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2001年7月的一個傍晚,辦公室里的電話鈴聲忽然響起。我拿起聽筒,自報家門,接著就聽到對面有個天真但卻執著的聲音:「好不容易找到你!好不容易!」她告訴我她叫楊雪,在內蒙古自治區一個小縣城給我打電話,然後便對我講了她的故事,平凡但卻深深地觸動了我。

她是一個高中三年級學生,曾經是一個成績優異、人人喜歡的孩子。三年前,她以全縣第一的分數考入現在這所高中,但是接下來發生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讓她心緒極壞,成績一落千丈,於是情緒更壞,如此惡性循環,直到萬念俱灰。有一天她走在大街上,漫無目的,還想到死。就在這時,她看到縣城的書店,不由自主地走進去。她喜歡書,想看看有沒有可看的東西。「我看見了你的《追隨智慧》。我站在那裡,讀了扉頁上的四句話,立刻就被吸引了,又讀前言,然後忍不住掏出身上所有的錢,把它買下了。」她在電話裡面說,「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原來是想拿這錢買安眠藥的。」那個晚上她沒有睡覺,整夜都沉浸在「微軟小子」的那些故事裡。「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種生活。」她決定讓自己振作起來,復讀高三,「不考上清華大學不罷休」。

這故事讓我有一種感覺,五味俱全。第一個反應是欣慰,我甚至想到,即使這本書只有她一人讀過,我就算沒有白寫。但我知道,我從來沒有想要慫恿所有孩子走上天才之路,甚至對於「不考上清華不罷休」這樣的想法,我也不能完全贊同。我勸她不一定非上清華大學,說了很多「只要儘力,結果並不重要」之類的話,還告訴她好大學有很多,可她執意不聽。這時候我才明白,一本書居然會對讀者產生如此大的影響,連作者本人的阻止都無濟於事。

《追隨智慧》這本書是在2000年秋天出版的,裡面寫了微軟亞洲研究院里一群中國人的故事。從那時以來,常常有一些年輕的朋友來找我討論此書。大多數人都說他們從中受到鼓舞,但是自從接到楊雪的電話,我便隱約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疑問,這疑問又由於我兒子的一席話一下子清晰起來。當時我正在把一大堆關於這本書的評論整理成冊,兒子走進來,隨手翻了幾頁,帶著幾分敬而遠之的口吻說起他對「微軟小子」的看法:「這些人都是人精,不是人。」

我對他的話有點好奇。老實說,《追隨智慧》這本書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他寫的。他那時也是高中學生,酷愛電腦,於是我就希望他能像我見到的「微軟小子」一樣優秀,還想像他也能成為一個了不起的計算機科學家。我告訴他,我要寫一本他愛看的書。他也的確愛看這本書,看了好幾遍。我知道他對書里的人物已了如指掌,於是慫恿他繼續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些人很『牛』,但不是所有中國人都特別『牛』。」他說,「他們不代表普通人。他們的嘴裡動不動就是人才,可是這種一定要人家當人才的想法,就是讓人太痛苦,而且一家子都跟著苦。有的人想要出類拔萃,有的人只想做個普通人,有個穩定的工作,過一份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按現在的標準,這樣的人就叫沒出息。所以中國的孩子是當人才痛苦,不當人才也痛苦。」

聽到這番話的那個瞬間,我有點失望,但我很快發現,兒子的話是對的。中國的教育體系的確很像一條製造工業品的流水線,大家都遵循同樣的程序、同樣的標準,走進去的孩子形形色色,出來的孩子卻都一模一樣,否則就不發給你大學文憑。很少有人想到,教育孩子和製造汽車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兒子和楊雪同歲,兩個人一個在大都市裡,一個在偏僻小城,一個是男孩子,一個是女孩子。他們對於同一本書的反應都很強烈,但卻如此不同,指向兩個極端,儘管都有把問題誇大的傾向,但在他們的同齡人中卻有代表性。於是我開始反省,回過頭去重新研究微軟的那些年輕人,到現在兩年過去,我可以說,我已經有了結論,就在本書中。

讓我們更優秀。這是教育的主旨,看上去天經地義。

誰都想要優秀,這是楊雪的夢想。

但是,還有比優秀更重要的,那就是「我自己」,這是我兒子的夢想。

我希望這兩個夢想,而不只是一個,都能成為現實。

我們沒有能夠更優秀,往往不是因為我們天生不夠聰明,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我自己」。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使用聰明,總是按照別人的標準使用自己的聰明。

我們即使優秀了還是不快樂,那基本上還是因為,我們總認為「最好」的含義就是戰勝別人,而沒有想到真正的最好是「成為最好的我自己」。

2003年3月20日,我開始有了這個想法。當時我和凌小寧閑聊,給他講了楊雪的故事,也把兒子的話告訴他。他沉默片刻,然後說:「我總是對我的兩個兒子說,你不需要成為最好的,你只需要成為最好的你自己。」

小寧曾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總工程師,也是我哥哥,比我大一歲,童年時期我們形影不離。家裡兄弟姐妹四人之中,他並不比別人更聰明,但他個性最強。對於大家都在追逐的東西,他認為那不一定是好東西,可是他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有一種異乎尋常的執著。10歲那年,他想買一雙冰鞋,是一雙嶄新的速滑跑鞋,媽媽也許是覺得那鞋太貴,只答應給他買一雙半舊的花樣冰鞋。別的孩子遇到這種情況,要麼號啕大哭,要麼不再堅持,但是小寧一聲不吭,突然跑開,回來的時候手裡多了一個鎚子和一把釘子。他走進父母的卧室,還是一聲不吭,揮起鎚子,把釘子一根接著一根釘進床頭的木架,直到媽媽答應他的要求,才停下來。多年以後他長大成人,每天上班下班,卻沒有手錶。那年代手錶在「三大件」中名列第二,大城市裡人人想要,但是小寧無動於衷,媽媽要給他買塊表,他不要,還說「大街上哪裡不能看個時間啊?」他每天騎車去一個軋鋼廠,工作8小時,把鋼條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一天天這麼干著,同時頑強地保留著自己的興趣。就像我們在《追隨智慧》裡面提到的,他喜歡無線電半導體,把自己的工資全都花在這些東西上。70年代中期有所大學錄取了他,是「工農兵學員」,那時候離開生產第一線去大學讀書,是年輕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不料他卻不去,因為那個專業他不喜歡,他不肯為了一個大學生的招牌去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後來北京大學錄取了他,他欣喜若狂,忙不迭地打點行裝,不是因為什麼「名牌大學」,而是因為這次是計算機專業,那正是他的所愛。這些事情都已過去多年,至今歷歷在目,所以當他說「成為最好的你自己」時,我立刻就明白了其中含義。

他的這句話給我印象深刻,促使我用新的眼光去審視微軟亞洲研究院里的那些年輕人。在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研究之後,我可以很肯定地說,他們的故事之所以個個精彩,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甚至也不是因為他們特別傑出,而是因為他們都是「最好的我自己」。

我曾和微軟公司中的90多人談了話(大都是中國人,也有些是美國人),有300多個小時的錄音以及幾百萬字的材料。這一次我把研究的焦點集中在30個人身上,他們是微軟亞洲研

究院170個研究員和工程師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我有時候用「微軟小子」來稱呼他們,是希望在讀者心中留下一個統一的形象,其實他們中間差別巨大。他們出生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被人們當作聰明、成功、快樂和富有的典型例證,而且,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年輕。這一切都是媒體追逐的題目。但是,我關心的不是他們的成功,而是他們的成長;不是他們的今天,而是他們的昨天。

他們對我講述了各自的成長之路,包括形形色色的故事和思想。我在這裡寫下的100多個故事,只是其中一部分。對於我來說,問題的關鍵不是找出他們之間的區別,而是找出他們的共性,找到是什麼東西使他們與眾不同。有些東西他們有,但別人也有。比如他們都很聰明、很努力、有相當出色的學習成績,有高等教育的學歷,還有無限關愛他們的父母。但是,在我們的國家裡,有這樣背景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所以這些東西都不在我的研究範圍內。實際上我們接觸到的事實證明,在他們的成長之路上,真正有啟示意義的東西不是這些。

線索千頭萬緒,當我把它們一條一條理清楚的時候,不禁大為驚訝。與我們通常認為是天經地義的那些教育準則對照起來,它們竟是完全不同的:

1.他們的成長與優越的家庭背景沒有任何正相關的關係,事實正相反,與貧寒之家聯繫密切。在我的30個研究對象中,有28人出生在平常人家,其中22人出生在小城小鎮。另外兩個擁有大戶人家背景的人,也在他們的童年時代經歷過家境不景氣的磨練。

2.我沒有發現一個能與他們的成功之路聯繫起來的家庭教育模式,認為家庭教育一定要嚴格或者一定要寬鬆的觀點,都可以找到成功的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