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B編 (第10篇)-1

B編 (第10篇-第11篇)

沙玫的成功,同時也是她的失敗——她是青年奮鬥的一座墓碑。

沙玫十日談

柯蓮九歌

第10篇沙玫十日談

案例提示:

沙玫,女,三十六歲,畢業於內蒙古大學英語大專,畢業後在內蒙一家國企做廠長秘書,。工廠破產後被迫下崗,到北京尋找出路。一邊打工一邊做留學準備的日子很艱難,正當她幾乎支持不下去打算一咬牙一跺腳嫁給一個又老又窮的華僑結婚出國的時候,徐老師使她絕處逢生。最終她以美國通用集團職員的背景獲得了錄取和簽證。

然而,沙玫的問題遠不止是留學問題,沙玫的問題幾乎涉及這個時代與社會青年人共同面臨的所有問題。

前夜:我與沙玫相逢新東方

在離兩千年還差四年的一個中午,大約在冬天。冬天的北京沒有雨,沙玫來到新東方。她點名要找徐小平,說要找我"談談"。凡是來找我的,都是來找我談談的。凡是要找我談談的,都是有問題的。這個問題,不是疑問的問,而是難題的題。這些難題,一般都是生命前途大難題。沙玫碰到了什麼人生難題?

這是1996年陰沉的2月,剛剛回到新東方才幾周的我,辦公室還沒有安頓好就立刻遇到了沙玫,擁有了為她提供留學與人生諮詢的榮幸,從此開始了我與她之間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綿延至今的人生交匯互動的歷史,寫下了我在新東方為當代青年提供人生諮詢最激動人心的詩歌長卷。

初看上去沙玫有點暮氣沉沉,我想她已經三十多了吧。但一開口立即顯得春風襲人,看上去又年輕了好多。在寒暄幾句之後,沙玫直奔主題。

她沉痛地對我說:"徐老師,我想出國。為此奮鬥了很多年,至今還沒能出去。但我實在不能再等了。"我說:"你打算什麼時候走?"她說:"最好明天就走!"我說:"我理解--你想去哪一國?""除了中國不去,哪裡都去!""你多大?""這個有必要說嗎?"沙玫顯得非常猶豫為難。

"當然!如果你不說年齡,我怎能對症下藥、有的放矢給你設計出國方案?""二十多……"看見我不信任的目光,她又加上一句說:"……多一點。"我一聽就知道她在撒謊。我追問:"到底多幾點?"沙玫咬咬牙,以視死如歸的勇氣告訴我:"多他媽的十點半!昨天剛剛過了三十點五歲的生日。"聽了她的話,我心裡受到巨大震撼,我立即想擁抱這個姑娘並給她親切安慰。但是當時我沒有這麼做。我剛回國,還沒有建立起自己那種慈父般光輝的形象,而且那時比現在年輕!擁抱她,可能會被她敏感的美麗心靈誤解。其實我應該擁抱她--一個是憋足了勁回到國內的我,一個是憋足了勁要擠出國門的她,回國與出國這兩股潮流熱烈擁抱在新東方,說不定還有一點時代象徵意義呢!

沙玫是那種為了出國幾乎什麼都不要的女人。這種人在80和90年代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成為一種獨特的病態"亞文化":出國,就能解決一切人生的問題。不出國,人生就是問題的一切。

不過,不管人們對沙玫的人生哲學如何評價、也不管她的出國夢想到底是否值得肯定,作為一個奮鬥者的沙玫,給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她穿著打扮非常大方得體,好像剛從高級外企下班回來;她的表情熱烈明朗,她的笑聲豪爽高昂,在和我交談的過程中她一直對我保持著濃濃的熱情和關注,充滿了成熟女性練達的人情世故。

但沙玫其實生活在絕境之中,來到新東方諮詢處,證明了這一點。她被迫身陷的環境,離她應該得到的相距太遠。她畢業於內蒙古大學的英語大專,有學歷而無技能。畢業後,在內蒙一家國營企業做廠長秘書好幾年,工廠破產被迫下崗後,來到北京闖江湖。找了一間便宜的住房,找到一份低收入的工作,沙玫開始了在北京的生活。她住的地方,離她工作的場所,幾乎是城西城東,每天在路上來回顛簸四個小時。她的年齡,從二十多向著三十多爬行;她的青春,在北京灰濛濛的天空下褪色。

令我對沙玫產生崇敬之心的是,儘管她非常貧窮艱苦,在物質世界裡一無所有,但是她的精神狀態卻永遠相當高昂。也許她的內心充滿絕望,但臉上卻總是春風蕩漾。每次見到我,總像剛剛從國務院開完會議一樣,風塵僕僕地就奔涌過來。豐富的眼神與表情,像驚飛的麻雀,呼啦啦地就撲到我的臉上來。看她的外表,你會以為她是一個非常成功和幸福的女人。她的優秀令陌生人崇拜讚美,她的困頓令好朋友扼腕慨嘆。

沙玫外露的自信,達到了變態的偏執。她總是認為自己美麗無比,認為人人都在追求她,並總是得意地把這種自我感覺告訴我。雖然對此我感到吃驚,但是我不得不承認一個真理:如果一個姑娘自己認為她自己美麗,她就會美麗--因為信念本身就是美,信念是創造美的動力。在新東方我遇見的人非常多,但像沙玫這樣把自己當作美女來自我崇拜的人,實在是絕無僅有。這也是我熱愛她崇拜她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覺得自己美麗的女人,不是好女人。沙玫是一個好女人。

導致她來新東方諮詢處找我的直接原因,是她的人生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一個六十歲的美國老華人,雖然愛國但長得枯瘦矮小而且沒有錢,經過別人的介紹,正在追求她並提出要和她結婚帶她去美國過苦日子。這是沙玫大專畢業奮鬥了將近十年之後,惟一能夠看到、能夠把握並且好像可以改變她命運的機會。走投無路的她,和他見過幾次面,但怎麼見怎麼噁心。和他結婚,太恐怖了;但不和他結婚,似乎更加恐怖。十多年過去,查爾斯王子已經成為查爾斯王父而且又生出了新的小王子而小王子也已經開始進入尋找小公主的青春期,而沙玫她老人家還在這裡默默等待,苦苦祈求。沙玫打了一個寒噤,於是心一橫,想:媽媽的結就結了吧,結了到美國再和他離!不離就對他實施精神虐待和並保持肉體隔離!

但沙玫畢竟是中國土地上誕生的善良女性。雖然她確實非常想出國,但對這種接近出賣自己的方式出國心有不甘。於是她來到新東方找我,要我分析分析除了這種路子,她是否還有其他出國的可能性,比如留學美國、移民加拿大、定居模里西斯、打工馬達加斯加……反正她的出國目標也不高,除了中國不去,哪裡都去!

第一日:我和沙玫談思想

我在新東方為學生做"留學"諮詢,經常變成是諮詢"不留學"。鑒於中國日益湧現的機會、世界對中國日趨擴大的開放、中國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中國社會對於人才需求出現的結構性變化,我常常奉勸許多學生推遲出國計畫,好好在國內奮鬥幾年再說。讀者在本書可以看到好幾個這樣的案例。在對她的情況進行過仔細分析之後,我認為沙玫已經到了必須出國的時刻。我給她設計了一個留學的藍圖。這個藍圖,在後來的幾年,保證沙玫能夠出國,保證沙玫抓住了青春的尾巴,保證沙玫實現了自己的奮鬥理想。

我認為沙玫到了必須出國的時候,第一個原因是考慮到沙玫的年齡因素。沙玫三十已經出頭,在國內的奮鬥已經達到極限。出頭的年齡與沒有出頭的事業,使得沙玫必須尋找一個她的個人潛能突破口。她需要某種嶄新的機遇,使奮鬥獲得突飛猛進的推力。也許只有留學,能夠在短短兩三年之內,一舉突破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音障,使人生的後半段旅程能夠以超音速飛行,追趕失去的時光。

我認為沙玫必須出國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我看到她能力和學歷的巨大落差。沙玫個人能力非常優秀,但知識、學歷和她這種個人能力無法匹配。留學對於她實際上具有必要而迫切的實用性。沙玫的個人素質,尤其是在奮鬥信念、自信自尊、溝通表達、人際交流等方面,遠遠高於我在新東方看到的中國學生平均水平,但她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水準又比普通學生要差。她屬於高能低分的人,和這個時代"高分低能"、"知識高素質低"的疾病恰恰相反。沙玫最缺少的,是更多的知識,以及一般而言知識所標誌的更高文憑。多年來,沙玫總是想充實自己,反反覆復讀了不少補習班進修班。但由於國內教育質量的低下和教育資源的貧乏,浪費了很多時間金錢,而文化檔次依然沒有提高。利用國外強大的教育資源提升自己,肯定會給沙玫"行路難"的人生髮展帶來新的希望。在這個意義上,沙玫偏執的出國追求確實有其深刻的歷史必然。

我認為沙玫可以出國的第三個原因,是因為沙玫已經具備出國的必備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她的英語能力。她的英語雖然不那麼傑出,但托福有把握考到600分;她的大專學歷雖然不那麼實用,但申請歐美中等水平的商學院一般也都能夠被接受;英語口語是她擁有的最寶貴的能力:她的語言雖然帶著內蒙口音,聽上去有點像吆喝牲口似的,但她能夠勇敢地吐出一個又一個遼闊的辭彙,好歹人們也都能夠聽得懂這種馬語者英語。她的口語對話能力超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