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永恆的難題它終於來了:到底什麼是節奏?

節奏,就是先同步,

再引領,然後無限循環。

「節奏就是你深入一個事物的程度,越深,節奏感越好。」

——劉天昭

「節奏就是自己感覺不到,別人看了你的表演,會總結出的東西。」

——楊蒙恩

「我不知道什麼是節奏,我也從不去想,我生活中什麼樣就什麼樣,我就是去還原。」

——任素汐

「一個人的節奏感,就是這個人在一個時間線上對信息量鬆弛的一個整體把控能力。」

——某藝術家

有我微信的朋友都知道,我2019年的微信名就是「2019一定要搞清楚什麼是節奏」,以上是我搜集到的各種各樣的答案,沒有全部列上,都說得很好。我現在微信名改了,是因為我自認找到了我可以使用的關於節奏的定義。再次提醒你注意,藝術行業中只有對你有用的規律才是規律。由於這一節和下一節的話題太大,所以格外提醒大家,就當感悟看好了,規律還是要自己去摸索。

我認可的,關於人的節奏感的科學解釋,是從進化論來。在遠古時期,一定是有觀察能力,有預測能力的人,更能夠活下來。這種人觀察到,太陽月亮基本按照一種固定的軌跡在移動,某種水果會在特定時間出現並且好吃,大老虎每天遊盪的區域似乎也有跡可循,預測好了,就可以避開它。

這種人就是我們的祖先,那些軌跡,就是節奏,創造和感知節奏的能力就是節奏感。

預測是我們的天性,猜下一步會怎麼樣,是大腦根本不受控制的天然傾向。

在看錶演時,我們也會預測,猜他下一步會怎麼樣。那表演者的節奏感是什麼呢?

在開頭列出的那些答案,都是很好的對節奏的描述,但我認為對我們做脫口秀表演有實操價值的關於節奏的定義,是這個:

節奏,就是先同步,再引領,然後無限循環。

「先同步再引領」是我在一本教說服力的書上看到的說法,這裡借用來探討節奏,與原義有些不同。

在教育學中也有一個N+1的理論,即教小孩每次要先同步聊大量他本來就知道的N,再去一點一點地+1。

首先一定要讓觀眾在心理上跟你是一頭兒的,必須先同步,之前說的情緒,共鳴,都是為了同步。然後,如果只能做到同步,你憑什麼是演員呢?一定還要引領,讓預測落空。可是脫口秀表演的痛苦在於,這是一份允許別人以30秒為時間單位不停judge你的工作,所以還要無限循環。

不停找到同步,做出一點點引領,打破,重建,再同步,再引領。

這過程光想一想你就知道它是有節奏的,把這一過程發揮得足夠特別,你就擁有了自己的節奏感。

怎麼在舞台上「自然一點」呢?這個「自然」是什麼意思?

這個「自然」是「道法自然」里的意思。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後這四個字,不要誤會成「道效法大自然」。正確的理解是,道效法其自身,道自然而然成立,道就是這麼自在,道有自己的節奏感。

你在台上也該這麼自在,你自然而然成立。自然就是你自己的節奏感。

「放鬆一點」「自然一點」是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執行的建議。

在自己的節奏里,就放鬆了,就自然了。

你上台後專註於你寫逐字稿時要還原的情境,就容易找到自己的節奏感。

你自己的節奏感,就是你的風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