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狼

話說黃米哥哥在放了四年野馬之後,終於上了籠頭,成了正宗的「黃米同學」。

太奶奶對黃米說:「寶寶,你現在上了籠頭了哦。」

黃米以為是「水龍頭」,指著廚房水池的方向說:「我沒有!」

太奶奶愣了一下才明白過來:「哪裡是上那個龍頭哦!那是水管子的龍頭,我說的這個籠頭啊,你沒看見過,我講給你聽。上籠頭就是給馬馬戴上一個馬嚼子,上面連著一根韁繩,騎馬的一拉韁繩,馬馬的嘴就被勒住了,叫往哪裡跑,就往哪裡跑。」

「馬馬好聽話?」

「馬馬的嘴勒得疼撒,敢不聽話?」

太奶奶比比劃劃的,終於把黃米同學講懂了,小人兒聽得齜牙咧嘴:「我不上籠頭。」

「你不上籠頭?那你怎麼要去上學呢?」

「那不是籠頭!」

「怎麼不是籠頭呢?沒上學就是一匹野馬,上了學就上了籠頭,就野不成了。」

「是pre—k(pre—kindergarten,約四歲孩子進的班)。」

太奶奶問過這個pre—k的意思,所以知道一點大概,便譏諷黃米說:「嗬,你還跟我甩英語啊?欺負我不懂英語是不是?哼,我不管你什麼『普瑞k』不『普瑞k』,我們中文都叫上學。」

黃米大概聽太奶奶說上學等於上籠頭,而他怕像馬馬一樣被勒嘴,於是去找家裡的大百科全書求證:「奶奶,我是不是上學?」

「是上學。」

「不是,是pre—k。」

奶奶解釋說:「上pre—k也是上學。」

黃米是個服從真理的人,而他知道奶奶的話基本就是真理,因為每次都是奶奶斷案,而大家都認為奶奶斷得對,所以他很服氣地「哦」了一聲,不再跟太奶奶爭辯了。

太奶奶得了理,很得意地對黃米說:「我說了你不相信,你只信你奶奶的。你奶奶還是我生的呢,你知道不知道?」

奶奶說:「太奶奶,你這種思想不對,我們寶寶是只認道理,不認輩分的哈。誰說得對,就聽誰的,是不是呀,寶寶?」

「是。」

奶奶見黃米要上學了,特地教他一首歌:

小嘛小兒郎,

背著那書包上學堂,

不怕太陽曬,

也不怕那風雨狂,

只怕那先生罵我懶啊,

沒有學問無臉見爹娘。

奶奶先給黃米解釋了「學堂」「先生」「學問」等詞的意思,又把整個歌詞講解一遍,然後問他:「懂不懂這歌是什麼意思?」

「懂。」

「好,那我來教你唱。」

黃米學歌是不跟著唱的,可能是不好意思。奶奶也不勉強他,就自己不時地唱一唱,知道黃米會聽在耳里,記在心裡。果然,黃米很快就學會了這首歌,有時玩著玩著,就會情不自禁地哼幾句,背著他的新書包也會哼哼幾句。

奶奶誇獎說:「還蠻有個小兒郎的樣子呢。」

黃米辯解:「我不是兒郎。」

「不是兒郎?那你是什麼?」

「一郎。」

奶奶覺得「一郎」也不算錯,就沒注意這事。

結果有一天,黃米突然問:「奶奶,那還有一個狼呢?」

奶奶一愣:「什麼還有一個狼?」

「你教我的,那個狼的歌。」

「我教你的狼的歌?我好像沒教你什麼狼的歌嘛。」

「教了的。」

「教了的?」

「嗯。」

奶奶知道黃米不撒謊,肯定是自己忘記了,於是虛心請教:「什麼狼的歌?」

「就是那個狼的歌。」

奶奶越搞越糊塗了:「我教了你狼的歌?」

「嗯。」

奶奶想了半天,把挨得著邊挨不著邊的都拿出來問過了,黃米都說不是。奶奶說:「你唱給我聽聽,讓我看看是哪首。」

黃米扭捏了半天才唱了一句:「小嘛小二狼。」

奶奶恍然大悟,不由得哈哈大笑:「哦,你說這個歌呀?那不是狼的歌,是小孩子的歌,小孩就是你哦。」

黃米還是不明白:「我是一狼撒,那還有一個呢?」

「哦,你以為是『二狼』,兩個狼?哈哈哈哈,怪不得你說自己是『一狼』呢!」

奶奶給黃米解釋了「兒郎」的意思,又把這個笑話講給家裡其他人聽,於是,大家都用「一狼」來開黃米同學的玩笑:「哇,一狼來了!一狼來了!」

哥哥有點不好意思,但不發惱,只嘻嘻笑。

老媽問:「哥哥,那歌里唱的不是『二狼』嗎?還有一個狼呢?」

哥哥說:「就是你!」

於是兩頭狼作狀撕咬起來。

家裡除了奶奶,其他人都不怎麼贊成黃米去上學,老爸老媽擔心兒子在學校受欺負,還怕爺爺會覺得自己「沒用」了,要回加拿大去。

爺爺這次倒是沒提回加拿大的事,但不太贊成黃米去pre—k,說在那裡學不到什麼東西,還得花不少錢,不如等到六歲直接去上學。黃米在家裡學的東西,早就超出pre—k的範圍了,現在把時間花在學校里,還不如在家待呆著,生活也舒服,又能學到很多東西。

奶奶說:「你是不是怕起早床哦?如果他不上學,早上就不用起早床,天天睡到自然醒,想什麼時候起,就什麼時候起。」

爺爺辯駁:「我怎麼會是怕自己起早床呢?我本來就起得很早,再說想睡覺的話,我還可以把他送到學校去了再回來補覺。」

「他想上嘛,怎麼不讓他去上呢?這還不都是你自己搞出來的。」

黃米哥哥想上學的種子的確是爺爺種下的。有段時間,天氣不冷不熱,爺爺就帶著黃米出去早鍛煉,黃米騎車,爺爺跟著慢跑,很是天倫之樂。

有時剛好碰上校車來接學生上學,不論小學初中高中,都是那種黃色大巴一樣的校車,剛進學校的孩子,家長大多會陪著孩子一起等車,看著孩子上車,然後「拜拜」啊,飛吻啊,熱熱鬧鬧地搞上一陣才散去。

黃米同學碰到這樣的場面,就被迷住了,總要艷羨地站在那裡,看人家一個個都上了車,車開走了,家長也散盡了,還捨不得離開那塊。

看了幾次,就對家長要求說:「我也想坐那個黃車車。」

「那是校車哦,上學的人坐的。」

「我也要上學。」

老爸老媽都給他潑冷水:「上學好辛苦的,早上好早就要起來,不能睡懶覺。」

「好。」

「上學就不像在家裡呢,你想下棋,老師說不能下,要跟大家一起玩,那怎麼辦?」

「就不下。」

「上學了爺爺就不能陪你玩了哦,沒人陪你玩,你自己玩。」

「好。」

「上學了什麼都要跟別人一起做,吃飯都要一起吃,你吃慢了,就吃不完,到時間老師就把東西收走了,你還沒吃飽。」

「我吃好快好快!」

家裡人絞盡腦汁,想出了許許多多上學的壞處,但都沒能嚇倒黃米哥哥。

老媽說:「就讓他去上學吧,如果他不喜歡,退學就是。」

太奶奶說:「你退學,人家退不退學費呢?」

「不退算了,那能有幾個錢?」

奶奶也說:「他可能會喜歡上學的,他爸爸不就是自己『措』(cuo,毛遂自薦)去上學的嗎?比黃米現在大不了多少。」

老爸心疼兒子:「他上肯定是喜歡上的,就是覺得這麼小就去受折磨,蠻可憐的。」

老媽寬慰說:「美國的學校不像國內,沒那麼嚴格,又是pre—k,更不會搞那麼多作業,應該不會太恐怖。」

於是家裡人傾巢出動,到處搜尋好學校,網上找,向熟人朋友打聽,還一家一家挨個去看,像搞科研一樣。好在美國的學校都很熱情,哪怕是那種生源很充足,新生需要排隊的學校,接待人員仍然很熱情。

看遍了方圓幾十英里內的pre—k之後,全家一致決定去一家私立的,雖然貴一些,也遠一些,但學校的硬體軟體都看著不錯,老師和學生的比例不大,平均分配在每個孩子身上的時間就多一些。

但那家學校比較遠,又是私立的,得自己接送,這個任務就義不容辭地落在了爺爺肩上。爺爺對孫子說:「寶寶,你想上學,就是為了坐黃車車,但是這個學校沒黃車車坐呢,你還上不上?」

「上!」

「你為什麼這麼想上學呢?」

黃米同學答不上來。

爺爺問:「是不是因為學校里有很多人玩?」

「嗯。」

爺爺好不傷心:「但是在家裡有爺爺陪你玩啊!你更喜歡跟小朋友玩?」

「嗯。」

爺爺益發傷心了,對奶奶感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