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三個 十年走出的路

自天明寺去淼鎮有兩條路,其中一條算是正規的山路,由很多青石板拼成,不算太寬闊,但絕大部分的道路是平整的,只要不下大雨,路還算好走。這山路修建得應該有些年頭了,因為智恆師父說,他小的時候,這山路就已經存在了。

施主們上茅山遊玩,大部分都會走這條路。山路上有一點特別奇怪,就是在很多地方,山路並非直線,而是蜿蜒曲折,繞了很大的彎,才盤上山頂。戒嗔也去過附近的幾座山,那些山也常常把路修得盤旋,但大多數彎路會修建在陡峭的地方,通過這種方式,讓路變得更好走。而茅山的路就不同了,因為整座山都沒有陡峭的地方,本不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修建,所以這些彎曲的道路,總讓人覺得來得無緣無故。

除了這條正規的山路以外,山裡還有一條小道,這條道路的開拓者不是別人,正是戒傲師弟。

記得戒嗔剛來寺里的時候,有時候和戒傲一起下山,但戒傲從不走山路,他喜歡從山坡上一邊喊叫一邊直接向山下沖。茅山並不險峻,所以這樣衝下山,倒也沒有危險,只是戒傲的衣服常常會被路邊的矮樹和枯枝刮破。戒傲怕師父們責怪,每當衣服破了,便偷偷地躲在屋子裡縫補,偶爾也有意外發生,有次戒傲補了衣服,順手把針丟在床上,結果晚上睡覺的時候被扎了屁股。

儘管付出了些代價,原來沒有路的山坡上,還是漸漸地有了條小路。開始,走小路的人只有戒傲和戒嗔,後來又多了大呼小叫的戒痴與戒塵,再後來我們的後面又多了蹦蹦跳跳的戒言。

漸漸的有些對茅山了解的施主,上山的時候也會選擇這條路,走的人也慢慢多了起來。

前幾天,有位離開淼鎮五年多的李施主,忽然回到了鎮里。李施主已經在外地定居,這次回來只是住上幾天懷舊,那天他特意來到天明寺,坐在佛堂中與我們聊天。李施主口才很好,和我們講些他的外地見聞,讓我們幾個沒有出過遠門的和尚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李施主忽然說,淼鎮上還是太閉塞了,在外地生活,城市變化很快,每隔一小段時間,便會有不少新的建築物出來。而他離開了五年的淼鎮幾乎沒有什麼變化,還是那些房屋,還是那些景緻,至於茅山,變化也很小,五年的時光,幾乎一成不變,唯一有些不同的,是那條小道,彷彿比以前寬闊了很多。

算了算時間,這小路自走出來,已經有十年歷史了,而十年前,那裡還是一片草地。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無路可走,其實不妨嘗試著邁出自己的腳步,也許在你的腳下,無路的地方也會走出一天天寬闊的小路。

有一天,我們再回頭想想,可能會發現,什麼足跡都沒有留下的,是那些一直行走在寬闊大路上的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