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 問與答

袁袁:既然這本手冊的名字里有「脫口秀」,那我們就假定買它的人知道脫口秀是什麼,或者說對它已經有了大概的印象,我們就不在此去解釋這是什麼樣的東西,因為它很難用幾句話去定義,尤其是脫口秀作為舶來品在本土化的過程中註定會有著不一樣的發展。所以,接下來的採訪會針對這本手冊做一些細節上的擴充。首先,我有點想知道你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了這本手冊?

李誕:對於脫口秀,大家已經有些共識的答案了,但我還是需要反覆回答這些問題。寫一本手冊,可以省掉一些麻煩。不過呢,有些問題還是需要反覆回答,因為答案可能會更新,不過這不重要,至少現在有了一個可以迭代的基礎。

袁袁:你當時是一口氣寫下來的嗎?

李誕:對,很快。

袁袁:是不是寫的時候也整理出了一些原來沒有想到的東西。

李誕:對,寫作是最好的思考方式。我是用手思考的人,當然有時候也用嘴思考,談話時間夠長就可以用嘴思考,寫作也一樣。坐那兒干想是想不出來的,靈光乍現的東西沒用,所以對談一定是有意義的。最早的哲學家都是靠談話來思考,這是很有道理的。

袁袁:這本手冊是希望幫助脫口秀行業的大家一起變得專業,但它又是一個非常個人經驗主義的內容,你也說冊子名前寫了「李誕」,提醒大家其中有很多是個人偏見。那麼行業適用和個人偏見有矛盾嗎,還是說即使是非常個人的經驗,也能找出一些適用於多數人的內容?

李誕:在內容創作領域或者說藝術領域,總結方法的意義就是讓其他人意識到,這個行業可以總結方法。至於這個方法總結出來之後能不能用,能用多少,都是次要的,你只要看完了,相應地就會去總結自己的方法。

袁袁:理想狀態下,你希望這個手冊出來之後是什麼樣的呢?

李誕:對外,希望很多對脫口秀有興趣的人看了之後發現,「啊,就這麼點兒事啊。也太容易了吧。」然後就投身到這個行業里來,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對內,希望有些朋友會說,「欸,好像說的不全面,我還可以再補充一點」,大家一起來把這個行業的東西再往前推。互相促進來建立這個標準,往前推進。

袁袁:這本手冊裡面主要講了兩部分,一部分是關於脫口秀本身,另一部分是關於脫口秀周圍的工作。你之所以能這麼寫,是因為你在這個行業興起的過程中,幾乎是參與了每一個工種。幾年前你在做這些工作的時候,有意識到自己在參與一整個行業的構建嗎?

李誕:沒有,這都是後來才有的意識。

袁袁:你在做的時候也沒覺得它會成為一個行業嗎?

李誕:從來沒想過。我現在還是覺得很難,它還是個作坊,從業人員都很少很少,只是聲量大,被放大器給放大了。我們現在還是處於炮灰年代,我從公司開始第一天就說,如果將來脫口秀做成了,我們這一撥就是炮灰。

袁袁:你在裡面寫,現在是時候「Be fug professional」了,這個「是時候」是怎麼感知到的?

李誕:在交談中你就發現有些事情已經無須再討論,大家都認為應該是這樣,專業標準已經出現了,只是沒有人把它寫下來。

袁袁:你覺得你應該是寫下來的那個人嗎?

李誕:因為也沒有人願意寫。這個行業還有個問題,就是大家都很懶惰,我覺得我比他們還算勤快點。我寫的時候正好是《脫口秀大會3》開始之前,就是希望能提前給大家一些幫助。

袁袁:有幫助嗎?

李誕:有些人告訴我還是有幫助的。

袁袁:後來有修改嗎?

李誕:沒有,因為沒有人給我提出挑戰。

袁袁:所以你就覺得它可能暫時還是正確的。

李誕:對,它可能是有用的。也不能說是正確,我希望它實用,而不是判斷是非。它能解決問題就好了。至於對不對,其實不一定對,只是它把事情解決了。也許有更好的方法,我只是不知道而已。

首先,這是一份工作

袁袁:原本國內是沒有脫口秀編劇這個職業的,當初你開始做這行的時候有把它當作一份工作嗎?

李誕:有人給你錢,就要把它當成工作。

袁袁:這個事情對你來說很容易,做起來又不像工作的時候,你會覺得心虛嗎?

李誕:會,我在頭幾年的時候很心虛的。

袁袁:後來是怎麼踏實的?

李誕:就把它做好。頭幾年,我覺得很多事情都是不達標的,都是糊弄,你又收了錢,就只能說我能不能把它變得更好,讓它變成一個心裡過關的東西。到了那一刻,你可能就覺得對得起那個錢了,而且確實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貢獻。

袁袁:大概是什麼樣的貢獻呢?

李誕:我最早在做《今晚80後脫口秀》的時候,就在總結方法,然後算是確定了一些工作上的制度,你知道你正在把它變得像一個工作。

袁袁:在這一部分你寫了一些經濟學的知識,為什麼一開始先寫這個?

李誕:因為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是一份工作,那我要解釋給他聽,這為什麼是份工作,就需要從非常原理的角度解釋,也告訴大家什麼時候可以不做這份工作,這些都是可以判斷的。經濟學研究的是客觀規律,我的意思是這就是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就是這樣的,看你怎麼消化這件事,你是要解決還是要接受。

袁袁:我們公司很多人意識不到這是一份工作嗎?

李誕:很多,尤其早期的時候。很多人工作非常散漫,沒有什麼流程可言,都是興趣班,都有很多自己的藝術堅持,現在所謂做內容行業的臭毛病,我們公司最開始都有。

袁袁:你對公司的評價是「獨大卻弱」,在這樣一個地方工作,你對未來會感到不安嗎?

李誕:不會,我從來不會對未來感到不安。其實我也不會關心這家公司的死活,哈哈哈哈。這還是我的邏輯,人最終是要成就你這個人的。公司能越來越好,當然好,但是你不能把自己的命運和它綁在一起。但這可能是我的問題,難成大事者的問題。能成大事者,肯定不是我這麼想問題的,比如喬布斯是一定要做成的,他離開蘋果還是要回蘋果。做大事的人,一定是要把自己和自己的偉大事業綁在一起去做的。

袁袁:你雖然不是這麼想的,但你是這麼做的。

李誕:我本質上不是那麼能成大事的人,可以接受不好的結果。但我當然還是盡全力去維護這個行業和這家公司,當然還是希望它好。

袁袁:你在手冊里寫「在工作中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中工作」,這種狀態真的可以實現嗎?

李誕:它只能是這樣。做脫口秀演員有個非常尷尬的事情,就是太多觀察了,有時就是不融入,一直看別人,那你在幹嘛?這是個bug,這是不對的。用冥想的術語就是,你止觀得太多,但心流太少。要享受生活,還是得全情投入到生活里。脫口秀工作的本質,還是會讓你跟這個世界有點格格不入。

袁袁:有些人在觀察的時候,有可能也在很投入地觀察。

李誕:對,你要說這件事情的話,我也是很投入地在觀察。

袁袁:「看和觀察是不一樣的,越早喪失看劇的樂趣,越早發現觀察劇的樂趣,越早成為一個合格的以創作為生的人。」一切藝術都遵循這個規律嗎?

李誕:我不敢這麼說,至少它對我有用。但難受。現在看劇就很累,看劇的時候也很難投入,因為你太多地在觀察這個劇本走向、方法、背後的思考和目的。這和人生一樣,你在生活中也會太多地去思考,而不是投入進去,這可能是個問題。正好,我在這個採訪里去反駁一下我手冊里的說法,可能有時候就是要純粹享受看劇的樂趣,可能就是要enjoy。(這裡我用enjoy,是因為單純翻譯成「享受」不太準確。並且「享受」和「觀察」也構不成對比關係。而enjoy裡面的en有進入的意思,joy有歡愉的意思,我是希望你能進入,能沉浸在那種歡愉中,而不是去觀察。)不只是劇,生活也是,enjoy,反而能得到純觀察得不到的體驗,也許能創作出不一樣的東西。

有些朋友就是喜歡enjoy、喜歡看、不想觀察,這沒問題的。我那個時候覺得這樣不好,但我現在覺得沒問題,可能這樣你就能寫出我永遠寫不出來的東西。可能我永遠都不知道身處其中是什麼感覺,但你知道,你能寫出來,這也挺好的。

袁袁:你當時在寫這個手冊的時候,用詞非常堅定,是不是就是希望大家看到的時候不那麼猶豫,相信你就好了?

李誕:是,但我現在覺得可以反駁了,因為我感覺得到,有些人他就是enjoy之後,再重現那個體驗,並不是一直在觀察。

袁袁:接下來這個問題其實和我們剛才說的差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