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發現

新發現

1.「E學生」和其他學生的區別不在於有沒有自己的興趣和要不要最好的分數,而是在於,前者把興趣看得更重要,後者把分數看得更重要。一旦你把這個順序倒過來,就有可能成為「E學生」。

2.拋棄了「排隊文化」和「狀元崇拜」。事實上,優秀的學生有兩類,有些人能夠成為「E學生」,並且像天才一樣成長,有些人則不能。後者永遠不會為了一個目標而犧牲「第一

名」的位置,永遠不會將熱情和雄心投入到更富有吸引力和更有長遠價值的事情上去。對這些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超過別人,是第一名,是名牌大學。這中間最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驅動人們爭取第一的慾望,與「E學生」的品質背道而馳。當你把這一現象與父母老師的期望、報紙上頌揚的「狀元經驗」聯繫起來的時候,就會知道,為什麼我們的30個研究對象大都不是「第一名」。

3.每一個人都是在真正抓住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後,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潛力。這個環節至關重要。所以,通向「E學生」的第一推動力,不是天賦聰慧,不是重點學校,不是「名師家教」,不是父母的眼睛緊盯不放,不是任何「來自外界的壓力」,有一樣東西比這一切都重要,那就是「發自內心的渴望和熱愛」。

4.拋棄了「不能偏科」的舊觀念。「一技之長」比「平分秋色」更容易促使一個學生成為「E學生」,尤其是在大學階段。

5.孩子的「開竅」與教育環境有著更大的關聯度,而不像我們通常以為的僅僅與孩子的年齡相關。在90%的案例中,孩子的「開竅期」發生在大學二年級到大學三年級,而不論他在這時候是14歲(比如張亞勤和沈向洋)還是20歲(其他所有按正常年齡上學的人)。

6.真正知道「我到底要什麼」的學生,通常比那些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學生還要快樂。

離家時刻

我很奇怪,現在的孩子十八九歲了去上大學,媽媽還要陪著。

——張亞勤

1978年盛夏,中國中部一個城市中心的火車站。

那一天,車站上人很多,又臟又亂。周圍都是大人,亞勤夾在他們中間,顯得特別矮小,還很瘦,一副發育不良的樣子。這也不能怪他,他才12歲。

可是從這時起,他就要離開家,離開媽媽。他已經是大學生了,對他來說,大學校園是一個未知的世界,他以前只知道那是個青年呆的地方,可是他還沒有走出童年時代呢。

周圍人擠人,有人撞了他一下。他手裡提著的包掉在地下。那一瞬間,這孩子有點慌,拉緊媽媽的手,覺得抓到了一個依靠。說來也怪,在媽媽身邊的時候,他從來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現在,就要離開媽媽了,他才第一次從那隻手上感覺到安全。可是他知道,媽媽不會陪伴他。媽媽在他走出家門的時候就已經說了:「你的未來旅程要獨自一人去走。」

他仰起頭來,看看媽媽。媽媽注視著他,眼光裡面有一種異樣的光彩,與其說那是憐愛,不如說那是鼓勵。

「去吧,你能行。」媽媽說。

這話在亞勤聽來是那麼熟悉。過去的這些年裡,每逢關鍵時刻,媽媽就在他的耳邊說:「去吧,你能行。」一次又一次跳級上學的時候、獨自出門旅行的時候、參加數學競賽的時候、得了肝炎去住院的時候、在中國科大的報名表上寫下自己姓名的時候,媽媽都是這樣說的。那時候媽媽眼睛裡面的光彩,就像現在一樣。

羅伯·麥克納馬拉曾經說:「人腦和人心一樣,朝著被讚賞的方向走。」事實真是這樣的。每個傑出孩子的周圍都有一個鼓勵和讚美的世界。很多人見了這情形,都會有個誤解,覺得一個孩子是因為聰明,所以值得讚美,其實情形往往相反,孩子是因為得到讚美,所以才聰明起來。

外婆一直誇獎亞勤有天賦,總是對他說,「那是你媽媽爸爸給你的最好的禮物,千萬不要浪費了。」他對外婆像對媽媽一樣親,小時候總是往外婆家裡跑,還記得外婆常常說:「去吧,你能行。」後來媽媽每次對他說出這幾個字的時候,他都會想:「媽媽一定是從她的媽媽那裡學來的。」

亞勤和媽媽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默契:從來沒有什麼特別的親密,但卻彼此信任。母親總是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還喜歡說:「讓孩子知道他很聰明,他就真的聰明起來了。」天下的母親都喜歡誇獎自己的孩子,都知道父母的表揚和認可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重要意義。這位母親的與眾不同在於,她懂得誇獎的藝術。懂得什麼時候該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什麼時候該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她的誇獎常常出其不意,每當兒子表現出懦弱、猶豫、挫折,她的激勵就特別頑強。可是人人都在誇獎她的兒子時,她卻相信,兒子已經不需要誇獎了。

亞勤在太原讀中學的時候,整個城市都在談論他,還要「掀起學習張亞勤的熱潮」。我們在前邊提到這個故事的時候,遺漏了其中一個情節,現在不能不說。那一天亞勤見到這條標語的時候,覺得特別有意思,跑回家來眉飛色舞地告訴媽媽,想要媽媽和他一同高興,不料媽媽只是淡淡地說:

「沒有什麼好讓人家學習的。你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

1978年那個夏天,亞勤接到中國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天,學校里一片沸騰,同學特別高興,老師更是激動,鄰居們都來祝賀,還有很多記者要來採訪。亞勤不禁得意洋洋,準備大幹一場。他對媽媽說:「我的目標實現了。」

媽媽也挺高興,可是這個從不吝惜鼓勵孩子的女人,現在卻沒有說出一句誇獎的話來。「也許她在別人面前也誇我了,但是她當著我的面還是比較平靜的」,亞勤多年以後回憶當日情景時這樣說,「我也不記得母親當時跟我說什麼了,就和每次考試之後差不多吧。」

每一個母親都希望生下一個天才,但真正天才的母親,都會說他們的孩子是一個普通人。這並非謙虛,因為他們太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人性中所具有的那些東西,自己的孩子無不具有。所以亞勤的母親幾乎沒有當面誇獎過他。有幾天,他成為記者追逐的對象,記者們都說他是個「神童」,要在報紙上推廣他的事迹,讓全國孩子都來學習。這時候媽媽要求他不要接受記者的採訪,不讓記者把他的名字登到報紙上。

「記住,兒子,」媽媽說,「名聲,還有報紙說的那些話,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再說你還是個孩子,還不能說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失敗。」

現在,兒子就要去上大學了,媽媽的臉上仍然只有淡淡的神情。列車車廂里空氣渾濁,一片嘈雜。這是1978年秋天的那種嘈雜,和80年代的嘈雜不一樣,和90年代的嘈雜就更加不同。那時候我們國家的高考在中斷了12年之後剛剛恢複,「上大學」成了「擺脫廣闊天地」和「回到城市」的代名詞,叫億萬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激動不已。連續12年的「高中畢業生」坐在同一個考場里,此外還有一大群像亞勤這樣的孩子,報紙上一個勁地說他們是「神童」,全都匯聚在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裡。現在,亞勤要去的地方,正是那個「少年班」。

就像我們在前面說過的,獨自旅行對他來說不是第一次。他覺得在媽媽跟前撒嬌的時光結束得特別早,印象里小時候到處跑,媽媽從來不會形影不離地跟著他。「我從小就很獨立。」他回憶自己的童年:「我很奇怪,現在的孩子十八九歲了去上大學,媽媽還要陪著。」

現在,媽媽又走了,把兒子獨自留在南下的列車上。這火車要開到哪裡去?亞勤還想不明白。他那時候只知道眼前這段旅程有一千多公里,從太原到合肥。

在經歷了最初的恐懼之後,亞勤鎮定下來,左看右看,領受著大人的目光。沒有什麼人相信這又瘦又小的孩子居然是個大學生。

火車開動了。亞勤離開了他在太原的家,這一次是永遠地離開了,就像媽媽說的,獨自走向「未來旅程」。

父親的遺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偶像。

——李開復

看到父親多年來的工作,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兒子為什麼能把那麼多智慧和激情投入到學業中去。事實上,父親對兒子的影響還不只這些。

開復成年以後,試圖把對父親的零星回憶編織起來,發現父親和自己在一起的時間很少,而且「他非常不愛講話,只是埋頭寫他的東西。」

童年的時候,開復每天晚上都會去父親的書房,看他伏案寫作。那個男人個子不算高,寡言少語,平和從容,難得一笑,即使高興的時候,也只是把一絲淡淡的笑容掛在嘴角上。可是父親的筆似乎永遠也不會停下來,那裡面流淌著無窮無盡的智慧和激情。開復還小,看不懂其中奧妙,但卻已經感覺到,有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支撐著父親,這讓他好奇極了。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父母的影響力通常不是看他們說什麼,而是看他們做什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