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義和團運動

自鴉片戰爭以後,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對外國列強侵略的一忍再忍,一退再退,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在列強的炮艦威逼下不斷地簽出,大量的割地賠款使中國人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中外民族矛盾越發尖銳起來,終於爆發了滅洋興國的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組織最早是在白蓮教的基礎上產生的。嘉慶時期的白蓮教起義失敗後,幾十年間,白蓮教的各個支派繼續暗暗流傳。在京津、山東、河南、山西等省有八卦教、經陽教、榮華教的秘密結社,都屬於白蓮教系統,其中以八卦教傳播最廣。清朝官方規定,凡傳習八卦教的,不但要查拿禁止,而且為首的要處以極刑。在這種高壓政策下,八卦教徒便用傳習拳術來隱秘自己。

中日甲午戰爭時,山東有些地區已有義和拳組織的活動。戰後幾年在魯南活動的大刀會,也同義和拳組織有聯繫。這種組織有過「拳會」、「紅拳會」、「義和拳會」等名義。參加義和拳的,以農民、手工業者最多,他們平時在家裡從事各自的生產勞動,在勞動之餘,在一起練習武術。加入義和拳組織,需要履行一種儀式:練拳時要先跪在地上給師傅磕頭,面朝南發誓,還要口中叨咕咒語。師傅告訴徒弟,只要按照這種方法練下去,就會練成「神拳」,能躲避槍炮的射擊,刀槍不入,所向無敵。這種因對西方火炮的野蠻而產生的幻想迷信對當時無知的民眾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人們紛紛加入義和拳的行列。在山東,由於德國軍隊入侵膠州灣,德國教會變本加厲地盤剝,教會勢力不斷擴張,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終於激起了大規模的農民反帝愛國運動。

1898年十月,山東冠縣義和拳首舉義旗,揭開了義和團運動的序幕。冠縣城的梨園屯與京津威縣交界,這裡的天主教民在法國傳教士的指使下,與村民長期爭用玉皇廟基,並於1897年春在舊廟基上重建教堂,結果「村民大嘩,群起抗拒」。村民閻書勤、高元祥等,綽號「十八魁」,率眾驅逐教民,拆毀教堂,重建玉皇廟。他們還邀請威縣著名梅花掌首領趙三多前來護廟,趙三多率領拳眾在梨園屯亮拳設廠。傳教士要挾清政府鎮壓拳民,山東巡撫張汝梅一面派兵鎮壓,一面建議清政府「將拳民列諸鄉團之內,聽其自衛身家,守望相助」。於是,1898年十月,趙三多等人在冠縣蔣家莊率眾起義,豎起了「助清滅洋」的旗幟,並改稱義和團,率眾直攻紅桃園教堂,與前來鎮壓的清軍多次搏鬥,隊伍發展到千餘人。隨後,起義軍分為兩路,一路由閻書勤率領,活動在了魯交界地區,繼續打擊教會勢力;一路由趙三多率領,沿運河北上,勢力擴展到京津南部和中部。

當犁園屯義和團起義之際,魯西北的長清、高唐、禹城等州縣義和拳,也在朱紅燈等人的領導下積極開展反洋教鬥爭。1899年秋,平原縣木工子李庄村民李金榜欺壓拳民首領李長水,勾結平原縣令蔣楷,以「鬧教」得罪洋人的罪名逮捕拳民六人,朱紅燈由荏平率隊前來救援。十月,朱紅燈帶領拳民擊退蔣楷的進攻,接著又在平原縣的森羅殿大敗前來鎮壓的清軍,聲威大震。山東義和團運動迅速高漲起來。

義和團以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勢,這引起了清政府的極大恐慌,他們多次宣布義和團為「邪教」,嚴加禁止。以袁世凱等人為代表的「主剿派」,多次派兵鎮壓、圍剿。在這種環境下,朱紅燈等著名將領帶領義和團東擋西殺,毫無畏懼,一方面抵抗清軍的不斷剿殺,另一方面痛擊西方教會勢力,去除百姓的重壓。他們在高碑店、涿州、琉璃河、長辛店、丰台等地拆毀車站及鐵路,使西方各國使館大為驚慌。

由於義和團在起義的過程中,提出的觀點反映了普通百姓的利益,加之指揮有方,秩序井然,從不騷擾當地居民,貧困的百姓非常支持、擁護義和團的鬥爭。運動發展得異常神速,短短几個月,各地便形成了數以萬計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軍。同時義和團「助清滅洋」的口號,又得到了一些愛國官紳、士大夫和清軍愛國將士的支持,使這次運動空前高漲。慈禧等人也害怕一味「剿辦」會「激成變端」,於是便採取「撫」的辦法默認了這個組織的存在,企圖利用和收編這支武裝力量。義和團在鬥爭中無形地爭得了合法地位,不久迅速在北京、天津附近發展起來。

隨著北京附近各縣義和團聲勢浩大的發展,外州縣團眾三五十人一隊隊陸續湧入京城。清政府的各個大小衙門、王公住宅多有義和團把守監視,並在各重要路口、內外城門口布崗設哨,滿漢各營的士兵,如神機營、武衛後軍等軍士幾乎全部參加了義和團。京城裡到處都是義和團的揭帖:「還我江山還我權,刀山火海爺敢鑽,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殺洋人誓不完。」此時,總理衙門的權勢一落千丈,北京政權雖沒有被義和團直接控制,但義和團卻在北京產生了日益增長的政治影響。

義和團運動使西方列強十分恐慌,列強開始率領侵略軍進攻北京,英海軍提督西摩爾首先率領侵略軍一千八百餘人由天津乘車向北京進攻,但遭沿途義和團英勇截擊,狼狽逃回天津。

此時的清政府面對西方列強的武裝入侵及義和團運動的日益髙漲深感進退維谷。幾個月以來嚴厲查禁義和團的結果都是「卒未有獲」,而被起義軍在北京的運動嚇得恐懼萬分的外國侵略者,企圖用屠殺來阻止運動的發展。使館衛兵屠殺無辜團眾數百人的罪行,激起了北京群眾的極大憤怒,也遭到了義和團的英勇回擊。西什庫教堂在外國軍隊及教堂武裝的保護下,被義和團圍困了六十三天之久。同時,他們還進攻各國使館,給西方列強以狠狠的教訓,日本使館書記杉木彬、德駐華公使克林德被殺。

面對義和團如此浩大的聲勢,慈禧一面調兵二營專保頤和園,一面任命載勛為統率義和團大臣,正式承認了義和團的合法地位。慈禧發布對外宣戰的命令,派清軍配合義和團去進攻使館,並不斷把北京的義和團調赴通州、天津等地去抵抗外國的侵略。

1900年六月十日,八國聯軍兩萬多人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下,分批由天津乘五列火車向北京進犯。義和團以破壞鐵路相阻截,侵略軍只得邊修路邊推進,津京全線火車原只有三四個小時的路程,結果侵略軍用了八十多個小時才到達離北京尚有一半距離的廊坊車站。1900年七月,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八月初,各國侵略軍統帥舉行會議,商量進攻北京,當時京津鐵路已被破壞,侵略者決定沿運河取道通州西進。八月四日,侵略軍約二萬人從天津出發,美、英、日三國侵略軍沿運河西岸,俄、德、法、奧、意五國侵略軍沿東岸向北京進犯。

當時,京津之間的清軍尚有數萬人,但慈禧不想抵抗,開始向侵略者乞降。她一面電催李鴻章北上與列強議和,一面命人通知各國統帥,乞求停戰。隨著侵略軍的推進,清軍望風而逃,僅少數部隊抵抗,京津沿線的義和團戰士則頑強地戰鬥。侵略軍走到哪裡,哪裡就有義和團的阻擊。

八月五日,八國聯軍到達離天津僅十公里的北倉。駐北倉的是從天津撤出的馬玉昆率領的清武衛右軍,聶士成的武衛前軍余部把守著運河西岸的韓家墅。侵略軍到北倉後,即與馬玉昆部遭遇。義和團大隊人馬數千人立即從附近各地趕來,和清軍會合,阻擊侵略者。五日凌晨,侵略軍向北倉發起攻擊,義和團戰士和武衛右軍在運河兩岸挖戰壕,頑強抗擊,與敵人展開血戰。義和團戰士還掘開運河,放水阻遏敵人。雙方激戰時,八國聯軍見打不下北倉,就轉向進攻韓家墅,守衛在那裡的清軍人數少,韓家墅被日、美、英軍隊佔領,於是敵人渡過運河,從側翼進攻北倉陣地,義和團和清軍遭到敵人夾擊,馬玉昆的軍隊在混戰中撤退,大批義和團戰士壯烈犧牲,北倉失守。北倉阻擊戰,是八國聯軍進攻北京途中遭遇到的一次最頑強的抵抗,義和團和部分清軍官兵英勇作戰,殲滅侵略軍一千三百餘人。

隨後,八國聯軍便長驅直入,兵臨北京城下,馬玉昆等統帥的清兵抵擋不住洋兵的進攻,撤人城內。洋兵駐紮城外,向城內開炮,流彈紛飛,許多房屋被毀,平民死傷無數。1900年八月十四日凌晨,慈禧攜帶光緒等數百人逃出了北京,北京被八國聯軍攻陷。隨後清軍又開始剿殺義和團士兵,在八國聯軍和清兵的聯合剿殺下,義和團運動不久被鎮壓下去了。最後,清政府同八國聯軍簽訂了又一個賣國條約——《辛丑條約》。

點評

義和團運動是一場群眾性的反對西方列強的鬥爭,它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可屈辱的鬥爭精神。它的一個重要缺陷就是沒有統一的組織領導,基本上是幾十至幾千人的各自為戰的戰鬥,這無疑影響了它的發展和成功。對於它的失敗,用當時俄國陸軍中將蘇羅捷科夫致陸軍大臣的電報中的一段話來評價是十分中肯的,他說:「中國現在已經表明,它能夠為種族鬥爭提供多麼巨大的兵力、金錢和精力,所缺乏的只是組織和組織者。」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