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最後的日子肯定是不太快樂的,他不僅被病痛折磨,還得考慮身後的事情。總的說來,有三方勢力,一個是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親王派,一個是以慈禧為首的呂后派,一個是以肅順為首的權臣派。這三派都不可能是省油的燈,如何確保自己死後國家不會發生動亂呢?
就當時來說,咸豐最相信的人是肅順,他相信肅順對自己赤膽忠心,從後來的歷史來看,也沒有證據表明肅順這個人不忠心。咸豐的意思是讓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大臣牽制其他兩派,其他兩派作為對立面存在,也能制約肅順派,使權臣不能為所欲為。
當然,咸豐也很擔心皇后鈕祜祿氏的命運,尤其是在這最後的日子裡,他更加眷戀皇后。根據野史記載,咸豐對慈禧非常防範,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女主幹政,危及社稷,更擔心皇后遭遇不測。他把自己的擔憂全都告訴了皇后,為了保護皇后,他給了皇后一道密旨,密旨上寫著,如果那拉氏行止失德,有違禮制,讓皇后便宜行事,當眾賜死那拉氏。慈禧耳目很多,聽說此事後,對皇后恭謹有禮,事事順遂。皇后被她感動了,當著慈禧的面燒掉密旨。
這雖然是野史,但非常深入地反映了當時時局的敏感,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在政治上失勢,甚至有可能送掉性命。
咸豐不是一個剛強的人,就算他意識到危險,也不可能有那份魄力殺掉慈禧。他當然也反感慈禧對政事的興趣,更厭惡她心機之深。但如果讓他動手殺掉自己寵幸過的老婆,他還真辦不到。有道是一日夫妻百日恩,何況慈禧還為他生下了未來帝國的繼承人。
剛開始的時候,最得勢的是肅順,論起心計,肅順終究還不是慈禧的對手。他跟慈禧的矛盾也不僅僅局限於爭權,咸豐在逃亡熱河的當天,準備工作就是由肅順做的,肅順只準備了一輛馬車,就咸豐一人坐在車裡。其他人都是在民間雇的車馬,肅順分給慈禧的是一輛破騾車,一路上顛簸難忍,慈禧受盡了苦頭。她坐在騾車裡上下顛簸的時候一定恨透了肅順,中途她還請求肅順給她換一輛。
肅順漫不經心地回答:「現在到哪裡去找車子,到了休息地再說吧!」
後來到了一個小鎮,慈禧又提出這件事,肅順很不耐煩地說:「現在都什麼時候了,我哪有閑功夫管這些雞毛蒜皮的事啊!」
慈禧那輛車可能真的非常破,在半道上,肅順經過她旁邊時,她流著眼淚哀求:「肅大人,你幫個忙,幫我換一輛車吧!」
肅順煩不勝煩:「我說勞駕你顧全點大局行不,逃難之時名堂還這麼多,你以為你是皇上啊!」
慈禧還想哀求,肅順已經揚長而去。
到了熱河行宮後,肅順想辦法讓咸豐過著奢侈生活,但是對於下面的妃嬪卻非常吝嗇,尤其是慈禧,日子過得更為艱難,每月的伙食費不到一百個銅錢。
肅順當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慈禧對他的所作所為也只能忍受。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皇上突然病危,接連幾天昏迷不醒。之後,有段時間迴光返照,感覺精神不錯。
一天,咸豐召見肅順,在召見之前,咸豐已經讓所有閑雜人等都退下,肅順一進來,就感覺到皇上有大事要找自己商量。
果不出所料,咸豐讓肅順坐下,在封建社會裡,皇上讓臣子坐下那是莫大的恩寵。肅順當然不敢越禮,但咸豐堅持讓他坐下,他只好找個墊子,坐在地上。
咸豐有氣無力地說:「肅六,朕對你如何?」
肅順一聽,立即五體投地,說道:「皇上對奴才的恩德比天還高比地還厚,奴才來生也報答不盡。」
咸豐聽了點點頭,疲倦地說:「你是個知恩圖報的人,朕自信待你不薄。我們君臣一場,也是緣分,只是恐怕來日無多了,現在朕最擔心的是皇后。」
聽皇上這麼說,肅順淚流滿面,說道:「皇上,你不要亂想了,皇上正當年富力強,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咸豐淡淡地說:「朕如果走了,你要保護好皇后,不要讓別人欺負她,如果有人想爬到皇后的頭上,你一定要阻止。」
七月十四日,咸豐的病情加重,大家都在積極準備,以防皇帝駕崩後,會出現混亂。混亂中,有人得利,也有人會遭殃。
七月十六日,上午咸豐還好好的,下午突然昏厥。御醫趕緊過來為咸豐診治,咸豐蘇醒以後非常無力,立即召集王公大臣等人。咸豐對大家說:「朕可能快不行了。」
接著,咸豐說出了八個顧命大臣的名字,這些人清一色都是肅黨。在顧命大臣的名單中沒有奕訢,咸豐是擔心奕訢變成本朝的多爾袞。
這時,咸豐握著同治的小手,流淚地對肅順等人說:「朕把載淳交給你們了。」
八個顧命大臣連忙跪地,說道:「臣等一定儘力輔佐幼主,請皇上放心。」
接著,咸豐讓人寫下諭旨:「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命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為顧命大臣,贊襄一切政務。欽此。」
臨終前,咸豐也召見了慈禧,不過他說的話讓慈禧有些無語,咸豐說:「蘭兒,朕對你只有一個要求,尊重皇后。」
慈禧愣了片刻,立即說道:「臣妾一定謹遵皇上教誨。」
當天晚上,咸豐就駕崩了。
聽說咸豐死去,肅順大哭,其悲痛之真切,不可能是作秀,一個奴才對主子的忠心表露無疑。
消息傳到北京後,最鬱悶的是恭親王奕訢,自己做了那麼多事,連個顧命大臣都沾不上。他明白皇兄就是到死都還在猜忌自己,奕訢當然不甘心就這麼出局,在權力場中,有時候出局意味著危險。
咸豐雖然西去,但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好了,政務交給顧命大臣。他也考慮到顧命大臣可能擅權,操縱朝政,所以又給了皇后一個「御賞」印章,給慈禧一個「同道堂」印章,這個印章雖然名義上是載淳,但其實還是由他的母親慈禧保管。顧命大臣所擬的聖旨,只有在上面蓋有「御賞」印章,末尾蓋有「同道堂」印章才能生效。
這樣三方制掣,能夠確保權力平衡,至少咸豐是這樣盤算的。咸豐如此設計,是希望通過牽製作用,等載淳長大時,皇權能夠順利過渡到他手中。設計不能說不精緻,但他錯誤估計了中國人的本性,錯誤估計了權力的本質。在中國傳統政治里,權力制衡是非常罕見的東西,權力最終還是會匯聚到一人的手裡。
根據中國的權力邏輯,這三方中最終有兩方會出局,最終心狠手辣的人掌控局面,成為新一輪的獨裁者。這個人不可能是皇后,要麼是肅順,要麼是慈禧。
事實上,咸豐去世沒多久,肅順等人就向慈禧開戰了。顧命大臣擬了一道聖旨,尊鈕祜祿氏為母后皇太后,第二天才尊慈禧為聖母皇太后。也就是說兩宮並尊,但從時間的先後順序來看,顯然是更尊鈕祜祿氏。慈禧當然會記恨。