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鼠Steven

這個「主人」可不是相對於「僕人」的那個「主人」,而是寵物的主人。

據說小孩子都愛養小動物,越是城裡孩子,越愛養小動物,因為城裡孩子難得見到活蹦亂跳的小動物,看見個蟲子都當寶貝。

黃米哥哥從小就喜歡魚,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水族館,一進去就捨不得出來,恨不得住在那裡。

水族館也的確漂亮,大大小小的玻璃缸(有的其實不是「缸」,而是房子;有的也不是玻璃做的,而是高強度的塑料做的),裡面是五顏六色的魚兒,游來游去,好像不費吹灰之力,給人一種極度自由的感覺。

無論是奔騰的駿馬,還是翱翔的飛鳥,在這一點上都不能與水族館的魚兒相比。馬兒跑得快,但那得得的馬蹄,飛揚的塵土,都讓你感到馬兒們還是付出了辛勤的勞動,跑得多累啊。鳥兒飛得高,但離咱們太遠了,高不可攀,仰脖子才看得見,如果關在籠子里,又沒辦法飛翔了。

只有水族館的魚,就在咱們身邊,面對著面,彷彿伸手可及。水是至清的,讓你根本不覺得有水,只看見魚兒在咱們面前神奇地變換位置,不是跑,不是跳,不是游,不是滑,就那麼自由自在地從東到西,從上到下,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黃米哥哥愛魚如命,但咱們不能住在水族館裡呀,於是退而求其次,經常去寵物店裡看魚。但咱們也不能住在寵物店裡呀,於是就給他買了幾條魚放家裡養,是一種叫「孔雀魚」的觀賞魚,是朋友推薦的,說這種魚色彩斑斕,命大好養,水硬一點,鹽分多一點,都不要緊,是家庭養魚的首選。

為了這幾條魚,咱們專門買了個帶過濾器的魚缸,缸底鋪了彩色小石頭,放了幾株好看的假水草,又買了專門的魚食,準備營造一個家庭水族館。

幾條魚雖然名字叫「孔雀魚」,但一點也不像孔雀,而是些一寸來長、黑不溜秋的小傢伙。

太奶奶說:「你們買錯了吧?這哪裡是孔雀魚?明明是烏鴉魚。」

咱們都拍著胸向太奶奶保證:「賣魚的人說了,這魚小時候是這樣的,等養大了就會變漂亮。」

太奶奶不相信:「烏鴉就是烏鴉,哪裡會變成鳳凰?」

不幸得很,太奶奶一語成讖,幾條魚一直都是烏鴉,沒變成鳳凰。

剛開始的時候,黃米興趣很濃,守在魚缸旁邊看,但過了一些日子,他的興趣就下去了。大概那幾條魚實在不怎麼地,連咱們愛魚如命的黃米哥哥都失去了興趣。

兒子對家裡養的魚沒興趣了,家長也就懶得養了,提了幾次建議:「寶寶,你不喜歡這幾條魚魚了,我們送給別人吧。」

但兒子又不肯,於是就一直養著。

妹妹出生之後,哥哥就把一缸「烏鴉魚」全都處理給妹妹了,因為他那時有了新的寵物,是一隻小老鼠。

小老鼠是黃米一個小夥伴的姐姐給他的,有次黃米上那個小夥伴家裡玩,回來時帶了一個紙盒子回來,興奮地不得了,一進門就嚷嚷:

「媽媽,來看steven(斯蒂文)!」

「爸爸,我要買籠子!」

太奶奶見他喊得震天價響,問他:「寶寶,你拿個什麼玩意回來了?」

「steven.」

「什麼『死地蚊』?」

奶奶解釋說:「是一隻老鼠。」

太奶奶以為是只倉鼠,沒有在意,因為有些親戚朋友家有養倉鼠的,太奶奶見過,知道是寵物,只問:「你買的呀?」

「不是。」

「那是哪裡來的?」

奶奶替他回答說:「是凱文的姐姐給他的。她養的老鼠下了一窩崽,一個人養不了,就給了黃米一隻。」

老爸老媽都被黃米揪起來,出發到寵物店去買籠子。

等到籠子買回來,組裝好,把小老鼠放進去之後,太奶奶才看見那傢伙的廬山真面目,不由得大驚失色:「哎呀,這是老鼠嘛!」

奶奶笑著說:「我是說的『老鼠』撒,您聽成什麼了?」

「我聽是聽見你說的是『老鼠』,但是我以為是那個——那種老鼠呢。」

「您以為是倉鼠啊?不是的,就是一隻老鼠。」

太奶奶很不贊成:「怎麼養只老鼠?老鼠是四害,我當老師的時候,不知道組織學生搞過多少次滅鼠活動,學校隔三差五就發老鼠藥,還規定每個學生要滅10隻鼠,交老鼠尾巴為證。你們沒聽說過『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怎麼還搞只老鼠來,像供祖宗一樣養著?」

老媽解釋說:「您那時是老鼠多,成了災害,不滅不行。現在又沒鼠害,怕什麼?」

「老鼠繁殖很快的,你別看現在沒鼠害,要不了幾天就會有鼠害了,不要搞得家裡老鼠成災。」

「不要緊的,我們只養一隻,它怎麼繁殖?」

太奶奶還是不喜歡:「唉,什麼不好養,偏偏養只老鼠!」

奶奶宣傳說:「凱文的姐姐說了,老鼠很聰明,可以教它很多東西。老鼠跟人也很相近,聽說很多科學實驗都是用老鼠做的。」

老爸打圓場:「他已經弄回來了,也不好送回去,就讓他養幾天吧。」

太奶奶堅持:「不好送回去,不曉得把它弄死?」

黃米聽見了,立即大喊:「不許弄死steven!」

太奶奶沒聽懂:「他說什麼?」

老媽翻譯:「他說不許弄死他的老鼠。」

太奶奶咕嚕:「你耳朵還蠻尖呢,你知道我是在說弄死你的老鼠?」

「我知道!」

太奶奶開玩笑:「看你那個樣子哦,像護你的兒一樣!」

兄妹倆都迷上了小老鼠,有時妹妹正哭著呢,奶奶就把她抱到老鼠籠子跟前,看小老鼠爬上爬下,妹妹就不哭了。

還有的時候,奶奶讓小老鼠來給妹妹表演一個滾球球。那是一個從中間可以一分為二打開來的塑料球,五顏六色的,奶奶把小老鼠放進去,合上兩個半球,放在地上,小老鼠在裡面跑動,花球就四處亂滾。

那時妹妹最喜歡看小老鼠滾球球了,常常看得哈哈大笑,嘴裡叫著「go!go!」。

哥哥養寵物,有點葉公好龍的派頭,喜歡是喜歡,但只敢離得遠遠地喜歡,不敢摸,不敢碰。

小老鼠住在籠子里,籠子的底部要鋪上一層木屑樣的東西,是在寵物店裡買來的,小老鼠就在那上面撒尿拉屎,過幾天就得換一換,不然會有很大的氣味。這樣的臟活危險活黃米當然是不會幹的,都是奶奶干。

奶奶每次換木屑的時候,就把小老鼠捉出來,放在圓球里,等木屑換好了,再把小老鼠從球里拿出來,放回籠子去。

有一次,小老鼠滾著它的圓球球進了太奶奶的房間,太奶奶正半躺在床鋪上看韓劇呢,突然聽見蟋蟋洬洬的聲音,往地上一看,看到一個圓不溜秋的東西在地上滾,又沒見人踢它推它,自己在那裡滾個不停,把太奶奶嚇了一跳,拿起拐杖就敲過去,把圓球敲開了,小老鼠一下就跑不見了。

太奶奶眼神不濟,只看見那個圓傢伙沒滾了,也就放心了,回頭繼續看電視。

但等奶奶收拾好小老鼠的家,來接小老鼠回窩的時候,卻找不到小老鼠了,最後在太奶奶房間里看到兩個打開的半塑料球,奶奶慌了:「太奶奶,您把小老鼠從球里放出來了?」

太奶奶這才知道剛才那個圓圓的怪物里裝的是小老鼠,失聲叫道:「哎呀,我沒想到是它呢。這怎麼辦?要是找不到了,黃米不鬧翻天?」

「鬧翻天倒不會,就怕他心裡難過。」

於是全家出動尋找steven,找了半個小時都沒找到。大家不敢告訴黃米,但他自己察覺到了,哭兮兮跑來報案:「爸爸,steven呢?」

老爸只好如實相告:「steven從球球里跑出來,不知跑哪去了,我們正在找呢。」

黃米也跟著一起找,全家人又找了一通,還是沒找到。黃米嚷嚷:「打911,打911!」

這在美國倒不算天方夜譚,有些人的貓爬到樹上去了不下來,或者鳥困在瀝青里飛不出來,都是打911求救。但咱們這案子有點不同,是一隻老鼠,又是在自己家裡走失的,好像不太好驚動911,只好自己再找。

那次直到第二天才找到steven,它自己跑回籠子里去了,大概是餓了,別處找不到吃的東西,還是回去做籠中鼠,畢竟有飯吃的不自由好過沒飯吃的自由。

養了很久的小老鼠,黃米從來沒摸過它,只敢遠觀,不敢近玩。有次去寵物店買老鼠的糧食,看見了一個遛鼠用的皮帶,連在一個小背心一樣的東西上,可以給老鼠穿上,然後帶出去遛。

老媽一看見那玩意就覺得很搞笑,哈哈笑著介紹給兒子:「兒子,你看這個皮帶喲,是遛鼠用的哦,你要不要買一個,把你的steven牽出去遛?」

哪知兒子聽真了,非得買個回來遛鼠不可。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