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慈父嚴母

慈父嚴母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精神上的距離感,常常是由於父母對孩子的過於親密引起的。當父母允許孩子與自己保持距離的時候,孩子的心靈反而回到父母身邊。

——作者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微軟小子」的家庭有個驚人一致的基礎:慈父和嚴母。

他們在回憶自己的父母的時候,說出來的話幾乎完全一樣。

李開復說:「父親基本不管我,而母親管我就很嚴厲,母親對我是非常標準的中國式的教育,背書要背得一個字都不錯,考試不好要打我的,打得很重。」

沈向洋說:「男孩子可能受母親的影響比父親的要多一些,至少我是這樣的。我父親幾乎不說話,我母親對我非常嚴格。她給我的最深的影響,可能就是好勝心,絕對不能輸的好勝心。」

至於張亞勤,他的記憶中完全沒有父親,只有母親,還有母親的母親——他的外婆。

我們還不能認定「微軟小子」都是母親教育出來的。但是的確有證據證明,很多重要人物在回憶自己童年的時候,都認定母親對自己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父親。比爾·蓋茨是其中的一個,微軟亞洲研究院里這些最傑出的華人青年,李開復、張亞勤、張宏江和沈向洋,也是一樣。還有那些後起之秀,周明、童欣、初敏、張波、劉策,都說過幾乎完全相同的一句話:「我受母親的影響更大。」

此外還有一個驚人的一致:「微軟小子」都是在年齡很小的時候離開了家。李開復11歲,張亞勤12歲,沈向洋11歲。

這個年齡是一個孩子從童年向少年的轉折點,每個人都是在這種年齡開始產生自主意識。「E學生」之所以叫做「自主型」,正是因為人本身具有的自主意識能夠健康地成長起來。

我們把「少小離家」與「慈父嚴母」加以對照,可以發現這裡所謂「嚴母」,只是對孩子的童年時期來說的。一旦孩子年齡稍大,她們都無一例外地終止「嚴母」的形象,要麼允許孩子離開自己遠走高飛,要麼改變嚴厲管教的方式,變得寬鬆甚至放任。

這中間的含義令人回味。

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係,有可能使孩子得到鼓勵、愛護、關注、溫暖,也可能讓孩子感到壓力、打擊,甚至產生厭煩和隔膜。即使是同樣一種東西,在不同的時候也會在孩子心裡引起完全不同的反應。

但是這裡面仍然有一些一般性的規律可以遵循。父母的呵護和管教,通常都會對童年時代的孩子產生強烈影響,也會在孩子心裡留下美好的記憶。但是大多數孩子進入少年時期的時候,都會經歷一個反抗父母的階段,這是他們要求「自主」的時期,也是我們經常說的「逆反心理」。這時候父母施加在孩子身上的關心、愛護和嚴格管教,總是適得其反。

我們看看周圍的父母,大都在孩子的童年時代過分嬌縱,而在孩子的少年時代又過分施加壓力。「自主意識」遇到不可抗拒的壓力,也許會消失,也許會變形,也許會走上歧途,這就是「逆反」甚至「叛逆」。結果是,父母與孩子越是親近,就越是有一種疏遠感。

在李開復、張亞勤和沈向洋這三個案例中,情形恰恰相反。母親的嚴厲、細緻、直接控制,僅僅留在兒子的童年時代,而在少年時代即將開始的時候,這一切都戛然而止。母子分別,讓母親更多地表現出母愛之中慈祥、溫柔、關切的一面。這讓兒子感受強烈,甚至把母親昔日的嚴厲和專橫都變成美好的記憶。

那些少小離家的「微軟小子」談到自己當年的感受,都曾說起,他們最初有一種解放、輕鬆和自由的感覺,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對父母的思念。還有一些「微軟小子」直到長大成人之後才有機會離開父母,那時候他們就會有一種迫不及待想要遠走高飛的感覺。很多孩子在高考時一定要尋找離家遙遠的學校,就是覺得父母如影隨形地跟著自己的日子,簡直無法容忍。

說來真是奇怪,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精神上的距離感,常常是由於父母對孩子的過於親密引起的。當父母允許孩子與自己保持距離,甚至鼓勵他們遠走高飛的時候,孩子的心靈反而回到父母身邊。彼此天各一方,不能相見,但距離越是遙遠,就越是造就了兩代人之間的親近感。

難演的角色

中國人喜歡攀比,父母在單位里見到同事的時候,就會想,我比不過你,我兒子還比不過你兒子嗎?

——沈向洋

沈向洋很坦率地承認,母親對他的期望值很高,「就是那種典型的望子成龍的心態。」

他從那種期望當中感受到壓力。所以,他小時候「最高興的事情就是母親去上夜班。」因為家裡沒有人管他了,他也就有了一個自由的晚上。當他有了兒子以後,不免常常揣摩兒子的心思,將心比心,於是想到:「小孩的心理都是一樣的。我的小孩看見我不在家可能會高興得不得了。」

但他還是認為家庭給了他巨大的影響,他回憶道:

父母的影響不是一句兩句話,也不是他聲音大,有權威,而是潛移默化的,不斷地影響著你。別看我那麼小就離開家,可是後來無論走到什麼地方,有些情節是永遠不會忘記的。當時我家生活在這個社會的最底層,很清苦的。當然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身份。除了父親,家裡別的人都是農村戶口。你可以想像,讀好書對我們這個家庭有多大意義,那就是跳出農村了。小時候我還沒有這個意識,但是現在,我就特別理解我母親那時候為什麼對我那麼嚴格。

人啊,一定要明白一點,你這一輩子,很大程度上不是為自己而活,這就是做人最辛苦的地方。你想,一個人從小到大,肩負著父母的希望,肩負著老師的希望。無論走到哪裡去上學,無論多麼艱苦的歲月,都有一點這樣的信念在裡面,讓我覺得輸不起,過去是輸不起中國人,現在就是輸不起外國人。這也許不是一個很好的心理狀態,但問題在於,有這樣一種教育制度,有這樣一個教育環境,這種狀況就非常難改。現在的小孩是不可能沒有這種壓力的,我相信他們的壓力更大,因為這已經形成一種社會規範了,根深蒂固,是一種文化了。比如中國人喜歡攀比,父母在單位里見到同事的時候,就會想,我比不過你,我兒子還比不過你兒子嗎?說不定就有這樣的想法。

如今父母的角色也越來越難扮演了。他們整天都在問自己:怎樣為孩子的明天做準備呢?大街上到處都有教導他們怎樣養育孩子的書,每個星期有十幾種,每年有幾千種,從孩子還沒有出生一直到孩子最後離開他們,從《胎教》到《高三家長》,全都有,可是他們還是感到迷茫,無所適從。這是因為,孩子們的明天既不能預料,也不能理解。

我們都知道,30年以前,家庭的中心是大人,完全不像最近這20年,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在他們的驅使下做這做那,從中享受著無窮的快樂。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在他們的心中漸漸變成負面的形象,成了他們口頭上輕飄飄地說的那個「我老爸」。

現代生活每一天都在變得更複雜,人們面臨多樣化的選擇——從職業到伴侶,從手機的鈴聲到住宅的樣式,但是我們卻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造就成完全一樣的人:讀書、考試、分數、小學、中學、大學、一份由教育系統認定的好文憑,和一個用社會標準衡量的好工作。父母、老師、專家、媒體,還有整個社會,齊心協力構造出來的教育體系,整齊劃一,就像張益肇說的,是「一條生產流水線」。

這是全世界最大的生產流水線,擁有工業化社會的經典特徵:標準化。你看看過去20年里父母和老師把心血傾注在孩子身上的情形,也許會想到流水線旁的工人在關照自己的產品。產品每天都在流動,工人盯著它們,目不轉睛,重複著同樣的動作,安裝同樣的部件,完成同樣的程序,然後依據同樣標準來檢測。其間充滿緊張、單調、枯燥以及焦躁不安的煎熬,好不容易熬到下班鈴聲響起,長出一口氣,看看眼前的勞動成果,又看看身後的流水線。送進去的原料形形色色,經過他們親手塑造,出來的產品一模一樣。

父母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那是可以理解的。他們在自己的一生里有太多的理想沒有實現,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不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呆在一起。現在,兒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他們希望在孩子身上找回自己的夢想。孩子聰明就是自己聰明,孩子快樂就是自己快樂,孩子考了100分就是自己考了100分,孩子考上大學就是自己圓了「大學夢」,孩子出人頭地,自己也就能夠揚眉吐氣。

要論兩代人之間生活的差別,全世界沒有哪個民族像中國人這樣巨大。新一代人無從體會過去的生活,但卻無時無刻不在父母身上看到過去的烙印。那些想要出人頭地的孩子埋怨父母不能給他們指導,那些率性而為隨遇而安的孩子則嘲笑父母對他們的期望。

「天底下當老子的不會有太大的區別,無外乎兩種類型,」一個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