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六、龍應台閃躲的一幕

■談《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必須要面對撤退的大場面,不能躲過不談。龍應台談五十二軍,談軍長劉玉章如何如何,其實談的都是勝進的五十二軍,而不是敗逃的五十二軍。五十二軍最後派去參加所謂「上海保衛戰」,被丟到第一線,根本不告訴五十二軍。那段撤退史,太逼真了,請用史料說點給龍應台聽聽吧。

□一九九一年四月十日,國民黨軍報《青年日報》登出軍事記者劉毅夫的專文——《一身肝膽生無敵,百戰威靈歿有神》,對他「親眼目睹」的劉玉章,有以追憶。劉毅夫提到一九四九年上海撤退時的一段事,他說,劉玉章的「五十二軍到達上海之後,奉命據守滬西……當上海撤退時,又是五十二軍殿後,才使上海的轉進安全無恙」。關於這段史實,劉毅夫另在《常勝將軍劉玉章》一書里,有詳細的透露。他記錄劉玉章:

談到上海保衛戰,這時他真正氣憤說:「我們正在拚命打得有板有眼,想不到人家已經開始撤退了,事先一點風兒都不透,當我發現路上只有往碼頭去的車輛,沒有往回走的,以後越過越多,咱才覺得不對勁兒,派人去打聽,去了一整天,也得不到要領,咱只好親自出馬,嘿,嘿?果然是開始撤退了,原因是浦東頂不住了!咱還蒙在鼓裡,如果稍微遲鈍一下,後果還堪設想嗎?」

對這一絕妙的現象,劉玉章在《戎馬五十年》里,有專章寫「上海撤退」,寫「保衛大上海的戰鬥」,保衛了半個月,到了五月二十五日,發現情況越「保衛」越不對了,好像別的部隊,「絡繹不絕,均馳往吳淞碼頭」,好像是準備撤退了。他心裡疑惑:

我雖有浦西副司令的名義,對實情竟一無所知。遂派副軍長李運成,至浦西指揮部聯絡,期能較早獲知行動消息,以便早做策劃,然迄無回報。但情況所顯示之撤退跡象,則又越來越顯明,於是我在不得已中親往探察。先當面就連日戰況,有所陳述,期司令將爾後行動,有所透露,結果仍毫無所獲。不得已,復以市區中及沿途所見情形,相詢是否撤退,司令方告以浦東方面戰況逆轉,匪已向吳淞側背,壓迫而來,現僅距吳淞約二、三十華里,準備今夜撤守,一再要我絕對保密。

■按照當時的編製,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是湯恩伯、淞滬警備司令是陳大慶、淞滬防衛司令官是石覺。所指司令,是哪個司令啊?

□劉玉章沒有明指,事實上有頂頭三個司令,不論是誰,我們逃命要緊,不要五十二軍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