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謀殺親夫 第三章 天衣有縫,慧人暗識

王婆的計策看起來天衣無縫:第一步,把武大結果了,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的,沒了蹤跡,便是武二回來,待敢怎地?

第二步,等待夫孝滿日,大官人娶了家去,做個長遠夫妻,偕老同歡。

在這兩步里,關鍵是第一步。

因為,只有這一步不漏痕迹,瞞住所有的人,才可以保證下一步順理成章。

他們也確實可以瞞住所有的人,只除了一個人。

那就是陽谷縣殯葬協會的會長——團頭何九叔。

王婆道:「只有一件事最要緊。地方上團頭何九叔,他是個精細的人,只怕他看出破綻不肯殮。」

王婆是精細人,何九叔也是精細人。王婆怕的,就是這個和她一樣精細的人。

但是,西門慶不怕。

西門慶道:「這個不妨。我自吩咐他便了。他不肯違我的言語。」

為什麼西門慶認為何九叔不肯違背他的言語呢?

何九叔真的不肯違背西門慶的言語嗎?

何九叔來殮武大屍首,到紫石街巷口,迎見西門慶。西門慶道:「借一步說話則個。」

何九叔跟著西門慶,來到轉角一個小酒店裡,西門慶叫取瓶好酒來。何九叔心中疑忌,想道:「這人從來不曾和我吃酒,今日這杯酒必有蹺蹊……」

兩個吃了半個時辰,西門慶去袖子里摸出一錠十兩銀子放在桌上,說道:「如今殮武大的屍首,凡百事周全,一床錦被遮蓋則個,別無多言。」

何九叔心中疑忌,肚裡尋思道:「這件事卻又作怪!我自去殮武大郎屍首,他卻怎地與我許多銀子?這件事必定有蹺蹊!」

但是,何九叔疑忌歸疑忌,銀子還是收了。

何九叔為何收了西門慶的銀子?

是貪財嗎?不是。

那是什麼呢?是怕。

一怕:西門慶是個刁徒。

二怕:西門慶把持官府。

因為在封建社會,普通百姓最怕的,就是這兩樣東西:流氓和貪官。

關漢卿《竇娥冤》中竇娥碰到的,不就是流氓張驢兒和貪官桃杌嗎?

讀《水滸傳》,常常讓人聯想到元雜劇。

二者產生於相同的時代,同一個社會。

事實上,一般的情景下,人們對利害的考慮總是壓過對是非的判斷,這是一般人性。像何九叔這樣的普通小民,心中是有是非,有良知的,但是,假如他們得不到保護,獨自主持是非的成本太高,高到他們無法承受,他們只能選擇沉默,並且,在沉默中成為罪行和惡人的同謀。

何九叔來到武大門前,上上下下看了潘金蓮的模樣和假哭的情態,心裡暗暗地想:「原來武大卻討著這個老婆。西門慶這十兩銀子有些來歷。」

從覺得「今日這杯酒必有蹺蹊」到感到西門慶送給他銀子「這件事必定有蹺蹊」再到推論到「西門慶這十兩銀子有些來歷」,何九叔果然是個精細人。

等到他揭開蓋在武大臉上的千秋幡,見武大麵皮紫黑,七竅內津津出血,唇口上微露齒痕,他的專業知識和多年的經驗使他很快判斷出:武大定是中毒身死。

王婆、潘金蓮、西門慶瞞天瞞地,卻被這個人識破了,看穿了。

那麼,作為一個兼有法醫職責的殯葬協會會長,何九叔會不會當場聲張出來,揭發他們,為死去的人洗雪沉冤呢?

如果不會,那麼,他又如何鑒定武大屍首,幫助他們一起隱瞞真相呢?

在我們看來,何九叔只有這兩個選擇。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

何九叔大叫一聲,望後便倒,口裡噴出血來,但見指甲青,唇口紫,麵皮黃,眼無光。正是身如五鼓銜山月,命似三更油盡燈。眾人趕緊扶住。

王婆便道:「這是中了惡,快將水來!」噴了兩口,何九叔漸漸地動轉,有些蘇醒。王婆道:「且扶九叔回家去卻理會。」

王婆算計來算計去,卻被何九叔算計了。

何九叔真的是中了惡嗎?

兩個火家尋扇舊門,抬何九叔到家裡,何九叔覷得火家都不在面前,悄悄告訴老婆,他只是假裝中邪。因為他碰到了難題:「武大定是中毒身死。我本待聲張起來,卻怕他沒人作主,惡了西門慶,卻不是去撩蜂剔蠍?待要胡盧提入了棺殮了,武大有個兄弟,便是前日景陽岡上打虎的武都頭,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男子,倘或早晚歸來,此事必然要發。」

所以,聲張起來,不敢,怕西門慶;不聲張,又不敢,怕武松。

急中生智,假裝中邪,昏迷過去。

何九叔不光精細,他還很有智慧!

但是,他的老婆似乎更勝一籌。

老婆便道:「如今這事有甚難處。只使火家自去殮了,就問他幾時出喪。你到臨時,只做去送喪,張人錯眼,拿了兩塊骨頭,和這十兩銀子收著,便是個老大證見。他若回來不問時,便罷。卻不留了西門慶麵皮,做一碗飯卻不好?」

武松回來,拿著這兩個證見,便可以得到武松的原諒。

武松若是回來不問,也就不再聲張,又不會得罪了西門慶。

可憐的武大,若是沒有武松這個兄弟,他的性命,也就做了何九叔夫妻的一碗飯了!

當人們主持正義卻要砸了飯碗時,人們往往選擇的是飯碗而丟棄正義。

這不但不被看作低下,反而被視為聰明。

所以,何九叔一聽,馬上稱讚老婆:「家有賢妻,見得極明!」隨即叫火家自去殮了。出喪那天,何九叔假裝去給武大燒紙,偷得武大的兩塊骨頭,拿去撒骨池內只一浸,果然骨頭酥黑。何九叔收藏了。

我們知道,在非公民社會,在大多數情況下,芸芸眾生既不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更不具備保護他人、維護正義的能力。在看到邪惡肆虐時,普通人就是魯迅先生所沉痛揭示的兩種人:一、遭到蹂踐傷害的示眾材料;二、沉默不語的旁觀者、看客。

何九叔明明知道武大是被毒死的,但是,他在權衡利弊之後,選擇了沉默。

他之所以保存武大的骨殖以作證據,不是因為良知,而是因為他在考慮利弊時,想到了武松。

豈止一個何九叔?武大的眾鄰舍明知道他死得不明,但誰都不願意站出來,揭開真相,還武大一個公道。

大家都成了同謀。

這樣的沉默我們在林沖被迫害時,看到過。

在魯智深故事中,在金翠蓮父女被鎮關西欺凌時,看到過。

在整個《水滸傳》故事裡,舉凡弱者被欺凌的地方,必有沉默的大多數,站在一旁,沉默不語。

實際上,只要大多數不再沉默,我們本來無須英雄。

我們可以自己救自己。

什麼是英雄?英雄就是在他人都沉默時,他爆發出來。

什麼是英雄?英雄就是大家都不敢出頭時,他站出來。

這話反過來說,就是:英雄爆發的時候,正是大多數人沉默的時候。英雄挺身而出的時候,正是大眾不敢出頭的時候。

因此,有《水滸》式英雄的時代,一定不是一個好時代。孳生英雄俠客的世道,也一定不是一個好世道。因為,有一個英雄,必有一群懦夫。

但願我們的生活中,永遠無須英雄俠客。

我們自己是自己的英雄。我們自己建立一種制度,用制度保護我們自己。

好了,現在,懦弱的武大死在潘金蓮的砒霜里,更死在眾人的沉默里。

但是,他有一個英雄的兄弟。

當這個兄弟歸來時,不明不白的死者會得到昭雪。

冤讎,也會得到申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