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創傷 第三章

一開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羅斯坐在客艙的後部,隨著最後一批旅客走出飛機。他跟在其他乘客後面走下舷梯,進入到上午熾熱的陽光照耀下的利比亞。在現代化的白色機場大樓的觀望台上,當他穿過瀝青停機坪走向到達大廳的門時,一雙沒有表情的眼睛辨出了他,一副望遠鏡也跟定了他。

過了幾分鐘,望遠鏡放下來,幾句輕輕的話語用阿拉伯語說了出來。

羅斯走進開著空調的涼爽的航站樓,排在隊伍後面等候護照檢查。斜著眼睛的移民局官員一副慢悠悠的樣子。他們掃視著護照的每一頁紙,盯視著每一位旅客的臉面,並與他們的護照照片作長時間的對比,還去參閱在視線之外的放在桌子上的一本手冊。持利比亞護照的乘客排在另一支隊伍里。

曾經坐在飛機上吸煙區的兩名美國石油工程師排在羅斯後面的隊伍末端。過了20分鐘,羅斯才走到護照檢查櫃檯前。

那個穿綠色制服的移民局檢查官接過他的護照,翻開來並去尋找格柵下的某種注釋。他毫無表情地抬起眼睛朝羅斯背後的某個人點了點頭。羅斯感到手肘邊被人碰了一下。他轉過身來。旁邊另有一個穿綠色制服的人,年紀更輕、彬彬有禮,但態度很堅定。兩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站在後面更遠一些的地方。

「請你跟我來。」那年輕的移民局官員用還算通得過的英語說。

「什麼事情呀?」羅斯問道。後面的兩個美國人趕緊停止了閑談。

在他身邊的那個年輕的官員把手伸進格柵下面,取回了羅斯的護照。

「請這邊走。」他說。那兩名戰士跟在了後面,一邊一個。移民局官員走在頭裡,羅斯跟著,戰士們走在最後面。他們拐彎離開大廳走進一條長長的白色廊道。在廊道的盡頭,那官員打開左邊的一扇門,做手勢讓羅斯進去。兩名士兵守在了門的兩邊。

那官員跟在羅斯後面走進房間並關上了門。這是一個白色的光坯房間,窗戶上裝著鐵條。中間是一張桌子和兩把相對擺放著的椅子,此外就沒有其他東西了。一面的牆上掛著一幅穆阿馬爾·卡扎菲的肖像。羅斯坐到了其中一把椅子上。那官員坐在他的對面開始審視那本護照。

「我不明白有什麼差錯,」羅斯說,「我的簽證是昨天由你們在斯利納的人民辦事處頒發的。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那官員只是用一隻沒精打採的手做了一下手勢,要羅斯保持安靜。一隻蒼蠅在嗡嗡叫著。5分鐘過去了。

羅斯聽到身後的門打開了。那年輕的官員抬頭去看,啪地立正敬禮。然後他一言未發地離開了房間。

「那麼,羅斯先生,你終於到這裡了。」

這聲音深沉而又抑揚頓挫,這種英語只能在英國的高級公學裡才能學到。羅斯轉過身來。他沒讓臉上表露出認識的痕迹,雖然他曾在麥克里迪那裡對這個人的照片審視過幾個小時。

「他聰明伶俐,還受過高等教育——在我們英國,」麥克里迪曾經說過。「他又是殘酷無情,極度危險。要當心這個哈基姆·曼蘇爾。」

這位利比亞國外情報處處長比照片上顯得年輕,只比羅斯稍微大一點點。33歲,卷宗上說過。

1969年時,15歲的哈基姆·曼蘇爾到英國倫敦郊外的哈羅公學留學。他是一位極為富有的朝臣的兒子和財產繼承人,他的家庭是利比亞伊德里斯國王的親信。

那一年,在由一個不知名的貝督因人出身的卡扎菲上校的領導下,一群狂熱的年輕軍官趁國王在國外期間發動一場政變,把國王推翻了。他們立即宣告成立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國王和他的朝廷用他們的一些財富在日內瓦避難,並呼籲西方幫助他們的複位。但沒有結果。

在父親不知曉的情況下,少年哈基姆著迷於他自己國家發生的變革。他已經與他的父親以及他的所有政治觀點劃清了界線,因為僅僅在一年之前,他那年輕的想像力已經受到了那些狂熱的學生和工人在巴黎所進行的騷亂和幾近革命的鼓舞。這位激進的青年不知不覺地轉向了狂熱的政治,這位哈羅公學的男生已經在肉體上和精神上徹底轉變了。他多次去利比亞駐倫敦大使館,強烈要求離開哈羅學校回到祖國投身於火熱的社會主義革命。

他的申請書被注意到了,也被拒絕了。但一名外交官,一名舊政府的支持者,把這個情況透露給了在日內瓦的曼蘇爾先生。於是父子之間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吵。但那個男孩拒絕認錯。17歲那年,他的生活費來源斷了,哈基姆·曼蘇爾從哈羅輟學了。他在歐洲漫遊了一年,試圖向的黎波里表明他的忠誠,但總是遭到拒絕。1972年,他假裝改變政治觀點,與父親言和,加入了在日內瓦的流亡朝廷。

在那裡期間,他獲悉了一個陰謀的詳情。該陰謀的資金由伊德里斯國王的財政大臣提供,由一幫前英國特種部隊軍官組成一支突擊隊,乘坐一艘叫「萊昂納多·達芬奇」的船從熱那亞出發,突襲利比亞海岸,以對卡扎菲實施一場反政變。其方法是打開的黎波里的一座主要監獄,也就是所謂的「的黎波里希爾頓」,釋放所有支持伊德里斯國王和憎恨穆阿馬爾·卡扎菲的沙漠部族首領。然後他們就會分散活動,率領各個部族推翻篡位者。哈基姆·曼蘇爾立即把整個計畫透露給利比亞駐巴黎使館。

事實上該計畫已經被中情局給「吹了」(後來後悔了),並按美國人的要求被義大利安全部隊取消了。但曼蘇爾的這一姿態使他獲得了駐巴黎使館的一次長時間會面。

他已經記住了卡扎菲的那些蝶碟不休的演講和那些荒唐的想法,他的熱情給會見官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使他踏上了回到祖國的征途。兩年後他被調派到情報部門工作。

卡扎菲親自約見並提拔了這個年輕人。在1974年至1978年期間,曼蘇爾為卡扎菲在國外執行了一系列「濕事務」,由於他的流利的語言水平和大城市人的派頭,他能夠在英國、美國和法國自由活動;又由於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阿拉伯人,他也能夠在中東地區的恐怖組織網中巧妙周旋。他親手執行了對卡扎菲在國外的三名政敵的暗殺,與巴解組織進行了廣泛的聯絡,成了「黑九月」恐怖行動組織者和策劃者哈桑·薩拉曼的一名密友和崇拜者,而且兩人極為相像。

1984年,卡扎菲提升他負責所有的國外恐怖行動。兩年後,卡扎菲被美國人的炸彈和火箭打得心驚膽戰。他要復仇,具體執行由曼蘇爾負責,而且要快。英國方面不成問題;那些愛爾蘭共和軍的人,私下裡他認為他們是一幫富牲,只要得到了錢財就會在英倫三島留下一串串血跡和死亡。問題是要找到願意在美國干同樣事情的一伙人。現在來了這個年輕的英國人,他也許是也許不是一個叛徒……

「我的簽證,我重複一遍,是完全符合要求的,」羅斯憤憤地說,「所以我能否問問出了什麼事情?」

「當然,羅斯先生,回答很簡單。你正被拒絕進入利比亞。」

曼蘇爾踱到房間的另一頭,去凝視窗外遠處的飛機維修庫。

「可是為什麼呢?」羅斯問道,「我的簽證是昨天頒發的,是符合規範的。我想做的只是為我的下一部小說作一些研究。」

「羅斯先生,請原諒我的迷們和無知。你是一名前英國特種部隊的軍人,顯然已經改行成了一個作家。現在你在這裡出現,說是你想在下一本書里描寫我們的國家。坦率地說,我懷疑你對我國的描述是不是特別討好,而且利比亞人民並不會分享你們英國人的自嘲口味。不,羅斯先生,你不能留下。來吧,我陪你返回那架飛機。」

他用阿拉伯語發出一道命令,於是門打開了。那兩名戰士進來了。一名戰士提起了羅斯的旅行袋。曼蘇爾從桌子上拿起了護照。另一名戰士站在旁邊,以讓他們兩人走出去。

曼蘇爾領著羅斯經另一條走道出去到了陽光下。那架利比亞飛機停在旁邊,作好了起飛準備。

「我的手提箱。」羅斯說。

「已經放回到飛機上了,羅斯先生。」

「我能否知道我現在是跟誰在說話?」羅斯問。

「現在還不到時候,朋友。你就叫我……阿齊茲先生好了。那麼,你準備從這裡去什麼地方作你的研究呢?」

「我也不知道,」羅斯說,「我似乎已經走進一條死胡同了。」

「那就休息一下,」曼蘇爾說,「短期度一次假吧。為什麼不飛到塞普勒斯去呢?這是一個美麗的島嶼。我本人很喜歡這個季節特羅多斯山區的涼爽空氣。就在馬拉薩莎山谷的佩多拉斯外面,有一家迷人的客棧叫阿波羅尼亞。我向你推薦這家客棧。一些有意思的人喜歡住那裡。祝你旅途順風,羅斯先生。」

其中一名特空團中士發現他從盧加機場出來,是一次幸運的巧合。他們沒料到他會這麼快就回來。他們倆合住在機場賓館的一個房間里,以4小時值班4小時休息的方式在注視著抵港大廳。那位值班的戰士正在翻閱一本體育雜誌,這時候他發現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