棄兒,他在自我放逐中選擇了吸毒來麻痹自己,最終走投無路。每個看到這幅作品的人,都必然會產生心靈的震撼。

傑夫的嘴角漾起一絲狡黠的微笑,他似乎看見了在與邁克的決定生存之戰中看到了勝利的微光。「我不是義工,只是個記者,我的職責就是忠實地記錄每一個事件,其它的都與我無關。」他這樣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可是,傑夫心裡也響起了另外一個聲音:「他要是真的跳下去了怎麼辦?他這樣年輕,應該有美好的未來啊!」

正在傑夫搖擺不定時,他吃驚地發現,對手邁克竟然拿著照相機站在天台的另一邊。「這個卑鄙的傢伙,他一定是知道我有好的拍攝題材,惟恐我拍了比他好的作品,才跟蹤我來這兒的。」

傑夫握緊了拳頭,心中再次升騰起爭鬥的衝動,「我的距離比他近,角度也比他好,只要我抓拍的瞬間比他到位,這個職位還是我的。我一定要贏!」

凱恩正一步步走向天台的邊緣。傑夫從側面看見,他的眼神充滿了悲傷和絕望。忽然,一行渾濁的眼淚從凱恩的眼中落下,不知怎的,傑夫忽然想起了自己年少時,在平民窟感嘆命運不公而流下的眼淚,他很能理解那種痛苦和無助,他們都是被主流社會拋棄的孩子,如果這時沒人給予信心和鼓勵,是很容易對人生產生厭倦的。

想到這裡,傑夫拋下照相機,不顧一切地年了上去,緊緊地抓住已經下落的凱恩的衣角,半個身子幾乎要跟著附入樓下……他終於拉住了這個輕生的少年。圍觀的人群紛紛為這驚險的一幕鬆了一口氣。救護車呼嘯而來,帶走了凱恩。

這次肯定是邁克拔了頭籌,傑夫在從醫院回來的路上黯然地想著,我可能要失去這個職位了。但是想到那個孩子可能從此告別毒品,被社會關懷,他又覺得很輕鬆。回到報社,他遇見了邁克,便顧作熱情地說:「嘿,夥計,恭喜你!這次是你留下來了!」

「可我什麼也沒拍下來啊!」邁克望著傑夫吃驚的樣子,笑著聳了肩膀說:「警察局打來電話要我轉告對你的謝意。」

「原來第一時間打電話去叫救護車的人,還有通知警察局的人是你啊。」傑夫說。

主編走過來,對他們說道:「這次我們報社名聲大振,出了兩位救人英雄,並且掌握了第一手現場材料,這都你們的功勞!希望你們兩個人同心協力,一起為報社的發展而努力!」

兩個竟爭對手相視一笑,擊掌慶祝。他們的同事們為這個意外的結局而鼓掌。

意林札記

兩個競聘記者的對手怎樣才能成為二選一的幸運者?傑夫與邁克資力相當,能力也不分上下,那麼能否在「關注被社會遺忘的少年」的攝影大賽中得獎成為了關鍵。兩個年輕人同時來到一個地方,同時抓到一個瀕臨絕境的窮苦少年,誰將取勝?

一瞬間,應該取決於閃光燈的抓拍。但。良知和道義促使兩個年輕人同時放棄了這千鈞一髮的瞬間,他們走向瀕臨絕境的少年。他們用良知向社會同時遞交了競聘的滿意答卷——這正是合格記者最起碼的要求。(朱朝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